股息被扣稅怎麼辦?合法節稅小技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前言

很多人投入股市是為了「領股息」,希望每年都有穩定被動收入。但報稅季一到,就有人驚呼:

「怎麼我領的股息被扣掉一大塊?」

事實上,股息稅制對不同收入層級影響很不一樣,如果你沒有事先規劃,稅金可能會大幅吃掉你的收益。今天我就深入拆解股息課稅邏輯小資族常見的錯誤,以及合法節稅的方法,讓你到手金額最大化。


1. 為什麼股息要被扣稅?

股息屬於「綜合所得稅」的課稅範圍。在台灣,領到的股息會併入你的全年所得計算,然後依照你的稅率級距繳稅。

💰 2024年綜合所得稅級距:

📊 年所得 0 ~ 56萬 → 稅率 5% → 影響較小


📊 年所得 56 ~ 126萬 → 稅率 12% → 需要注意


📊 年所得 126 ~ 252萬 → 稅率 20% → 重點規劃


📊 年所得 252 ~ 472萬 → 稅率 30% → 必須節稅


📊 年所得 472萬以上 → 稅率 40% → 高度節稅需求


📌 影響重點:

  • 股息會推高你的全年所得 → 可能把你推到更高的稅率級距
  • 有2種課稅方式可選擇(股利綜合所得、股利分離課稅28%),但要看哪種對你比較省稅

2. 小資族領股息常見的三大錯誤

❌ 錯誤1:以為股息「免稅」

很多新手聽到「配息」就以為是額外送的錢,忘記它會被課稅。結果報稅季收到補稅通知,心情瞬間崩掉。

❌ 錯誤2:只看殖利率,不看到手淨額

假設A股殖利率8%、B股殖利率5%,你可能覺得A股比較好。但如果A股的股息讓你跳到更高稅率,反而淨報酬變低。

❌ 錯誤3:忽略「配息時間」造成一次領太多

很多人同時持有多檔高股息ETF,結果全部在7月、8月配息,當年度股息瞬間暴增,直接被高稅率吃掉。


3. 合法節稅技巧大公開

🎯 技巧1:分散股息領取時間

選擇不同季配息的ETF,避免股息集中同一年過多。

🎯 00919 → 1、4、7、10月配息 → 分散全年


🎯 00929 → 每月配息 → 最分散


🎯 0056 → 1、7月配息 → 半年配


💡 實務應用:

把資金拆成3-4檔不同配息月份的ETF,全年分散領息,減少一次被課高稅率的風險。

🚀 技巧2:用成長型標的平衡股息收入

  • 如果你的年薪+股息接近下一個稅率級距,將部分資金放在不配息或低配息的標的(例如0050、科技成長型ETF)
  • 這樣資產仍可成長,但不會增加當年度的課稅股息

💳 技巧3:善用勞退自提與保險節稅

  • 勞退自提:可減少應稅所得(最高自提薪資6%),降低稅率級距
  • 保險:壽險保費可扣抵最高2.4萬,健康險保費最高可扣2.4萬(2024年數據)
  • 雖然不是直接減免股息稅,但能降低綜合所得稅基

🌍 技巧4:海外ETF稅務規劃

  • 美國ETF(如VYM、SPY) → 股息先扣30%美國預扣稅(台美稅協可降至21%),之後再併入台灣綜合所得課稅
  • 如果長期持有,可選配息頻率低、成長型的ETF(如VOO、QQQ),減少被雙重課稅的金額

👨‍👩‍👧‍👦 技巧5:利用夫妻或家人分散資產

  • 如果家人所得低,將部分資金轉到他名下投資配息股,可以降低整體家庭的稅負
  • 注意:贈與稅免稅額度每年244萬

4. 實戰案例試算

📊 無節稅規劃的小明:

  • 年薪:80萬
  • 股息:20萬(同年領)
  • 綜合所得:100萬 → 稅率12% → 股息稅負:2.4萬

📊 有節稅規劃的小明:

  • 年薪:80萬
  • 股息:10萬(分散配息月份與低配息ETF控制)
  • 勞退自提:4.8萬
  • 綜合所得:85萬(扣除後) → 股息稅負:1.8萬
  • 節省稅金:6,000元以上

5. 心法與觀念

✅ 稅後報酬 > 稅前報酬

千萬不要被高殖利率沖昏頭,要計算到手淨額

✅ 配息時間分散

不要讓股息集中同一季,避免稅率級距被拉高

✅ 長短線搭配

高股息ETF負責現金流,成長型ETF負責資本成長,互相補足

✅ 提前預估全年收入

年中就要計算預期股息與薪資,提早做調整,不要等到報稅季才後悔


結論

股息被扣稅是無法避免的,但透過分散配息時間控制股息總額善用節稅工具,你可以讓到手淨額增加10%以上。

與其埋怨稅制,不如把它當作投資規劃的一部分,這樣你的被動收入才會真正越來越多。

記住:聰明的投資人不只看報酬率,更要看稅後淨收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毓興的沙龍
0會員
6內容數
1975年生,政大財政系畢業。曾任職於大型金控與投信公司,專責產品開發與投資顧問服務。35歲開始專注研究ETF與價值型投資,逐步打造個人資產的「現金流系統」。45歲離開職場,成為全職投資人,並開始分享自己的投資哲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七八月是各家公司派發股利的月份,雖然股利需要被併入綜合所得稅,但業餘投資人可以藉此重新檢視投資配比,投入強勢標的,並增加持股。此外,股利的派發也可作為現金銀彈在行情回跌時使用。在這樣的做法在過去十四年的多頭市場中表現不錯,希望在空頭市場時也能有所幫助。
Thumbnail
最近報稅期間,有很多朋友開始計算距離所得級距上限有多少金額,還可以規劃多少54C股利所得,這次來討論看看怎麼計算?當然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所得稅都有各種試算結果,這邊僅以範例來討論。   如果不會算的朋友,剛好這次可以一起討論看看,當然
Thumbnail
最近報稅期間,有很多朋友開始計算距離所得級距上限有多少金額,還可以規劃多少54C股利所得,這次來討論看看怎麼計算?當然每個人家庭狀況不同,所得稅都有各種試算結果,這邊僅以範例來討論。   如果不會算的朋友,剛好這次可以一起討論看看,當然
Thumbnail
在上篇【股息會不會領太多?又要報稅所得級距上限怎麼計算?以00878舉例,有哪些增加54C股利所得額度的方式?】這次複習一下有哪些增加股利所得額度的方法。 老集數有討論過。 2023年5月30日 圖1 大綱: 1.       前言 2.  
Thumbnail
在上篇【股息會不會領太多?又要報稅所得級距上限怎麼計算?以00878舉例,有哪些增加54C股利所得額度的方式?】這次複習一下有哪些增加股利所得額度的方法。 老集數有討論過。 2023年5月30日 圖1 大綱: 1.       前言 2.  
Thumbnail
政府對存股領息進行的稅制調整,將對投資人造成影響。文章中探討了政府改變原因及對股息的侵蝕,並分享了對應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政府對存股領息進行的稅制調整,將對投資人造成影響。文章中探討了政府改變原因及對股息的侵蝕,並分享了對應的應對方式。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股利所得是許多存股族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如何節省股利所得稅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2018 年台灣實施了股利所得課稅新制,對存股族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本文將介紹股利所得課稅新制的相關內容,以及存股族如何節稅的建議。 大綱: 1.       股利所得課稅制度 2.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最近是報稅的季節,當然若要繳稅的人,沒有人喜歡報稅季。這是一個需要現金的時候,這也是為什麼台股大部分的除權息都是從六月開始 (該不會是需要現金吧)。而每年到了報稅的時候呢,就都會是開始掙扎投資高股息的正確性。賺取的現金,很大一部分都在明年的這個時候,要繳回去給政府。今天來看看所謂的繳稅投資學。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每年5月又到了報稅的季節,稅賦是每個人一生中要持續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希望財富自由的人。投資臺股的股票投資者可能需要思考如何合法節稅,善用海外資產配置以及 100 萬的節稅額度。本文將介紹如何利用海外資產配置,讓你遠離稅收煩惱。
Thumbnail
股市漲漲漲 很多人荷包滿滿,但是稅也多多 荷包滿滿,很多人擔心股市向下,就會將股票變現 轉往房市,現在房市也是漲翻天 言歸正傳,股票市場中獲取報酬分為兩種: 一為股息、二為價差 目前價差,為證券交易所得停徵;股息部份仍為應稅,併入綜合所得稅營利所得中 目前若有在股票市場上賺到錢的朋友們
Thumbnail
股市漲漲漲 很多人荷包滿滿,但是稅也多多 荷包滿滿,很多人擔心股市向下,就會將股票變現 轉往房市,現在房市也是漲翻天 言歸正傳,股票市場中獲取報酬分為兩種: 一為股息、二為價差 目前價差,為證券交易所得停徵;股息部份仍為應稅,併入綜合所得稅營利所得中 目前若有在股票市場上賺到錢的朋友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