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機器人大爆發!現場直擊讓現代汽車副會長都感到危機感的 WRC 2025

Mech muse 智慧新知-avatar-img
發佈於中國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8 月 11 日,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 世界機器人大會(WRC) 現場,現代汽車集團副會長張在勳帶著 20 多名員工、戴著翻譯耳機,足足逛了三四個小時。原本就知道中國機器人產業成長迅速,但親眼看過之後,他直言:「發展速度比想像更快,甚至感到危機感。」

現代汽車集團副會長張在勳

現代汽車集團副會長張在勳


中國機器人商業化速度驚人

張在勳表示,中國在機器人產品的商業化與量產速度上非常快,許多企業還獲得當地政府的強力支持。他走訪了包括 優必選(Ubtech)高博特(Galbot)快維晟(Kwai Weiseng)帕西尼(Pasini)Robotera 等十多個攤位,不只是看成品,連零件供應鏈也在參展,顯示中國已牢牢掌控機器人產業的關鍵環節。


現場焦點:人形與四足機器人

  • 優尼特(Unitree)G1:現場人氣爆棚的人形機器人,吸引了副會長駐足觀看。
  • 四足機器人:與波士頓動力的 Spot 同類型,中國版本在形態與功能上快速追趕。
  • Galbot 輪式人形機器人:能模擬便利商店店員,主動從貨架取出顧客想要的商品。
  • Dexforce W1 Pro:採用 Sim2Real 技術,讓虛擬環境中訓練的技能直接應用到現實。

WRC 2025 的規模與戰略意義

  • 第 10 屆,規模史上最大,220+ 企業、1,500 款產品,多數為中國本土公司。
  • 主題為「讓機器更聰明,讓身體更智慧」,凸顯人形與具身智慧(Embodied Intelligence)的趨勢。
  • 不只成品商,零件、模組、控制系統供應商齊聚,形成完整產業生態。

現代汽車的下一步

現代汽車旗下的波士頓動力已在工廠部署 Spot,年底還將試行Atlas於生產線;自主研發的 Mobed 全地形移動機器人 也預計量產。公司計劃打造「機器人全方位服務(Robotics Total Service)」,擴大機器人種類、升級技術,搶占未來市場。


💡 Mech Muse 見解

這次 WRC 彷彿是一場「產業軍演」,中國透過龐大的內需市場、政府扶持、供應鏈整合,把機器人推向規模化與應用落地的快車道。對韓國、日本乃至歐美廠商來說,這不只是競爭,而是速度與生態系的較量。接下來,誰能在全球機器人版圖中搶到更多話語權,將決定未來十年的工業版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ech muse 智慧新知
20會員
319內容數
27歲的剛畢業碩士生,所以創立這個部落格分享科技最新趨勢,目前寫人型機器人、AI人工智慧、小型核能SMR。透過文字與照片,我希望與你們一同暢想智能時代的可能性,歡迎加入這場科技之旅!
Mech muse 智慧新知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優必選:從工廠到家庭的人形機器人革命 掌握全棧技術、坐擁 2,450 項專利,橫跨工業、商業與家庭應用。本文帶你看它的技術底牌、關鍵產品與進軍千億市場的野心。
Thumbnail
2025/08/13
優必選:從工廠到家庭的人形機器人革命 掌握全棧技術、坐擁 2,450 項專利,橫跨工業、商業與家庭應用。本文帶你看它的技術底牌、關鍵產品與進軍千億市場的野心。
Thumbnail
2025/08/13
從全球四足機器狗霸主,到用 3.99 萬人民幣殺進人形機器人市場,宇樹科技正用顛覆性的價格與持續迭代的技術,改寫機器人產業版圖。創辦人王興興從反對人形機器人,到全力押注「具身智能 AI」,目標是讓機器人成為真正能幹活的智慧夥伴。這不只是中國機器人崛起的縮影,更可能是未來幾年科技爆發的前奏曲。
Thumbnail
2025/08/13
從全球四足機器狗霸主,到用 3.99 萬人民幣殺進人形機器人市場,宇樹科技正用顛覆性的價格與持續迭代的技術,改寫機器人產業版圖。創辦人王興興從反對人形機器人,到全力押注「具身智能 AI」,目標是讓機器人成為真正能幹活的智慧夥伴。這不只是中國機器人崛起的縮影,更可能是未來幾年科技爆發的前奏曲。
Thumbnail
2025/08/12
這是一篇帶你走進中國機器人產業全貌的深度觀察,從 1970 年代的工業起步,到「十四五」規劃下的全球創新野心,揭開中國如何以政策、資金、技術和應用全方位佈局,企圖在 2035 年前成為機器人革命的主導者。
Thumbnail
2025/08/12
這是一篇帶你走進中國機器人產業全貌的深度觀察,從 1970 年代的工業起步,到「十四五」規劃下的全球創新野心,揭開中國如何以政策、資金、技術和應用全方位佈局,企圖在 2035 年前成為機器人革命的主導者。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4年7/6閉幕的上海 AI 人工智能大會,參觀人數突破30萬人次,線上流量突破19億,比上屆成長了90%,均創歷史新高,全世界對機器人的焦點持續增溫,但台股相關個股已經有過熱現象,美股目前對這議題發酵性討論性較低,因此我們將對基機器人產業及相關個股做一探討。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隨著生成式 AI 逐漸進入消費、企業端等生活面向,人形機器人的未來也備受關注,究竟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人類生活、何時普及?被台灣網友稱為全民老爸的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在《TVBS》看板人物節目分享,人形機器人將像今天的汽車一樣普及,可能在 100 年後成為產量最大的機械系統。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每個月其實登錄市場的公司不少,但小火車沒有興趣的,就不會花時間撰文,有興趣的就會特別撰文分享。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3月18日在輝達GTC技術大會現場展示具備生成式AI功能的人形機器人,同時發布新一代AI晶片Blackwell B200 GPU,預告更聰明、反應更快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即將舉辦的2024 COMPUTEX Forum將聚集全球科技領袖,共同探討生成式 AI 的未來發展,也代表臺灣在全球 AI 產業中的重要地位。文章也特別介紹了GeniAuto_X應用在企業內部(業務及行銷部門)和外部客服的生成式AI對話機器人,有助於臺灣企業與生成式AI的接軌,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Thumbnail
產業新聞:4 則 杭州成中國首個開放自駕車上路的城市!5/1 已率先上路 美國科技巨頭轉向墨西哥生產人工智慧設備 日本擬加嚴半導體管制,北京警告將嚴重影響經貿 G7成員國達成協議 2035終結燃煤發電 📝文章:在你背後的主管,會是你不在場時最好的代言人嗎?
Thumbnail
產業新聞:4 則 杭州成中國首個開放自駕車上路的城市!5/1 已率先上路 美國科技巨頭轉向墨西哥生產人工智慧設備 日本擬加嚴半導體管制,北京警告將嚴重影響經貿 G7成員國達成協議 2035終結燃煤發電 📝文章:在你背後的主管,會是你不在場時最好的代言人嗎?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去年也說明過了,就是機器人的產業崛起想像 我們目前頂多習慣LEVEL 2~3 而下一個等級是系統全自動,這需要更多的法規還有硬體+軟體進步 我還是跟2020年看法一樣.電動車2025年群雄割據結束後,就會邁入下一個階段 之後就是軟體也會開始有成長期空間 2020年說要先硬體普及後才能開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 AI機器人也能懂果實成熟度!5G遠端遙控成農村缺工解方 | 遠見雜誌 - 全球最大半導體展會上海閉幕 擺脫美國控制成焦點|工商時報 - 減少依賴中台技術!美國考慮和墨西哥合作開發半導體供應鏈|科技新報 - 中國政府機構禁用 Intel 和 AMD 台廠受惠、受害有限|經濟日報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Thumbnail
整理與潛在商機商業思考。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新世界機器人報告記錄了全球工廠中的553,052臺工業機器人安裝數量。2023年,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將增長7%,達到超過59萬臺。預計2024年很有可能就達到超過60萬臺的年安裝數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