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emo的天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讓人emo的天氣


子夜醒來,

睡不著⋯

再次醒來已是卯時初;

聽著窗外的雷雨聲⛈️,

失眠的原因⋯

已瞭然於胸⋯


七月上旬

「丹娜絲颱風」🌀襲台,

並創下多項

台灣氣象史的紀錄。


對我而言,

「丹娜絲」也是一個

值得紀念的颱風~~~

因為

我終於把「天氣病」

的生理機轉搞懂了!


稱天氣*病*,有點污名化。


其實

那只是我敏感的「杏仁核」

盡責盡力地

在進行她24小時

不間斷地的工作罷了⋯⋯


就來說說

這次颱風「丹娜絲」

對我的影響吧!


颱風登陸的前兩天,

我就開始心律不整

心跳💓很快

胃裡像有蝴蝶🦋

不斷地在拍動翅膀


症狀幾乎維持了

整個颱風期間的陰雨天


心跳120一整個禮拜

是很累人的。

相當我一直處於快走的狀態

是的,

包括需要用藥💊的睡眠期間


接著,

本來控制住的

「纖維肌痛症」的疼痛開始復發


頭頂「百會穴」一直發麻,

像在通電。


右耳上方的半邊頭

開始發脹。

感謝老天爺!

這已經比之前的偏頭痛

好多了!


整隻右手、右腳

開始發麻、無力,並開始疼痛,

疼痛的部位會移轉。


依然感謝老天爺🙏

之前

最嚴重的時候

是連整個腰、左半邊的背

都處於24小時的疼痛。


有的時候,

整個口腔、喉嚨

都會有刺刺麻麻的感覺,

後來我才知道,

這也會影響甲狀腺。


當我去找醫生的時候,

只有少數的醫生

願意傾聽我的病程⋯

他們都太忙了。


是的,

我就醫的心理需求

很少被滿足⋯⋯


大多醫生只想開藥給我,

讓我離開他們的診間。


而身邊的人

大多不理解我的感受,

很難共情⋯⋯



回到「丹娜絲」,

持續心跳120、

半邊身發麻、無力、疼痛⋯

讓我只能像蔫了的酸白菜一樣

癱在椅子上


儘管如此,

由於我已經知道

我這是「天氣病」又犯了。


整體的心情⋯

尚稱平靜⋯

只是

突然想起一件

讓人覺得委屈的事

然後開始落淚⋯⋯

是的

開始變emo了⋯⋯


大約是星期四那天吧

忽然想起,

曾聽說「天氣病」跟

「內耳前庭系統」有關⋯⋯


接著,靈光一下炸開!

賓果!

我懂了!


人的耳膜,

就像一張比衛生紙還薄的薄膜!

當聲波傳到耳膜,

耳膜產生震動,

在前庭系統產生電位差,

電子訊號透過神經元細胞

傳到聽覺皮質,

再傳到前額皮質判讀,

產生聽覺(大概是這樣吧?


聲波,是一種能量波,

同理,

天氣變化時,

大氣壓力的改變,

「986毫巴~1005毫巴)

敏銳的「耳膜」也會感受到,

然後把訊息傳到

兩耳中間的「杏仁核」!


「杏仁核」掌管「生存」!

她並不理解

我現在活在21世紀,

住在鋼筋水泥造的房子,

無需擔心外頭的雷雨🌩️!


她只知道

外界氣候即將/正在變化!

於是

持續分泌「正腎上腺素」

讓我心跳💓加速!

產生緊張、恐慌!

想讓我趕快跑去找躲避!

這才是「心律不整」的原因啊!


就在「丹娜絲」登陸的前幾天

星期一的下午

連續發生

兩個四級以上的地震。


在地震發生前的一早,

我就開始心跳加快、

坐立難安。


是的,

很多年前,我就開始

能感應到地震即將發生。


地震的地磁波

也是一種能量波,

一樣透過耳膜震動

產生訊號,傳給「杏仁核」,

讓我整個喉嚨發麻、

心律不整、半夜醒來、失眠⋯

只為了要我快逃💨!


而手機的電磁波

讓我頭痛。


從小,

我就特別怕冷(也怕熱)

當別人還在穿短袖,

我就圍巾、外套上身;

即使夏天

也是全身長袖、長褲,

挫冰、冰淇淋🍦、麻辣鍋⋯,

任何比較刺激感官的食物,

都跟我無緣!


當皮膚感受到

熱輻射、冷輻射的變化

將訊息傳到「杏仁核」時

為了「保命」,

我需要規避這些*風險*⋯⋯


我甚至無法看電影!

恐怖片、災難片⋯

任何令人難過的悲劇、

災難的新聞、景象⋯⋯

都會讓我的杏仁核「信以為真」!

讓我閉上眼睛!心跳加快!

肚子裡的蝴蝶翩翩飛舞!


我只能說

我的「杏仁核」真的

太盡責!太辛苦了!


在不理解上述⬆️

「杏仁核」造成的生理機轉前,

醫生會開藥給我

告訴我,我有:

心律不整、胃食道逆流、甲亢、

恐慌症、焦慮症、緊張型憂鬱症、精神官能症、⋯⋯


其實

真正的病因是

敏化的杏仁核

又稱「中樞神經系統」敏化


任何感官的訊號📶

都會被放大⋯⋯


知識就是力量!

了解原因,就能對治。


於是,

我開始運用

「杏仁核的語言」

嘗試安撫

我那緊張、憂慮的的杏仁核⋯


我理解

我需要時間

畢竟

從基因的角度來看

我天生就是HSP

「高感易敏體質」


更不用說

數十年來

工作、人際、生活

所造成心理壓力

還有

十幾年身體慢性疼痛

所造成的生理壓力


心理、生理的壓力都讓

「杏仁核」加速敏化⋯⋯



如果可以,

我要立起一座

3D立體、金屬的人腦雕塑,

中間懸著一顆「杏仁核」~


讓每個走進人腦雕塑的人

都能親手摸摸、

感受、安撫、感謝⋯

那時時刻刻都在警備、保護

我們生命安全的「杏仁核」⋯⋯



後記

寫完這篇後的兩個禮拜,

很開心在誠品的看到

《其實你得了天氣病》一書

是一位日本教授在,

2024.9出版的。


該書彌補了

我沒法專業地描述的細節

差別在作者沒有明確地指出

「杏仁核」對天氣病的影響。


「黑紅」也是紅!

我就像塊磚,拋磚引玉~


讀到這裡

你可以放下手機,閉上眼睛

讓自己休息一下~

養護你的「杏仁核」~~~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兩耳間三磅重的宇宙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我將在這裡 紀錄~分享~ 我的讀書、 自我療癒的過程與心得~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13:40雨情人來了。 來的之前,幾聲悶雷是單調的前奏。這幾天的單調一直被重複著,單調帶來了睡意,帶來了想寫文的欲望。而輕微鼻塞也陪吃陪睡一路從立夏到立秋,應該歸咎是我寫得不夠多的緣故。 這個盛夏一路走來,沒幾天是完全清澈的,煩惑也因此愉快的寄生。真的沒辦法像167那樣完全的安然於吃
Thumbnail
13:40雨情人來了。 來的之前,幾聲悶雷是單調的前奏。這幾天的單調一直被重複著,單調帶來了睡意,帶來了想寫文的欲望。而輕微鼻塞也陪吃陪睡一路從立夏到立秋,應該歸咎是我寫得不夠多的緣故。 這個盛夏一路走來,沒幾天是完全清澈的,煩惑也因此愉快的寄生。真的沒辦法像167那樣完全的安然於吃
Thumbnail
今天是8/10七夕情人節,早上起來天空灰鴨鴨,出門越往南走雨越大,大雨滂沱,大到看不清楚路了!今天要出門的人要注意行車安全,這個天空看起來應該是會下一整天的雨了,大家注意路面積水!
Thumbnail
今天是8/10七夕情人節,早上起來天空灰鴨鴨,出門越往南走雨越大,大雨滂沱,大到看不清楚路了!今天要出門的人要注意行車安全,這個天空看起來應該是會下一整天的雨了,大家注意路面積水!
Thumbnail
那天是下著大雨的天氣。
Thumbnail
那天是下著大雨的天氣。
Thumbnail
雷聲隆隆 暴雨震撼整個山林 每一片葉 都在顫抖喊叫 回應烏雲密布的 天空
Thumbnail
雷聲隆隆 暴雨震撼整個山林 每一片葉 都在顫抖喊叫 回應烏雲密布的 天空
Thumbnail
颱風匆匆而來請做好防颱,注意安全 颱風假,今天又可以輕鬆熬夜畫畫了!
Thumbnail
颱風匆匆而來請做好防颱,注意安全 颱風假,今天又可以輕鬆熬夜畫畫了!
Thumbnail
最近,連續幾天的梅雨漸歇,時序又來到了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開始有點炎熱的天氣,入夜後的《花雨夜》,夜微涼,空氣中的青草氣味及花香特別明顯,算是下雨天的詩情畫意吧。過一會兒,雨停了,《你看你看月亮的臉》露出來了,透著晈潔的《白月光》。 天亮了、《睡.醒》了、雨停了,天空出現了
Thumbnail
最近,連續幾天的梅雨漸歇,時序又來到了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農曆五月)。開始有點炎熱的天氣,入夜後的《花雨夜》,夜微涼,空氣中的青草氣味及花香特別明顯,算是下雨天的詩情畫意吧。過一會兒,雨停了,《你看你看月亮的臉》露出來了,透著晈潔的《白月光》。 天亮了、《睡.醒》了、雨停了,天空出現了
Thumbnail
2024 0603 今日塔羅:太陽 Sun   昨下了將近一整天的雨,淋濕我的髮,浸濕我的鞋,有點狼狽,心,卻是在跳舞。   害怕悶熱天候的我,這樣的涼爽,像是呼吸著滿滿的薄荷香氣,清新十足,很是舒服。 就是滴滴答答的,難免讓人覺討厭,尤其是騎摩托車的人。 最喜歡的天氣模式就是晚上下點雨
Thumbnail
2024 0603 今日塔羅:太陽 Sun   昨下了將近一整天的雨,淋濕我的髮,浸濕我的鞋,有點狼狽,心,卻是在跳舞。   害怕悶熱天候的我,這樣的涼爽,像是呼吸著滿滿的薄荷香氣,清新十足,很是舒服。 就是滴滴答答的,難免讓人覺討厭,尤其是騎摩托車的人。 最喜歡的天氣模式就是晚上下點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