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標普500指數11大產業年至今漲跌幅(截至2025/8/14)
標普500指數第一季表現平平,第二季初因對等關稅而重挫,不過其後持續上漲,年至今(截至2025/8/14)漲幅約10%。近期上漲的三大主因:(1)川普宣布在美國設廠的廠商半導體關稅可豁免,降低了科技類股的風險;(2)降息預期大幅增加;(3)第三季財政部開始重新發債,理應造成市場流動性暫時偏緊,不過因財政部克制發債行動以及聯準會RRP流出,市場流動性仍相當寬鬆。目前市場最大的擔憂是估值太高,標普500指數的forward PE大概在22出頭,距離歷史高點的23不遠,但CNN貪婪指數又還沒有到過熱跡象。
11大產業中,表現最好的是通訊服務、資訊科技、工業,直觀上是跟AI和川普政策最相關,因為通訊服務受惠AI應用,資訊科技受惠AI需求強勁,工業則是受惠川普強調的國防支出。
再仔細從個股來看,通訊服務類股中漲最多的是Netflix,好像跟AI應用不是這麼直接相關,不過上半年有個題材,就是不太受關稅影響,漲幅也是集中在上半年沒錯。通訊服務中漲幅第二名的是TKO Group,是一家體育娛樂推廣公司,我一點都不知道這類的股票在什麼經濟環境比較會漲,最近的新聞題材是與Paramount達成一項為期七年、價值77億美元的協議。第三名就是大家最熟的Meta,在AI的加持下(AI 驅動的推薦系統優化、新的 AI 廣告模型),2Q25營收年增率達到22%,EPS年增率38%。
資訊科技類股當中,漲最多的是神股Palantir,兼具AI和國防概念。漲幅第二的是做硬碟的Seagate,想不到吧,主要受惠在AI模型訓練、雲端備份、影片生成等應用快速擴展下,大容量儲存設備的市場需求爆炸性成長。漲幅第三的是威騰電子,也是硬碟。至於去年的神股Nvidia,年至今也是漲了32%,但還排不上資訊科技類股的前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