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曾經盛開的花朵:如何告別一段深刻的友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曾經盛開過 就職得感謝

曾經盛開過 就職得感謝

我的國中好友曉琳剛經歷了一場傷痛的「失戀」。失戀的對象並不是她的男朋友,而是她的閨密。

曉琳相交三十年的閨密好友,推薦了一套號稱「能讓肌膚重生」的直銷保養品給她。這個閨密跟曉琳曾經一起走過青春歲月、是共同度過無數人生的難關的好姐妹,如今卻成了讓她皮膚嚴重過敏、心靈破碎的源頭。更讓她難以承受的是,好友從未告知這個產品對皮膚可能的嚴重傷害。當她臉部皮膚因為使用的這個產品而出現嚴重過敏,冒出大大小小的斑點之後,曉琳決定直接聯繫對方的上線反映問題。從此之後,曉琳與好友就斷了聯繫,雙方都自動選擇不再聯絡對方。

空白的聊天室與一張張過往的合照,在手機裡經常無預警地跳出來,也一再提醒著她:原來再深厚的感情,也可能會在某個衝突之後,突然消失在生命中。                                        

傷痕與疑問的交織

曉琳心中不斷地問自己:一段長達三十年的情誼,到底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她曾以為這是「靈魂型」的友情——那種在困境中相知相惜、陪妳走過歲月波折的陪伴。但如今,她不得不懷疑,這段關係是否早已悄悄轉變成一種「工具型」的連結,只是她太遲鈍而毫無覺察。

畢竟希臘哲人亞里斯多德說過一句話:「真正滋養人的友誼,是那種能促進你成為更好自己的情誼。」

面對失落:允許自己悲傷

曉琳給了自己一段很長的時間去「想開」,也允許自己痛哭。她想起克莉絲汀・奈夫(Kristin Neff)曾經提過的「自我同理(self-compassion)」的練習——不要責怪自己「怎麼那麼笨才受傷」,而是溫柔地對自己說:「妳痛,是因為妳曾真心付出;妳失望,是因為妳曾深深在乎。」她學著像安慰朋友一樣安慰自己,把悲傷視為一段過程,不是懦弱,而是人之常情。

在這些自我對話的時刻,曉琳發現自己慢慢能接受,原來友誼跟愛情一樣,是有保存期限的。

用感恩打開新的視角

她開始意識到:儘管這段友情的結尾充滿裂痕,但在過去三十年裡,她曾擁有過無數溫暖時刻,那些回憶不會因結局不完美而失去價值。她記得在祖母離世時,是這位朋友陪著她守夜;記得她結婚前的婚紗試穿,也是對方最真誠的讚美讓她不再焦慮。

曉琳在感恩中看見:不是所有失去都等於否定。有些關係的意義,不在於永遠存在,而在於曾經真實。

 韌性,不是遺忘,而是帶著記憶繼續走

她不再要求自己「放下」這段關係,而是選擇「帶著傷口前行」。就像她臉上受傷的皮膚雖然留下淺淺的斑痕,但她已經學會如何照顧它,避免再受傷。

工作之餘,她也開始投入新的興趣參加攝影課、讀書會,也與其他的舊友重新聯繫,學習在新關係裡更清晰地表達界限與自己的期待。

正向心理學中提到的「韌性(resilience)」,讓她理解:復原不是回到原點,而是在破碎中找到新的形狀。

 意義的重建:這段關係教會了我什麼?

某一次曉琳再次造訪曾經跟這位好友經常去的咖啡館。喝著以前兩人常點的松子拿鐵咖啡時,她突然想:「或許,她不是真的有心傷害我。或許她自己也從不確知那產品的風險。」從那一刻起,她試著不再那樣執著於討回公道,而是思考這段經歷能帶給她什麼學習。

 她發現,這段友情讓她更明白自己在關係中重視的是誠實與關懷。也因此,她現在更懂得珍惜身邊那些願意傾聽她、坦誠以對的朋友。

正如正向心理學中的「意義建構(meaning-making)」所言——每段痛苦經驗都有可能成為自我轉化的起點只要我們願意去理解、去尋找價值。

再見,不是結束,而是另一種祝福

如今曉琳不再經常觀看以前與好友的對話紀錄,也不再在心裡編寫和解的劇本。她漸漸了解到,有些人或許注定是人生中某一段旅途的同行者,但無法陪伴到最後。

她仍祝福那位朋友安好——從心底。不是原諒,而是理解;不是遺忘,而是放下了對關係必須圓滿的執念。也許關係不再圓滿,但是如果因緣俱足,未來或許有機會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下去。

更或許,友誼就像花朵,有時有節。某些花,就只在人生的某一季盛開。但它曾經美過,就值得感謝。

親愛的朋友們,如果你也正在經歷一段友誼的終結,Dr.Lily的快樂便籤 今天跟大家分享四個方法:

1.給悲傷留一個座位:不要急著「想開」,允許自己感受、流淚與哀悼。這是對關係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誠實。

2.練習自我同理:想像你最親愛的朋友經歷同樣的失去,你會怎麼對他說?把這句話,也送給自己。

3.用感恩滋養回憶:回憶不是為了重返過去,而是為了整理經驗、記住曾經的好,讓那些好繼續活在你的生命中。

4.把破碎經驗轉化為意義: 問問自己「這段關係教會了我什麼?未來我想怎麼建立新的友誼?」這是走向更成熟連結的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r.Lily的快樂便籤(我在賓州大學用科學方法找「快樂」)
0會員
4內容數
我的第一人生擔任新聞記者。第二人生原本在傳播科系任教,結果意外脫軌,去往美國賓州大學正向心理研究中心探險,想要找尋我心目中最大的寶藏-「快樂」。 原來這個世界上有50%的人們天生就比別人快樂,10%依靠際遇,而有40%的快樂,可以透過自我練習來獲取。如果你跟我一樣,也是屬於這40%的人們,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2025/08/11
「老天爺啊,我真的還要再考一次托福嗎?!」 當我坐在書桌前,打開筆電、搜尋考場報名資訊時,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對許多年輕學子來說,托福考試是追夢的起點;可是對我多年以前就已經經歷過托福等各種出國留學考試的「老學生」,教學與研究年資也超過二十年的教授來說,這卻是一次自我全新冒險的起點。 過
Thumbnail
2025/08/11
「老天爺啊,我真的還要再考一次托福嗎?!」 當我坐在書桌前,打開筆電、搜尋考場報名資訊時,不斷地問自己這個問題。  對許多年輕學子來說,托福考試是追夢的起點;可是對我多年以前就已經經歷過托福等各種出國留學考試的「老學生」,教學與研究年資也超過二十年的教授來說,這卻是一次自我全新冒險的起點。 過
Thumbnail
2025/07/31
「與自然的快樂練習」 1. 提醒自己每週一次與自然約會:就算只在公園散步,也可以與樹木對話。 2. 五感日記:每晚入睡前,記下當天一件與自然互動的美好記憶。 3. 桌邊小森林:在工作桌上放一株小植物,提醒自己正念呼吸練習。 4. 拍下日常小風景:用手機拍下來,隨時回味一日一景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5/07/31
「與自然的快樂練習」 1. 提醒自己每週一次與自然約會:就算只在公園散步,也可以與樹木對話。 2. 五感日記:每晚入睡前,記下當天一件與自然互動的美好記憶。 3. 桌邊小森林:在工作桌上放一株小植物,提醒自己正念呼吸練習。 4. 拍下日常小風景:用手機拍下來,隨時回味一日一景的幸福感。
Thumbnail
2025/07/12
我在Vocus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分析療癒玩偶的風潮,從風靡亞洲的《吉伊卡哇》到微波爐可加熱的暖暖娃娃(Warmies),分析玩偶的療癒功效,以及玩偶如何透過安全感與正向情緒資源,幫助我們自我療癒、找回安全感、並且感受被愛。也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提供一份最忠實的支持,同時也增加了自我的心理韌性。
Thumbnail
2025/07/12
我在Vocus發表的第一篇文章,分析療癒玩偶的風潮,從風靡亞洲的《吉伊卡哇》到微波爐可加熱的暖暖娃娃(Warmies),分析玩偶的療癒功效,以及玩偶如何透過安全感與正向情緒資源,幫助我們自我療癒、找回安全感、並且感受被愛。也在我們最脆弱的時候,提供一份最忠實的支持,同時也增加了自我的心理韌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學長的女朋友叫做小雨,是我們系上的系花,有一雙會笑的眼睛,當她對著你展露笑容時,那股甜,會讓人覺得掉進一罈蜂蜜罐裡。
Thumbnail
  學長的女朋友叫做小雨,是我們系上的系花,有一雙會笑的眼睛,當她對著你展露笑容時,那股甜,會讓人覺得掉進一罈蜂蜜罐裡。
Thumbnail
被老公潑了冷水的曉慧,臉上頓時失去了笑容。 「我那會亂買? 以前我買的,他都很喜歡啊!」曉慧辯著。
Thumbnail
被老公潑了冷水的曉慧,臉上頓時失去了笑容。 「我那會亂買? 以前我買的,他都很喜歡啊!」曉慧辯著。
Thumbnail
診間來了位40多歲的漂亮姐姐。畫著淡淡的妝,穿著日系的長洋装加上白色的罩衫。說話聲音輕輕柔柔的,聽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 姐姐妳很美,可是妳不知道 她說她已經被家人逼著到處相親五六年了,她很苦惱,為什麼一直遇不上好的對象。其實她有一個很喜歡的人…
Thumbnail
診間來了位40多歲的漂亮姐姐。畫著淡淡的妝,穿著日系的長洋装加上白色的罩衫。說話聲音輕輕柔柔的,聽起來沒有什麼太大的情緒起伏。 姐姐妳很美,可是妳不知道 她說她已經被家人逼著到處相親五六年了,她很苦惱,為什麼一直遇不上好的對象。其實她有一個很喜歡的人…
Thumbnail
漫畫《再次綻放的花》是有趣且有意義的女性輕百合作品,故事描述辦完長年相伴丈夫喪事,因為孫女一句話而思考起自己人生的花代,在一次散步時看見一間時髦美妝店,美妝老闆芳子雖與自己年紀差不多卻依舊閃亮動人,讓花代忍不住進入到店裡消費,而芳子也因花代的個性而被受吸引,上了年紀的兩人,邂逅了這段黃昏之約。
Thumbnail
漫畫《再次綻放的花》是有趣且有意義的女性輕百合作品,故事描述辦完長年相伴丈夫喪事,因為孫女一句話而思考起自己人生的花代,在一次散步時看見一間時髦美妝店,美妝老闆芳子雖與自己年紀差不多卻依舊閃亮動人,讓花代忍不住進入到店裡消費,而芳子也因花代的個性而被受吸引,上了年紀的兩人,邂逅了這段黃昏之約。
Thumbnail
當我拿到她的日記,已經是告別式之後了。曉倩的老爸托雨晴交給我,並感謝我能夠陪她走到最後。 我翻開那篇本原來屬於她的日記,壓抑的情緒在這一刻崩潰,眼淚再也止不住。回憶就彷彿一把利刃不斷的割在我的心上,那是一句一句刺痛的文字。
Thumbnail
當我拿到她的日記,已經是告別式之後了。曉倩的老爸托雨晴交給我,並感謝我能夠陪她走到最後。 我翻開那篇本原來屬於她的日記,壓抑的情緒在這一刻崩潰,眼淚再也止不住。回憶就彷彿一把利刃不斷的割在我的心上,那是一句一句刺痛的文字。
Thumbnail
《透明夜晚的香氣》描繪我們對味道執念與依戀。味道不只喚醒我們的記憶,更讓我們覺知記憶裡有獨屬於我們的秘密與傷痕,我們的痛苦與慾望,幽微不可言說,唯有面對了它,我們才可能找到撫平傷疤的方式。
Thumbnail
《透明夜晚的香氣》描繪我們對味道執念與依戀。味道不只喚醒我們的記憶,更讓我們覺知記憶裡有獨屬於我們的秘密與傷痕,我們的痛苦與慾望,幽微不可言說,唯有面對了它,我們才可能找到撫平傷疤的方式。
Thumbnail
走過了一片片風風雨雨,她始終沒有離開他。
Thumbnail
走過了一片片風風雨雨,她始終沒有離開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