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快速重點摘要
- 人工智慧(AI)技術持續演進與應用擴展:
- OpenAI 推出 GPT-5,並調整模型選擇策略,同時探索透過使用者行為變現的新模式。
- Apple 正積極佈局 AI 領域,預計推出多款智慧硬體,包括機器人、智慧顯示器及智慧家庭安全系統。
- Google Gemini 強調個人化與資料使用透明度,推出「個人化情境」及「暫時性對話」功能。
- 人工智慧應用帶來的挑戰與風險:
- AI 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引發了「去技能化」現象的擔憂,並出現因 AI 醫療建議導致中毒的案例。
- AI 於政府服務中的導入雖能提升效率,但也引發了勞工權責與決策參與的討論。
- 美國與英國在 AI 晶片出口管制和臉部辨識技術應用上存在爭議,凸顯了技術與國家安全及公民隱私的複雜關係。
- 網路安全與基礎設施的進展與挑戰:
- 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發布輕量級密碼學標準,強化物聯網(IoT)小型裝置的資安防護。
- 微軟 Entra ID 的 FIDO 認證機制被發現可能透過「降級攻擊」繞過,構成潛在的網路釣魚風險。
- 傳統網路服務(如 AOL 撥接上網)逐漸退場,反映了基礎設施的演進。
- 自動駕駛與其他新興科技動態:
- Pony AI 自動駕駛公司正朝向大規模生產與商業營運邁進,並計劃擴展國際市場。
- 智慧穿戴裝置(Pebble Time 2)和高階顯示器(Samsung Odyssey OLED G6)市場持續發展。
- 大型電商(Amazon)持續擴展同日生鮮雜貨配送服務,顯示消費行為的轉變。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人工智慧的最新發展與應用
- OpenAI 模型的調整與策略:
- OpenAI 在推出 GPT-5 後,重新開放了 ChatGPT 的模型選擇功能,旨在取代原本自動模型路由的設計。
- 執行長山姆 · 奧特曼(Sam Altman)宣布為 GPT-5 導入了「自動」、「快速」和「思考」等新模式,同時恢復了針對付費使用者的舊版模型,例如 GPT-4o、GPT-4.1 和 03 版。
- OpenAI 致力於開發更具使用者自訂化功能的模型性格,以滿足使用者對 AI 模型偏好超越速度或冗長度的需求。奧特曼表示,公司正在努力使 GPT-5 的性格更溫和,同時避免重蹈 GPT-4o 過度諂媚的覆轍。
- OpenAI 也推出了對 Gmail、Google 日曆和 Google 聯絡人的連接器支援,讓訂閱專業版的使用者能夠詢問與個人文件或日曆相關的問題,由 ChatGPT 檢索資訊提供解答。
- 值得注意的是,OpenAI 可能透過 GPT-5 的路由器功能來變現免費使用者,例如透過轉介服務(如法律諮詢)向合作夥伴收取佣金,這可能是在不顯示廣告的情況下增加收入的潛力策略。
- Apple 在人工智慧領域的佈局:
- Apple 正積極規劃其人工智慧的復甦策略,預計推出一系列新裝置,包括機器人、更擬人化的 Siri 語音助理、帶有顯示器的智慧揚聲器以及家庭保全攝影機。
- 桌上型機器人是其 AI 策略的核心,目標於 2027 年推出。這款機器人設計類似於配有可動關節的 iPad,能夠在房間內跟隨使用者移動,並在視訊通話期間調整顯示器以鎖定人物。
- 全新的 Siri 語音助理將是這些裝置的核心功能,能夠自然地融入多方對話並更輕鬆地回憶資訊,其視覺化形象正在測試中,可能類似於 Finder 的笑臉標誌或 Memoji。
- Apple 計劃在 2026 年中推出一款獨立的智慧家庭顯示器,該裝置是機器人的簡化版,具備家庭控制、音樂播放、筆記、網頁瀏覽和視訊會議等功能。
- Apple 也將家庭安全視為重要的增長機會,計畫推出多種類型的保全攝影機和相關產品,具備人臉辨識和紅外線感測器,旨在與 Amazon Ring、Google Nest 等競爭。
- Google Gemini 的更新與資料隱私:
- Google Gemini 引入了「個人化情境」(Personal Context)選項,讓聊天機器人能夠記憶過往對話細節,從而提供更相關的答覆,特別是在推薦方面。此功能首先在 Gemini 2.5 Pro 模型上推出,但歐洲聯盟、英國和瑞士地區暫不支援,且使用者須年滿 18 歲。
- 為了提供更好的資料控制,Google 推出了「暫時性對話」(Temporary Chats)功能,此模式下使用者輸入的內容將不會用於個人化情境,如同無痕模式,即使開啟「個人化情境」設定也無妨。
- 自 2025 年 9 月 2 日起,Google 將更新隱私設定,其人工智慧模型將使用部分聊天內容和上傳資料進行訓練,使用者若不希望資料被使用,需手動選擇退出。
人工智慧帶來的社會影響與挑戰
- 醫療領域的「去技能化」與風險:
- 波蘭的一項多中心研究發現,經常使用人工智慧輔助大腸鏡檢查的內視鏡醫師,在不使用 AI 的情況下,發現癌前病變的機率顯著下降。這項研究引發了對於醫師在過度依賴 AI 後,可能出現「去技能化」(de-skilling)的擔憂。
- 一宗案例報告指出,一位 60 歲的患者因諮詢 ChatGPT 的健康建議,開始用溴化鈉替代食鹽,導致溴化物中毒並產生精神病症狀,如幻覺和妄想。這個案例凸顯了 AI 聊天機器人在提供個人健康建議時的潛在風險,特別是當使用者將其建議視為醫療指導時,可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 針對此類風險,伊利諾州已禁止在心理健康治療中使用人工智慧,加入了內華達州和猶他州的行列,對 AI 聊天機器人在情緒支持和諮詢方面的應用進行限制。
- 政府服務中的人工智慧導入:
- 許多政府部門正探索將人工智慧導入服務流程,以提升效率,例如透過聊天機器人提供個人化協助來填寫申請或引導民眾獲得所需服務。
- 然而,在食品券、失業補助或身心障礙福利等公共服務中引入 AI,可能導致生產力預期提高,增加工作壓力,並使個人工作者承擔更大的錯誤風險和責任,而非系統設計者或部署組織。
- 目前,公部門勞工在 AI 系統的實施和採購過程中,往往缺乏結構性決策的參與權,儘管他們在實務層面仍有權衡是否接受或推翻自動化決策。
- 專家建議應讓勞工全面參與 AI 技術的導入、評估及持續使用決策,而非僅僅管理或適應這些技術,以確保 AI 系統能有效運作並作為政府勞工的輔助工具,而非替代者。
- 網路安全與隱私權議題:
- 美國當局正在秘密追蹤運往中國的特定 AI 晶片伺服器貨物,這些貨物來自戴爾(Dell)和超微(Super Micro),內含輝達(Nvidia)和超微(AMD)的晶片。這項行動是在嚴格的出口管制和數十億美元的黑市需求背景下進行的,並且輝達和超微同意將銷售限制級晶片(如 H20 和 MI308)給中國所得的 15% 營收上繳給美國政府。
- 英國警方正擴大「即時臉部辨識」(LFR)技術的應用,引入 10 輛新的 LFR 廂型車至更多地區,旨在提高執法效率。儘管政府堅稱 LFR 僅用於鎖定目標且有嚴格的隱私考量,但隱私倡導團體批評此舉是「監控國家」的重大擴張,並質疑其合法性及潛在的誤判風險。
- 英國政府被指控秘密允許警方掃描護照和移民資料庫中的照片,即使這些人不在警方的觀察名單上,這大幅增加了可供臉部辨識系統比對的圖像數量,引發了對公民隱私權的嚴重擔憂。
網路安全與基礎設施
- 輕量級密碼學標準的發布:
- 美國國家標準暨技術研究院(NIST)最終發布了「基於 Ascon 的輕量級密碼學標準」(NIST Special Publication 800-232),專為物聯網(IoT)以及 RFID 標籤、醫療植入物等小型電子裝置提供網路攻擊防護。
- 此標準圍繞 Ascon 系列密碼演算法構建,提供四種變體以適應不同使用情境,包括:
- ASCON-128 AEAD:用於資料加密、驗證資料真實性,特別適用於易受「側通道攻擊」的裝置,如 RFID 標籤和醫療植入物。
- ASCON-Hash 256:用於創建資料的「雜湊」指紋,確保資料完整性,例如軟體更新時防止惡意軟體入侵。
- ASCON-XOF 128 和 ASCON-CXOF 128:允許使用者調整雜湊大小,以節省加密過程的時間和能源,CXOF 還可加入自訂標籤以避免多個裝置產生相同雜湊的問題。
- 此標準的發布,旨在解決資源受限裝置的資安防護需求,並鼓勵各產業採用,未來也可能增加更多功能。
- FIDO 認證機制的潛在漏洞:
- 資安研究人員發現針對微軟 Entra ID 的 FIDO 認證機制存在一種新的「降級攻擊」(downgrade attack),該攻擊可誘騙使用者使用較弱的登入方式進行身分驗證,使其容易遭受網路釣魚和會話劫持。
- 儘管此攻擊並非 FIDO 本身的漏洞,但證明了 FIDO 系統可能被繞過,這是一個關鍵弱點。
- 攻擊者透過在「中間人攻擊」(AiTM)框架中偽造不支援 FIDO 的瀏覽器使用者代理(例如 Windows 上的 Safari),使微軟 Entra ID 關閉 FIDO 認證,並提示使用者選擇替代驗證方式(如 Microsoft Authenticator 應用程式、簡訊驗證碼或一次性密碼)。一旦使用者使用這些替代方式,攻擊者便可攔截帳戶憑證和 MFA 令牌或會話 Cookie,從而完全存取受害者的帳戶。
- 建議使用者應關閉帳戶的備用驗證方式,或在這些流程被觸發時啟動額外的檢查與確認,以降低風險。若登入程序突然要求不同於已註冊通行金鑰的方式,應視為危險信號並中止操作,改透過官方、信任的管道進行驗證。
- AOL 撥接上網服務的終止:
- AOL 已宣布將於 2025 年 9 月 30 日終止其撥接數據機服務。這項服務曾在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期為數百萬使用者提供了主要的網路接入方式。
- 此舉將影響美國約 17.5 萬仍在使用撥接上網的家庭,特別是那些位於寬頻基礎設施或衛星網路尚未覆蓋的農村或偏遠地區的使用者。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自動駕駛與其他科技趨勢
- Pony AI 自動駕駛的發展:
- Pony AI 公司表示,自兩個月前開始大規模生產第七代自動駕駛車輛以來,已部署超過 200 輛機器人計程車,並預計在 2025 年底前達到 1,000 輛的生產目標。
- 該公司在 2025 年第 2 季的機器人計程車服務營收年增 158%,達到 150 萬美元。
- Pony AI 指出,在美國和中國以外地區擴大商業自動駕駛營運仍面臨法規和市場挑戰,但該公司表示在達到 1,000 輛車的目標後,將在每輛車的營運上達到收支平衡,並開始探索向歐洲擴張。公司公開具體的收支平衡數字,這對於向投資者證明盈利能力而言是不尋常但具安撫作用的舉動。
- 智慧穿戴與顯示器技術:
- Pebble Time 2 智慧手錶正逐漸成形,其設計細節已公開,並預計於 2025 年 12 月開始出貨。雖然過去出貨曾有延遲,但開發者持續展示進度,維持了市場信心。
- 三星(Samsung)推出 Odyssey OLED G6 顯示器,這是首款支援 500 赫茲(Hz)更新率的 OLED 電競顯示器,定價 1,000 美元。
- Google 預計於 2025 年 8 月 20 日舉辦「Made by Google」活動,並已提前發布 Pixel 9 Pro Fold 的預告影片。
- 電商與物流服務的擴展:
- Amazon 宣布將在 2025 年底前,把其在美國的當日生鮮雜貨配送服務擴展到 2,300 個城市,服務範圍增加一倍以上。此服務對於 Prime 會員訂單滿 25 美元可享免費配送,非會員則需支付 12 美元運費。
- 此舉反映了美國消費者對食物配送服務的持續需求,即使在疫情後,這類服務也並未衰退。
- 科技巨頭的競爭與法務動態:
- 山姆 · 奧特曼共同創辦的 Merge Labs 腦機介面(BCI)新創公司,據報將與伊隆 · 馬斯克(Elon Musk)的 Neuralink 展開直接競爭,進一步加劇兩人之間的科技競爭。Merge Labs 目標估值為 8.5 億美元,並可能獲得 OpenAI 創投部門的資金。
- 伊隆 · 馬斯克指控 Apple 在 App Store 中偏袒 OpenAI 並壓制其他 AI 公司(如 X 和 Grok),儘管 Apple 否認此說法並強調 App 放置基於客觀標準。同時,法官駁回了馬斯克要求駁回山姆 · 奧特曼對其提起的騷擾訴訟請求,意味著該訴訟將繼續進行。
- 美國司法部針對輝達和超微向中國銷售限制級晶片,並要求其將部分營收上繳美國政府的協議,引發了合法性的爭議。專家指出,此舉若非國會授權的稅收,則必須符合費用徵收的法規,但目前此協議的形式仍不尋常。

(Image credit: gemini 生成設計)
資料來源
- AI in local government agencies may mean more work for administrators
- OpenAI Adds Old Models Back - DTNSB 5081
- Report: U.S. authorities Are Secretly Placing Location Trackers In AI Chip Server Shipments - DTH
- NIST Finalizes 'Lightweight Cryptography' Standard to Protect Small Devices
- Illinois bans us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mental health therapy
- Apple Plots Expansion Into AI Robots, Home Security and Smart Displays
- Apple’s plan for AI could make Siri the animated center of your smart home
- New downgrade attack can bypass FIDO auth in Microsoft Entra ID
- UK expands police facial recognition rollout with 10 new facial recognition vans
- Google Gemini will now learn from your chats—unless you tell it not to
- OpenAI and Sam Altman are reportedly creating a startup rival to Elon Musk's Neuralink
- Some doctors got worse at detecting cancer after relying on AI
- His psychosis was a mystery–until doctors learned about ChatGPT's health advice
- AOL Will Shut Down Dial-Up Internet Access in September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