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1 日,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 世界機器人大會(WRC) 現場,現代汽車集團副會長張在勳帶著 20 多名員工、戴著翻譯耳機,足足逛了三四個小時。原本就知道中國機器人產業成長迅速,但親眼看過之後,他直言:「發展速度比想像更快,甚至感到危機感。」

現代汽車集團副會長張在勳
中國機器人商業化速度驚人
張在勳表示,中國在機器人產品的商業化與量產速度上非常快,許多企業還獲得當地政府的強力支持。他走訪了包括 優必選(Ubtech)、高博特(Galbot)、快維晟(Kwai Weiseng)、帕西尼(Pasini)、Robotera 等十多個攤位,不只是看成品,連零件供應鏈也在參展,顯示中國已牢牢掌控機器人產業的關鍵環節。
現場焦點:人形與四足機器人
- 優尼特(Unitree)G1:現場人氣爆棚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了副會長駐足觀看。
- 四足機器人:與波士頓動力的 Spot 同類型,中國版本在形態與功能上快速追趕。
- Galbot 輪式人形機器人:能模擬便利商店店員,主動從貨架取出顧客想要的商品。
- Dexforce W1 Pro:採用 Sim2Real 技術,讓虛擬環境中訓練的技能直接應用到現實。
WRC 2025 的規模與戰略意義
- 第 10 屆,規模史上最大,220+ 企業、1,500 款產品,多數為中國本土公司。
- 主題為「讓機器更聰明,讓身體更智慧」,凸顯人形與具身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的趨勢。
- 不只成品商,零件、模組、控制系統供應商齊聚,形成完整產業生態。
現代汽車的下一步
現代汽車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已在工廠部署 Spot,年底還將試行Atlas於生產線;自主研發的 Mobed 全地形移動機器人 也預計量產。公司計劃打造「機器人全方位服務(Robotics Total Service)」,擴大機器人種類、升級技術,搶占未來市場。💡 Mech Muse 見解
這次 WRC 彷彿是一場「產業軍演」,中國透過龐大的內需市場、政府扶持、供應鏈整合,把機器人推向規模化與應用落地的快車道。對韓國、日本乃至歐美廠商來說,這不只是競爭,而是速度與生態系的較量。接下來,誰能在全球機器人版圖中搶到更多話語權,將決定未來十年的工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