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颱風前夕,我帶著孩子坐上台鐵北迴線,久違的回花蓮!
二十世紀末,我在花蓮讀了兩年書,親身感受到花蓮的土地會「粘人」。
我中了「花蓮毒」,每年至少得回花蓮「解毒」一次。用七星潭無敵的海景跟巍峨中央山脈的山景,搭配清潔的空氣與熠熠的星空,將在都市裡沾染的「晦氣」洗滌乾淨。這個解毒活動一直持續疫情前。疫情後迄今我已經將近五年多沒回去,是以這次心情剛好,時間剛好,便帶著小孩一塊兒去花蓮放鬆一下。當火車駛離七堵站後,便可以看見臺灣東北角的「山景」。映入眼簾低海拔樹種連綿,一條清澈小溪貫穿其中,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呈現出小巧而令人舒服的視覺景緻。

從車上看到的山景


火車疾駛而過這段路上車窗外的建築總帶著灰灰、髒髒的感覺。臺灣的東北角潮濕多雨,是以這段路上的房子也「自帶濾鏡」,呈現一種獨特的「醜美」風格。
過了三貂角站之後鐵道便會從山間小鎮風貌切入海景。從貢寮站之後會有一大段太平洋海景,往蘭陽平原駛去!這一塊小小小的三角狀平原在這個盛夏時間充滿綠意,雖然現在已經種上越來越多的房子,但在片片綠意裡,仍可遙想在二十世紀末時的未開發的絕美自然景象。

蘭陽平原的綠意

火車開到宜蘭站前的海景

可以清楚的看到龜山島
花東線鐵路最大的特色應該就是「山洞多」吧!往往沒看到陽光幾分鐘就又立即進入黑暗的山洞裡,忽明忽滅,忽明忽滅的無盡循環,好似舊式膠卷影帶在播映時光影交錯的畫面。
這段鐵路的長隧道是在羅東到花蓮間。小時候我坐船暈船,坐車暈車,記憶裡最怕坐這幾段隧道。以前的火車車廂密閉功能不好,每次過這幾段隧道時機油燃燒的廢氣總會竄進車廂,讓我非常不舒服,有時真的忍不住就會「開水龍頭」(嘔吐)。所以每次上火車前,外婆都會發塑膠袋給我,防患未然。
記憶裡小時候北迴鐵路的意象有塞得滿滿的乘客,充滿車廂嘈雜的交談聲,機油廢氣融合著各式食物香氣(便當、熱茶、零食⋯⋯)。在童年印象最深刻的是列車販售小姐的推車功力,不論車廂裡乘客再怎麼擠,穿著整齊短裙制服戴著小帽子的火車販售小姐那部小推車就是都能穿過滿滿的乘客前行,在我看來這絕對是「超能力」!

引自大紀元報導上的資料照
火車過了羅東之後就是蘇澳工業區了。接著會看到許多的工業區跟水泥工廠,這也是我最不喜歡的一段景致。但我個人覺得最美的景致也是在羅東到花蓮這段。
在火車穿越長長隧道的出口一瞬間,無敵海景就在你眼前完全展開。真的,就是這一瞬間,要抓住時機看到,讓感動持續幾秒後再進入黑色隧道,能不能抓住這瞬間美景,就看緣分與天賦了!這也是我搭乘北迴鐵路時常跟自己玩的小遊戲!

出隧道後豁然開朗的海景


花蓮的太平洋感覺特別柔和
對我而言相較於西部幹線,我對北迴鐵路是比較熟悉的。下次如果您有機會搭乘北迴鐵路,建議您可以多看看窗外景緻,希望您也能享受屬於北迴鐵路的獨特魅力!也希望大家能一起來振興花蓮經濟,多來花蓮走走喔!

花蓮市隨處可見中央山脈的景色

攝自花蓮舊酒廠,也能看到中央山脈

華燈初上的東大門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