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真的是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存在呀,愛的是服務品質佳且飛安紀錄良好也是星盟的好夥伴,恨的是價格有時候貴鬆鬆而且哩程方案跟小花一樣常常改惡
疫情期間累積了大量長榮哩程的我,因為不能出國便把手上的長榮里程轉賣(這點是我最愛的地方,可以變現不用自己硬飛),但當初的我也沒那麼熟悉長榮的哩程方案,所以不知道長榮外站四段票的存在,2023年的時候長榮跟著小花一起改惡了外站四段票的方案,我也快速地開了一張雅加達(起點)->台灣(轉機+停留)->福岡(折返+開口) 首爾(折返+開口)->台灣(轉機+停留)->峇里島(終點)的商務艙外站四段票,只要哩程5萬哩,超級佛心的,也讓我搭了人生第1 2 3 4的商務艙
改惡後,社團把目光朝向了長榮的星盟外站四段票,可以開出如東京(起點)->台灣(轉機+停留)->福岡(折返+開口) 首爾(折返+開口)->台灣(轉機+停留)->東京(終點)這樣的外站四段票,經濟艙只要4萬哩商務艙則是6萬哩,規則很簡單就是
[行程中如經過不同區域,以所需哩程數最高者視為抵扣標準。]

長榮星盟票表格(部分)
彷彿社團裡有臥底一樣,這樣好康的開票法也活不了多久就要邁向末日,長榮將於2025年9月1日起更改規則,加入兩條規則
新規則1:以距離啟始地所需哩程數最多的地點為折返點。啟始地與中途停留點/轉機點,以及中途停留點/轉機點與折返點/目的地之間的所需哩程數,不得多於啟始地/目的地與折返點之間的所需哩程數。
新規則2:禁止跨洲
美洲往返歐洲、非洲、中東,禁止行經 亞洲、西南太平洋
美洲往返亞洲、西南太平洋,禁止行經 歐洲、非洲或中東
亞洲、西南太平洋 往返 歐洲、非洲、中東 ,禁止行經 美洲
也因此東京(起點)->台灣(轉機+停留)->福岡(折返+開口) 首爾(折返+開口)->台灣(轉機+停留)->東京(終點)開不出來了
因為啟始地(北亞)與中途停留點/轉機點(台灣)=40K,以及中途停留點/轉機點(台灣)與折返點/目的地(北亞)之間的所需哩程數=40K,不得多於啟始地/目的地(北亞)與折返點(北亞)之間的所需哩程數=30K。
反之東京(起點)->台灣(轉機+停留)->曼谷(折返+開口) 雅加達(折返+開口)->台灣(轉機+停留)->東京(終點)還是開得出來
因為啟始地(北亞)與中途停留點/轉機點(台灣)=40K,以及中途停留點/轉機點(台灣)與折返點/目的地(東南亞)之間的所需哩程數=40K,不得多於啟始地/目的地(北亞)與折返點(東南亞)之間的所需哩程數=50K。(所以北亞到中亞.南亞/中東/北非/中.南非也可以開出來)
或是布里斯本(澳洲)-台北(亞洲)-舊金山(美洲)以後也還開得出來
現在的我為了蹭這最後一波排了以下兩個行程2選1,目前問了兩個朋友都選2
我呢?還在考慮,主要因為票期是從開票日起一年,越早開的話明年就要8月越早出發,但也怕越久歐洲那段越開不出來(但歐洲相比日本還是好開太多了)
1.東南亞商務(7萬里):行程
(1)BKK->TPE
(2 3 春節)TPE-DPS CKG-TPE
(4)TPE-BKK
優點:match我現有行程
缺點:好像有點不酷而且我需要搭商務嗎
2.歐洲+中美經濟(10萬里):行程
(1 春節)巴黎->TPE 補酷航往維也納單程 大概1萬出頭
(2 3 端午節)TPE->巴拿馬(PTY)->TPE
(4 八月份)TPE->往歐洲 補海南or酷航回程
優點:感覺很酷可以去中美洲,現金票不便宜
缺點:要補前後歐洲機票,而且因為四月要去南美了,不能請太多天,不能玩太多天有點像是鐵屁股飛過去玩幾天就要回來了,而且好像有點太複雜腦容量不太夠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