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個系列的文章,是我最近新開設的項目,內容主要會談我自己對於創作的一些看法。
出於個人理由,我其實真的不怎麼喜歡跟人討論關於自己的創作理念還有寫作風格之類的事情。
不過近年來我的想法稍微有些轉變,希望透過寫作的方式重新剖析自己。再加上我需要寫更多的文章發佈到網路上,爭取獲得更多的關注,進一步擴展我作為輕小說家的前程。
綜合許多不同的理由和原因,我才打算開始寫這系列。
創作者的交流:
作為這系列的第一篇文章,我最先要談的話題是,為何自己不喜歡跟人討論創作。
首先我得先澄清一點,我認為與其他人討論創作不完全是件壞事。
無論是創作者還是讀者,舉凡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一定都擁有自己的價值觀與個人思想。
每當我們與不同的人群交流,就能從中獲取不同的資訊,從而累積各式各樣的經驗與知識。
與那些同性質的創作者交流,經常能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幫助,例如說哪種快捷鍵特別好用、電子書的製作方式、某些生僻字的運用方式、寫作時碰過的瓶頸等等。
偶爾與其他創作者互動、談論各自在創作方面受到的挫折與瓶頸,諮詢意見或尋求新知,就能發現嶄新的世界與自我,從而拓展自己的世界觀與能力。
然而,我依舊相當排斥與其他創作者進行交流,尤其是與我同類型的創作者。
不喜歡的理由:
就像我前面所提到的,我能理解創作者之間的交流存在許多好處,但我並不喜歡與其他人交流。
這之中的理由相當複雜,要全部講完的話文章會太長,所以我這邊只簡單舉出幾個:
一、創作者就像磁鐵,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極相斥。
就我個人的經歷,創作者和讀者的關係就如何磁鐵的兩面,彼此都受對方吸引。
創作者建立唯一的世界,渴望獲得支持與認同,並不斷描繪出更為寬闊的蒼穹宏圖;讀者則是在無限的世界中尋求容身之處,渴求令人安心的居所。
兩者互相追尋彼此,雙方都在尋找願意接納自己的另一半。
而當兩個創作者互相碰撞,不同的世界觀產生摩擦,雙方的理念與價值也會因此受到考驗。
有些創作者的世界能夠與其他人的世界互相融合,進一步拓展為更為遼闊的嶄新之物,但也有不少創作者的世界會在這種摩擦下遭受破壞。
哪怕是同樣一個題材的創作者,彼此也不一定會欣賞對方的創作理念與風格,甚至會排斥或厭惡對方的創作。
或許有人會說讀者也同樣會排斥創作者,但在我眼中,『讀者和創作者之間』產生的排斥,與『創作者和創作者之間』誕生出的排斥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反應。
二、他人的成功經驗,並不一定能如法炮製在你身上。
許多創作者會分享自己的個人經驗,介紹自己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創作路上都做了些什麼。
有不少人會提到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花費的時間、個人的成長背景與自我價值觀等等。
這種分享對於其他創作者,尤其是那些同屬性的創作者來說,很容易會變成一種攀比對象。
儘管不會在社群媒體裡直接提出,創作者也可能會暗自思考,比較自己與對方之間哪裡不一樣。
這種比較本身並不是純粹的壞事,但有不少人會因此鑽牛角尖,甚至走向錯誤的道路……我個人就有不少這方面的經驗。
三、創作者之中,個人主張強烈的人並不在少數。
第三點是個人主張,也是我認為創作者交流存在的最大危險性之一。
每種創作者都有不同的世界觀想呈現給他人、每人心中都有自己想訴說的話語、想傾訴的真實……
如果某人從一開始到最後都只想聆聽他人所說的話語,那麼根本不會成為創作者。
創作者是渴望將自己的所有傾訴於世界之人,是為了向世界宣告自己就在這裡,不惜一切代價付出努力的瘋子。
這些人的使命是將自己的世界傳達給他人,創造更多的可能性、藉由自己的雙手去改變未來。
人類社會中,與他人產生連動的方式有兩種:改變自己或改變他人。
絕大多數創作者渴望的都是後者,希望藉由自己的創作去改變他人的一生,透過自己傳達的故事、音樂、圖畫將自己的靈魂烙印在他人體內。
『倘若唯有一個人能登上最後的舞台,那我希望那個人將會是我。』
唯有抱持這種強烈的信念,才能繼續在創作這條路上不斷前進。
四、追求的方向不同,關注點不同。
最後,來提提方向性跟關注點的問題。
坦白說,這也是令許多人困擾或困惑的一點,畢竟不同創作者的人生目標不同,想創造的世界也不一樣。
但問題在於,許多人是以自己的理想和價值觀來思考他人,只要與自己的理念不符就會加以否定,甚至會在無形中試圖拒絕或者摧毀對方的世界。
這篇文章姑且到這裡,我是黑妖犬,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