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歸人,只是個過客,即使公園內的氣氛相當的舒適,我也終該繼續我的旅程。只是在起步之前,再看一眼西敏宮,滿開著花的大樹,映照著維多利亞塔(Victoria Tower),也使得我美好的心情,不會因為將走入煩躁的人群中,而變得不美麗。

西敏宮維多利亞塔(Victoria Tower)一景
倫敦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大都市,具體要追溯到哪個時代,我也並不清楚,只知道的是,這裡曾經發生過相當多的事件,且都是跟歷史的演進有著極大的關係。畢竟,英國曾經是引領整個世界的第一強權。或許是為了紀念強權的起始,也或許是其他的原因,西敏橋(Westminster Bridge)靠近大笨鐘的這一個端點上,豎立著一座雕像,一座騎著馬車準備出征的雕像。

倫敦一景
至於原因是否真是如此,我並不清楚,也沒辦法清楚,因為周遭的人群實在是太多了。雖然他們並沒有在這裡多加停留,而是迫不及待地趕往倫敦眼,可能是預約的時間快要到了吧。說到倫敦眼,其實我本來也是想要上去的,可惜的是,我並沒有提前預約,且到現場的時候,排隊的人龍不輸於西敏寺,而且是兩條,一條是售票處,另一條則是搭乘入口處。這樣的情況,令我打退堂鼓,畢竟我不想花太多的時間,只為了和別人擠在同一個密閉空間中。所以倫敦眼上究竟可以看到什麼,我也只能憑空想像,或者是搜尋網路看一下別人的分享。不過,要說後悔和遺憾,其實也沒有,因為周遭的情境就已經滿足我的慾望。

西敏宮大笨鐘(Big Ben)一景
隔著泰唔士河,回頭看向西敏宮,大笨鐘依然屹立著,底下的西敏橋上依然車水馬龍,或許這是倫敦的日常,也或許是因為這一天是週末的關係。但不管如何,也都無法遮掩它帶給我的澎湃心情。是說跳動極為快速的心情,也有可能和西敏橋上的事件有關吧。不知道是在什麼時候被盯上的,或許是我拿著相機亂拍拍,也或許是我就看起來像個初來乍到的觀光客,也或許是隨機打鳥被打到吧,總而言之,在我沈浸於美好的心情時,手臂突然被陌生的一隻手抓住。轉頭看向這隻手的主人,發現是一個拿著花兜售的婦人,秉持著陌生的環境被陌生人搭訕必有妖的想法,我也不管他在說什麼,是說可能也聽不懂,就急速的掙脫他的手掌,迅速地逃離現場。只不過這樣的心情,彷彿只有影響一下下,在大家的目光都在倫敦眼的情況下,我可以悠悠哉哉的沿著泰唔士河(River Thames)的南岸(South Bank),好好的欣賞沿岸的風光,而不再受到打擾和干擾。

泰唔士河(River Thames)河畔一景
這天的南岸相當的熱鬧,本以為離開倫敦眼的範圍後,人群會少一點,就如同西敏宮另一側的公園一樣。可惜的是,這樣的期待落空了,離開了倫敦眼的範圍,前方又是一大坨人擠在一起。擁擠人群產生的煩躁感,和心裡深處的好奇心在不斷的拉扯著,最後達成妥協,我從人群的最邊緣處經過,看一眼他們究竟為何停留在這裡。只見人群的最前方豎立著一張大屏幕,上演著一齣我並不太清楚的戲劇,但其中的表演和周遭環境的氣氛,讓我自然而然地想到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他應該也曾經漫步於泰唔士河的南岸,畢竟這裡是他成名的地方,他的戲劇就是在這裡上演的。當天結束行程回到宿舍的時候,我記得我有稍微的上網查了一下,當下的感覺並沒有錯誤,這一天恰好是莎士比亞逝世四百週年。也難怪,整路的南岸,這樣的場景一再的出現。

泰唔士河上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一景
由於向來不喜歡人擠人的環境,因此我也沒有多加的停留,但也沒有加速離開,而是持續悠閒的走在泰唔士河的岸邊,好好感受四百年前莎士比亞的心情。當然,四百年前和我走在河畔時的場景,一定會有相當大的不同,至少四百年前,並沒有那座公元兩千年左右才有的倫敦眼和千禧橋(Millennium Bridge)。但我想,不變的是,這段南岸給人的那股強烈藝術氣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