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海底寫給我的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raw-image

第一章 沉默的潛水教練

1

陳鋕銘離開臺北的那天,天空是一種令人不快的灰藍色,像是被稀釋過的油漆。

高鐵窗外的風景飛快倒退,他盯著自己的倒影,發現眼角不知何時多了一道細紋。

三十五歲,廣告公司文案,嚴重失眠,右肩時常痠痛 —— 這就是他的全部履歷。

梁醫生說:「你最好離開臺北一陣子。」

他問:「去哪裡?」

梁醫生聳聳肩:「任何能自由呼吸的地方。」隨後若有深意的看著他:「比如墾丁。」

其實梁醫生都快成為他的家庭醫師了,深深瞭解他的病因是工作傷害,只要辭職就能不藥而癒,但這年頭,誰能如此瀟灑地說「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拎起背包來一趟說走就走的旅行。

然而,讓人始料未及的是,陳鋕銘還真的說走就走。

所以他來到了墾丁。


2

潛水店的名字叫「藍洞」,招牌上的漆已經剝落,門口擺著幾雙磨損的蛙鞋,像被沖上岸的海洋生物殘骸。店裡光線昏暗,櫃檯後面的男人正在修理一隻漏氣的調節器,頭也不抬地說:

「梁醫生介紹你來的?去找林蓁瑜。」

陳鋕銘轉頭,看見一個女人蹲在角落整理裝備。她穿著黑色潛水衣,袖子捲到手肘,露出手腕內側一道細細的疤痕。她的動作很安靜,像一條優雅的海豹。

「林蓁瑜?」他問。

她抬頭,眼睛在陰影裡顯得格外黑。沒有微笑,只是簡單地點頭,然後遞給他一張表格。「填完,換衣服,泳池見。」

她的聲音很低,像從很遠的地方傳來。


3

訓練池的水在午後陽光下閃著碎玻璃般的光。陳鋕銘笨拙地套上裝備,感覺自己像一隻被硬塞進殼裡的陸龜。林蓁瑜站在池邊,沒有多餘的指示,只是簡短地說:

「呼吸,慢一點。」

他沉入水裡,耳朵立刻被自己的呼吸聲填滿——嘶、嘶、嘶,像是某種瀕臨故障的機器。林蓁瑜遊到他面前,伸手調整他的配重帶,指尖碰觸到他的腰側時,他差點嗆水。

她沒有說話,只是用幾個手勢告訴他:「放鬆」、「看著我」、「跟著」。

陳鋕銘試著照做,但身體仍然僵硬。浮出水面時,林蓁瑜摘下潛水面罩,水珠從她的睫毛滑落。

「你很怕水?」她問。

「不怕,」他抹了把臉:「只是不習慣這麼安靜。」

林蓁瑜看了他一眼,左邊眉毛微微上挑:「水裡本來就該安靜。」


4

傍晚,陳鋕銘去了海邊的一家酒吧。木造的吧檯上擺著一臺老舊的唱片機,正在播放Miles Davis的《Blue in Green》。酒保是個曬得黝黑的男人,替他倒了杯威士忌,冰塊在杯裡喀啦作響。

「來旅遊的?」酒保問。

「來學潛水。」

「跟哪位教練?」

「林蓁瑜。」

酒保顯出驚訝神色,擦杯子的手停頓了一下,說道:「她很少帶新手的說。」

「為什麼?」

酒保看看周圍沒人,低聲說道:

「聽說她以前有個搭檔,姓楊的,幾年前颱風天出海,沒回來。」

「喔!……」

陳鋕銘看著窗外的海。夕陽把水面染成暗紅色,像是一杯打翻的酒。


5

回民宿的路上,他看見林蓁瑜獨自坐在堤防上。夜風把她的頭髮吹得淩亂,她身旁放著一個筆記本,紙頁被海水浸得皺皺的,邊緣還黏著細小的沙粒。

陳鋕銘猶豫了一下,走過去:「可以坐這裡嗎?」

林蓁瑜沒有回答,只是往旁邊挪了挪。他們沉默地看著海,遠處一艘漁船的燈光像是一顆墜落的星星。

「為什麼想學潛水?」她突然問。

陳鋕銘想了想。「醫生說我需要找個能自由呼吸的地方。」

林蓁瑜笑了:「你當自己是魚嗎?可以在水裡自由呼吸。」

陳鋕銘也笑了:「不試試怎能知道?」

林蓁瑜輕笑一聲,站起身,拿起那本濕漉漉的筆記本。陳鋕銘瞥見某一頁上寫著幾個字,但墨水已經暈開,像是被眼淚沾濕過。

「明天七點,碼頭見。」她說完,轉身走進黑暗裡。


6

那晚,陳鋕銘夢見自己沉入一片漆黑的海。沒有光、沒有聲音,只有無盡的下墜。突然,一雙手拉住他,他抬頭,看見林蓁瑜漂浮在上方,長髮像水草般散開。她的嘴唇動了動,但他聽不見任何聲音。

醒來時,窗外開始下雨。他躺在床上,聽著雨聲敲打屋簷,突然意識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做過這麼清晰的夢,往常都因為嚴重失眠,所以很難進入深度睡眠,如今來到墾丁,的確改善了自己的睡眠質量。

枕頭旁放著那本從臺北帶來的書 —— 雷蒙德·錢德勒的《漫長的告別》。他翻開夾著書籤的那頁,讀到一句話:「說一聲再見,就是死去一點點。」

雨還在下。他閉上眼,彷彿又聽見了水裡的呼吸聲。

嘶、嘶、嘶。


第二章 海底爵士樂

1

晨潛的時間是六點半,天還沒完全亮。陳鋕銘走到碼頭時,海面泛著鉛灰色的光,像一塊被揉皺的錫紙。林蓁瑜已經在那裏,正在檢查氣瓶。她穿了一件深藍色的潛水衣,頭髮隨意紮在腦後,露出後頸上一小塊曬傷的皮膚。

「今天去『小峽谷』」她頭也不抬地說:「能見度十五米,水流平緩。」

陳鋕銘點點頭,喉嚨裏還殘留著昨晚威士忌的灼燒感。他蹲下來幫她整理裝備,手指碰到調節器的金屬部分,冰涼得像某種深海生物的骨骼。

「你昨晚喝酒了?」林蓁瑜突然問。

陳鋕銘愣了一下:「妳怎麼知道?」

「下次潛水前別喝酒,氣息不穩,浮力控制會變差。」她遞給他一杯黑咖啡,杯底沉著幾粒沒化開的糖:「喝完,別吐在面罩裏。」


2

下水後,世界立刻安靜下來。陳鋕銘跟著林蓁瑜沿著礁岩邊緣下潛,陽光透過水面,在沙地上投下搖曳的光斑。一群黃尾笛鯛從他們身邊遊過,鱗片反射出細碎的金光。

林蓁瑜忽然停下來,指著一處珊瑚縫隙。陳鋕銘湊近,看見一只巴掌大的章魚正蜷縮在洞穴裏,觸手緩慢地蠕動,眼睛像兩顆漆黑的玻璃珠。它盯著他們看了幾秒,然後噴出一團墨汁,消失在暗處。

上岸後,林蓁瑜罕見地主動開口:「它會變色,但今天選擇了灰色。」

「為什麼?」

「可能心情不好。」她擰乾頭髮上的海水,嘴角微微上揚。


3

下午,陳鋕銘在墾丁大街閒逛時發現一家二手書店。店名叫「潮間帶」,招牌是一塊被曬褪色的木板,上面畫著一只擱淺的帆船。推門進去時,風鈴發出沙啞的聲響,像是很久沒被觸碰過。

書架最底層擺著一排海洋生物圖鑒。他隨手抽出一本《臺灣珊瑚圖鑒》,扉頁上有一行褪色的鋼筆字:「給小瑜,2015」。

「這本書放了快十年啦。」店主是個戴老花鏡的阿婆,正用報紙扇風。「你要的話算你兩百。」

陳鋕銘翻開內頁,發現某些章節邊緣有鉛筆做的細小批註。字跡工整,寫著「共生藻減少」「水溫上升0.8℃」之類的記錄。其中一頁關於火焰珊瑚的段落被整段劃掉,旁邊潦草地寫著:「錯誤,實際觀察不同。」

他買下了這本書。


4

晚上,「藍洞」潛水店後面的空地上,阿海正在烤秋刀魚。炭火的煙混著海風的味道飄過來,陳鋕銘坐在塑膠椅上,看著林蓁瑜用瑞士軍刀撬開啤酒瓶蓋。

「今天在二手書店買到這個。」他把圖鑒遞給她。

林蓁瑜的手指在扉頁的題字上停頓了兩秒,然後若無其事地翻到火焰珊瑚那頁。

「楊教授的書,」她看了一眼那行鉛筆批註:「他總愛在別人的書裏寫一堆廢話。」

阿海突然大聲咳嗽起來,魚差點掉進火堆。

陳鋕銘注意到林蓁瑜的左手無意識地摩挲著手腕上的疤痕。

夜空中傳來飛機掠過的聲音,三人都抬頭看向天空。

林蓁瑜悠悠說道:「今晚適合夜潛。」

陳鋕銘拿起啤酒瓶要喝,突然想到什麼,看向旁邊:

「妳不是說潛水前不能喝酒嗎?那這個………」

林蓁瑜一手搶過他手中的啤酒,仰頭咕嚕嚕灌了一口。

「喂!那是我的!」

林蓁瑜用手臂擦去嘴上的酒沫,對他冷冷一笑:「你別喝了。」

陳鋕銘不服氣了:「妳為什麼能喝?」

「菜鳥沒有抱怨的權力,懂嗎?」


5

月光下的海面像一塊黑色的綢緞。他們只帶了手電筒,光束在水裏劃出圓錐形的光柱。下潛到十米左右時,林蓁瑜關掉了光源。

絕對的黑暗。

陳鋕銘感到一陣恐慌,直到有什麼冰涼的東西碰了碰他的手背 —— 是林蓁瑜的

手指。她在黑暗中朝他比了個 OK 的手勢。

突然,遠處亮起微弱的藍綠色螢光。一群夜光藻隨著水流飄蕩,像被撒在水裏的星屑。林蓁瑜的手電筒再次亮起,照亮一片珊瑚礁。在光線照射下,珊瑚蟲伸展出螢光色的觸手,如同無數微型煙花同時綻放。

上岸後,林蓁瑜罕見地興奮:「你運氣很好,這是珊瑚產卵。」

陳鋕銘擰乾衣服上的海水,突然問:「書上的那個『小瑜』是妳嗎?」

海風把她的頭髮吹得紛亂。她悶聲說道:「你話太多了。」


6

回民宿的路上,陳鋕銘在便利店買了一瓶威士忌。結賬時,透過玻璃窗,他看見林蓁瑜獨自站在海邊,手機螢幕的藍光映著她的臉。她的臉頰有兩行濕濕的痕跡,在月光下像兩行細小的溪流。

他最終沒有走過去。

躺在床上時,他翻開那本圖鑒,發現最後一頁夾著一張泛黃的潛水日誌。日期是 2003年8月,記錄著一次在綠島的下潛。最下方用紅筆寫著:「注意:黑潮支流帶來異常水溫,明日取消深潛。——楊」

窗外,一只壁虎正在捕食燈下的飛蛾。陳鋕銘想起林蓁瑜說的那句話:「它會變色,但今天選擇了灰色。」

他關掉燈,在黑暗裏聽著自己的呼吸聲。嘶、嘶、嘶。


第三章 颱風夜的威士忌

1

收音機裡的天氣預報斷斷續續,夾雜著電流的雜音。

「……颱風『海鷗』預計午夜登陸恆春半島,沿海地區請嚴防強風豪雨……」

陳鋕銘站在「藍洞」的窗前,看著外頭的天空逐漸被染成一種混濁的鐵灰色。林蓁瑜在櫃檯後整理裝備,把調節器一個個拆開,用淡水沖洗,動作熟練得像在拆卸槍枝。

「今天不潛了?」他問。

「浪高兩米,能見度零。」她頭也不抬:「你想死的話,我不攔你。」

陳鋕銘笑了笑,從背包裡拿出一瓶威士忌:「那………喝酒?」

林蓁瑜終於抬頭看了他一眼,左邊眉毛微微上挑——那是她表示「有趣」的方式。


2

颱風來得比預期快。

傍晚時,雨已經像子彈一樣打在鐵皮屋頂上,發出令人不安的撞擊聲。店裡的老舊收音機播著Bill Evans的《Waltz for Debby》,鋼琴聲混著雨聲,有種奇異的和諧感。

林蓁瑜盤腿坐在地板上,手裡拿著一杯琥珀色的酒。陳鋕銘注意到她的指甲邊緣有些細小的傷口,像是長期被海水浸泡後的痕跡。

「你來墾丁多久了?」她突然問。

「三週零四天。」

「記得真清楚。」

陳鋕銘轉動酒杯,冰塊喀啦作響:「在臺北的時候,我連今天是星期幾都會忘記。」

林蓁瑜盯著窗外的暴雨,輕聲說:「這裡的時間不一樣。」


3

酒過三巡,林蓁瑜從抽屜深處拿出一個防水袋。裡面是一疊泛黃的防水信紙,邊緣已經有些捲曲。

「以前有人會在水底寫信給我。」她抽出一張,紙上的藍色墨水暈開成模糊的雲狀。

陳鋕銘湊近看,勉強辨認出幾個字:「……潮水……明天……小心……」

「楊教授?」他問。

林蓁瑜的手指在紙面上停頓了一下:「你聽說了多少?」

「只聽說他出海就沒回來。」

她突然笑了,笑容裡有種陳鋕銘從未見過的疲憊:「大家都喜歡這個版本,對吧?『癡情科學家為研究葬身大海』,多浪漫。」

收音機突然發出刺耳的雜音,Bill Evans 的鋼琴聲中斷了。


4

半夜,風雨更加狂暴。

陳鋕銘在沙發上醒來,發現林蓁瑜不見了。後門微微晃動,他推開門,看見她站在暴雨中,頭髮和衣服全濕透了,手裡拿著那疊信紙。

「妳在幹什麼?」他大喊,聲音幾乎被風聲吞沒。

林蓁瑜轉過頭,雨水順著她的臉頰流下,分不清是雨還是淚:「我在等潮水把它們帶走。」


5

他們回到屋內,林蓁瑜渾身發抖。陳鋕銘找來毛巾遞給她,她卻突然抓住他的手腕,力道大得驚人。

「你知道嗎?他根本沒打算回來。」她的聲音嘶啞:「那天早上,他把所有研究資料都備份給了我,還笑著說『這次潛完就可以退休了』。」

陳鋕銘沉默地看著她。雨水從她的髮梢滴落,在地板上形成一個小小的水窪。

「搜救隊找了兩週,只找到他的潛水錶。」林蓁瑜鬆開手,從脖子上扯出一條銀鏈,上面掛著一個被海水腐蝕得發黑的錶盤:「指針停在九十七米,那是他從來不讓我去的深度。」

窗外,颱風把一棵棕櫚樹攔腰折斷,發出可怕的撕裂聲。

一道閃電劃過天空,剎那間照亮桌上的信紙——陳鋕銘看見最上面那張寫著:

「如果這次沒回來,記得去看月光峽谷的珊瑚產卵。它比我們想像的還要美。——楊,2009/8/23」

日期是楊教授失蹤的前一天。


6

天亮時,颱風已經離開。

陳鋕銘在沙發上醒來,身上蓋著一條毯子。林蓁瑜不見了,櫃檯上放著那本《臺灣珊瑚圖鑑》,裡面夾著一張字條:「去綠島三天,別跟來。」

他走到門外,陽光刺眼得讓人流淚。海灘上到處是被沖上岸的垃圾:塑膠瓶、拖鞋、斷裂的漁網。在這些雜物之間,陳鋕銘發現了幾張被泡爛的紙片——是那些信紙的殘骸,上面的字跡已經完全消失。

他蹲下來,用手指輕輕碰觸那些紙片。潮水湧上來,又退去,帶走了最後一點痕跡。

遠處,一艘漁船正緩緩駛向地平線。陳鋕銘突然想起林蓁瑜說過的話:「這裡的時間不一樣。」

或許在海上,時間真的會以另一種速度流逝。


第四章 深海遺物

1

林蓁瑜離開的第四天,陳鋕銘在「藍洞」幫阿海整理裝備。

颱風過後的海水特別清澈,陽光穿透水面,在店內的地板上投下搖曳的波紋。阿海一邊給氣瓶充氣,一邊哼著荒腔走板的臺語歌。

「林蓁瑜去綠島做什麼?」陳鋕銘假裝隨口問道。

阿海的歌聲戛然而止:「她沒告訴你?」

「只說別跟去。」

阿海用扳手敲了敲氣瓶,金屬碰撞聲在安靜的店裏格外刺耳:「楊教授五年前最後的研究站在綠島,」他壓低聲音:「林蓁瑜每年這時候都會去。」

陳鋕銘想起那本圖鑒裏夾著的潛水日誌——2003年8月,黑潮支流,異常水溫。


2

下午,陳鋕銘去了後壁湖漁港。

漁船「海鷗號」的船長是個滿臉風霜的老人,正蹲在甲板上修補漁網:「綠島?明天早上六點開船。」他眯著眼打量陳鋕銘:「你也去找那艘沉船?」

「什麼沉船?」

老人露出缺了門牙的笑容:「這幾天好幾個年輕人來問,說颱風把海底的東西沖出來了。」他指了指東南方:「黑潮帶的深溝裏,有艘二戰時期的日本運輸船,聽說載了臺灣的文物,價值好幾億呢!……楊教授當年就是為了這個。」

陳鋕銘的心跳突然加快:「您認識楊教授?」

「那個人啊!」老人扯了扯漁網:「總愛在颱風天出海,說那時候能見度最好。」他搖搖頭:「最後一次,他的小艇漂回來時,上面只剩一個防水相機。」


3

當晚,陳鋕銘在民宿接到一通陌生電話。

「陳先生?」一個年輕男聲:「我是張子翔,楊教授的學生。」

電話那頭的聲音帶著急促的喘息:「林蓁瑜在綠島出事了——她執意要潛水去那艘沉船,現在人在醫院。」

陳鋕銘的血液瞬間凍結:「她還好嗎?」

「輕度減壓症,但……」子翔猶豫了一下:「她找到了一些東西,有人盯上她了。」

「誰盯上她?」

電話突然斷線,只剩下空洞的忙音。


4

第一班船還沒開航,陳鋕銘就包了艘快艇直奔綠島。

海浪像白色的山峰般起伏,快艇在浪尖拋擲,陳鋕銘死死抓著欄杆,胃裏翻江倒海。駕駛員是個沉默的壯漢,只在接到厚厚一疊鈔票時點了點頭。

「沉船的事你知道多少?」陳鋕銘在引擎轟鳴中大喊。

駕駛員頭也不回:「夠買你這條命的程度。」

兩小時後,綠島蒼白的輪廓出現在海平面上。遠遠就看見碼頭站著三個穿黑西裝的男人,正檢查著每艘靠岸的船隻。

駕駛員突然轉向,繞到島嶼另一側的礁岩區:「從這裏遊過去,」他扔給陳鋕銘一個防水袋:「醫院在後街,別走正門。」


5

綠島醫院的走廊彌漫著消毒水的氣味。

林蓁瑜躺在最角落的病床上,臉色蒼白得像張紙。她的左手插著點滴,右手卻仍緊握著一個防水盒。張子翔——一個戴眼鏡的瘦高青年——守在床邊,看到陳鋕銘時明顯鬆了口氣。

「她醒了兩次,一直說要給你這個。」張子翔遞來一張記憶卡:「從沉船裏找到的。」

陳鋕銘接過記憶卡,上面用油性筆寫著「黑潮數據-2009/8」。

「那些人是誰?」他低聲問。

張子翔推了推眼鏡,鏡片反射著冰冷的白光:「國際打撈公司的人。楊教授當年發現那艘船載有神社文物,他們想偷偷撈走賣到海外……」

病床上的林蓁瑜突然睜開眼睛。

「他早就知道了。」她的聲音嘶啞,卻異常清晰:「你母親也是。」


6

窗外的夕陽將病房染成血色。

林蓁瑜艱難地坐起來,打開防水盒。裏面是一本泡爛的筆記本,扉頁上貼著張合影——年輕的楊教授站在潛水船甲板上,旁邊是個穿潛水衣的短髮女子,兩人舉著「臺灣海域研究計畫」的橫幅。

陳鋕銘的手指顫抖起來。他認出了那個笑容——在他五歲生日照片的背景裏,母親穿著同樣的潛水衣。

「2003年那次調查,」林蓁瑜輕聲說:「你母親發現了文物線索。後來她回臺北就出了『潛水意外』……」

記憶卡在陳鋕銘掌心發燙,他突然明白梁醫生為什麼堅持要他離開臺北——那不是建議,而是警告。

走廊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張子翔臉色大變,迅速拉上窗簾:「他們找到這裏了。」

林蓁瑜抓住陳鋕銘的手,將潛水表套回他腕上:「去月光峽谷,」她急促地說:「把記憶卡放進海底信箱……他會知道怎麼看。」

後門的消防梯在暮色中微微晃動。陳鋕銘翻出窗外時,聽見病房門被猛地踹開。

海風鹹澀,像血的味道。


第五章 潮汐的回信

1

月光峽谷在夜間漲潮時,會形成一道狹長的銀色水路。

陳鋕銘划著偷來的橡皮艇,手電筒用紅布包裹,只透出暗紅色的微光。張子翔給他的潛水裝備是臨時拼湊的——調節器漏氣,壓力錶指針不穩,但他已經沒有時間猶豫。

記憶卡貼身藏在他的防水袋裡,和母親那張泛黃的合照放在一起。照片背面寫著一行小字:「給小銘,海底的星空比陸地更遼闊。——1998.夏」

他咬住調節器翻身入水,冰冷的海水立刻灌進潛水衣的縫隙。


2

水下十五米處,礁岩形成一道天然拱門。

陳鋕銘按照張子翔的描述,在拱門左側的珊瑚叢中摸索。他的氧氣消耗得比預期快,耳膜因壓力隱隱作痛。就在他準備放棄時,手指觸到一個金屬邊緣——那是個生鏽的防水信箱,用鐵鏈固定在礁石上。

信箱鎖孔已經被海水腐蝕。陳鋕銘用潛水刀撬開,裡面靜靜躺著幾封信,最上面那封的防水袋上寫著:「致後來的人」。

他將記憶卡塞進去,正要關上信箱,突然發現那疊信的最下方,壓著一張他和母親的合照。

照片上的日期是2003年9月2日——母親「意外」身亡的前一周。


3

氧氣即將耗盡的警報聲尖銳地響起。

陳鋕銘快速上浮,在減壓停留時,他看見遠處有燈光掃過水面。那艘沒有標誌的黑色快艇正在峽谷出口徘徊,船上的人戴著夜視鏡。

他躲在礁石陰影裡,聽著自己的心跳聲與氧氣閥的嘶鳴逐漸同步。十年前母親是否也經歷過這樣的時刻?她最後看到的,是同樣這片泛著冷光的海水嗎?

快艇終於離開後,陳鋕銘浮出水面。東方的天空已泛起魚肚白,他筋疲力盡地爬上岸,發現自己漂到了綠島北側的一處僻靜海灘。


4

岩石後方傳來腳步聲。

陳鋕銘本能地抓起一塊尖銳的礁石,卻聽見林蓁瑜虛弱的聲音:「別緊張,是我。」

她左臂吊著繃帶,臉色蒼白得像月光下的沙灘,但眼睛亮得驚人。張子翔攙扶著她,兩人身上都有傷痕。

「阿海被抓走了,」林蓁瑜喘著氣說:「他們以為記憶卡在他身上……我們趁亂逃出來的。」

陳鋕銘掏出那張意外發現的照片,林蓁瑜的眼神瞬間變了。

「這是楊教授最後一次調查時拍的,」她輕觸照片邊緣,「你母親發現那艘沉船

裡除了文物,還有打撈公司傾倒的毒廢料……他們偽造了珊瑚白化的研究數據。」

子翔突然指向海面,那艘黑色快艇正調頭返回,引擎聲劃破晨霧。


5

三人躲進一處海蝕洞。

潮水漸漸上漲,洞內的水位不斷升高。林蓁瑜從防水袋裡取出一個老式信號彈,濕透的火藥顯然已無法使用。

「記憶卡裡有什麼?」陳鋕銘問。

「足以讓他們坐牢的證據,」張子翔咳嗽著說:「廢料傾倒記錄、賄賂的賬本、還有……你母親遇害前的錄音。」

洞內突然安靜下來,只有海水拍打岩壁的聲音。

陳鋕銘想起小時候,母親總說海底是另一個宇宙:「在那裡,時間會變慢,」她曾把聽診器貼在他胸口:「你甚至能聽見自己的心跳。」

現在他終於明白,她真正想說的是:有些真相,沉得越深,浮出水面時就越清晰。


6

救援來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當快艇逼近洞口時,一架海巡署的直升機突然出現在懸崖上方。原來張子翔早將記憶卡備份寄給了媒體,電視臺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

半年後,陳鋕銘在臺北的咖啡館看到新聞:

打撈公司高層被判刑,綠島沉船區列為保護區。

桌上的手機震動,是林蓁瑜傳來的照片——她站在「藍洞」門口,舉著一塊新招牌:「墾丁海洋教育中心」。

照片角落,阿海正在整理潛水裝備,手腕上還纏著繃帶。

陳鋕銘翻到背面,發現林蓁瑜用鉛筆寫了一行小字:「海底信箱有新信,潮水合適的時候來看。」

窗外,臺北的雨終於停了。陽光穿透雲層,在積水的地面上映出細碎的光斑,像極了月光峽谷水底搖曳的光線。

他拿起鑰匙,發現不知何時,自己已經把母親的潛水錶戴在了手上。錶盤的指針早已停轉,卻在某個角度下,反射出彩虹般的色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星辰大海
10會員
210內容數
每次讀到一篇有趣的文章,都會有看見流星劃過夜空的喜悅,希望你也有這樣的心情。
星辰大海的其他內容
2025/08/17
這是一篇關於女性婚後遭遇背叛與疾病,最終尋獲自我和真愛的故事。文章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女主角顧蕙媜在婚姻中遭遇丈夫冷淡、出軌以及疾病的打擊,以及她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到自我價值和新的愛情。
Thumbnail
2025/08/17
這是一篇關於女性婚後遭遇背叛與疾病,最終尋獲自我和真愛的故事。文章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了女主角顧蕙媜在婚姻中遭遇丈夫冷淡、出軌以及疾病的打擊,以及她如何在絕望中尋找到自我價值和新的愛情。
Thumbnail
2025/08/16
第一章 解剖刀 如果不是那一夜她哭得那麼安靜,我或許不會懷疑自己與她之間的關係,是否早已跨越了這一生的界限。 那是臺北初春,一場遲來的梅雨從黃昏起便淅瀝不斷。雨絲細密,像在空氣中織成了一層看不見的幕,把城市的聲音都隔在外面。 她坐在我信義路的公寓窗邊,手中一杯紅酒,卻一直沒有喝。 她的
Thumbnail
2025/08/16
第一章 解剖刀 如果不是那一夜她哭得那麼安靜,我或許不會懷疑自己與她之間的關係,是否早已跨越了這一生的界限。 那是臺北初春,一場遲來的梅雨從黃昏起便淅瀝不斷。雨絲細密,像在空氣中織成了一層看不見的幕,把城市的聲音都隔在外面。 她坐在我信義路的公寓窗邊,手中一杯紅酒,卻一直沒有喝。 她的
Thumbnail
2025/08/15
這是一篇奇幻愛情故事,講述印刷廠工人吳曜京與神祕女子陳懿珊在霧都三義相遇、相知、分離,以及最終解開謎團的故事。文中充滿懸念和奇特的氛圍,並帶有淡淡的哀愁和不可名狀的浪漫。
Thumbnail
2025/08/15
這是一篇奇幻愛情故事,講述印刷廠工人吳曜京與神祕女子陳懿珊在霧都三義相遇、相知、分離,以及最終解開謎團的故事。文中充滿懸念和奇特的氛圍,並帶有淡淡的哀愁和不可名狀的浪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正因為終將需要分離,所以當下的一切更讓人格外地想要珍惜。
Thumbnail
正因為終將需要分離,所以當下的一切更讓人格外地想要珍惜。
Thumbnail
黃瑜這兩天過得很愉快,參加了幾次潛水活動,每一次都令她感到無比興奮和滿足。她在水下看到了許多槌頭鯊,這些巨大的海洋生物讓她驚嘆不已。每次潛水結束後,她都和同行的朋友分享著這些美妙的經歷,大家一起回味這些刺激的時刻。 最後一天,有人向她介紹了一個新的潛水點,說那裡有超大的海龜可以觀賞。黃瑜被
Thumbnail
黃瑜這兩天過得很愉快,參加了幾次潛水活動,每一次都令她感到無比興奮和滿足。她在水下看到了許多槌頭鯊,這些巨大的海洋生物讓她驚嘆不已。每次潛水結束後,她都和同行的朋友分享著這些美妙的經歷,大家一起回味這些刺激的時刻。 最後一天,有人向她介紹了一個新的潛水點,說那裡有超大的海龜可以觀賞。黃瑜被
Thumbnail
這天下午,李天明坐在辦公桌前忙著工作,心裡卻始終惦記著黃瑜。兩天前,黃瑜出國去馬爾地夫潛水,她興奮地說要去看槌頭鯊,還說那裡有許多漂亮的珊瑚礁。李天明記得她每次回來都會給大家形容那裡的美景和好玩的經歷,讓人羨慕不已。然而,這次情況似乎有些不同。 黃瑜出國後,沒有像往常一樣給李天明發短訊,問
Thumbnail
這天下午,李天明坐在辦公桌前忙著工作,心裡卻始終惦記著黃瑜。兩天前,黃瑜出國去馬爾地夫潛水,她興奮地說要去看槌頭鯊,還說那裡有許多漂亮的珊瑚礁。李天明記得她每次回來都會給大家形容那裡的美景和好玩的經歷,讓人羨慕不已。然而,這次情況似乎有些不同。 黃瑜出國後,沒有像往常一樣給李天明發短訊,問
Thumbnail
潛游無方魚(情)相忘 相濡以沫人(愛)斷腸 水停之盛存自在 臨渴掘井自悚惶 *水停之盛語出莊子
Thumbnail
潛游無方魚(情)相忘 相濡以沫人(愛)斷腸 水停之盛存自在 臨渴掘井自悚惶 *水停之盛語出莊子
Thumbnail
「海蛞蝓技術潛水訓練中心」創辦人鄒睿宸,大家都叫他阿宸。原本從事營造業,對潛水的熱愛令他踏上了自由教練的斜槓生活。阿宸接手海蛞蝓後,在獨自奮鬥一段時間才擴展到現在的規模,不僅帶領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海底世界,也為更多人提供了安全且豐富的潛水體驗。
Thumbnail
「海蛞蝓技術潛水訓練中心」創辦人鄒睿宸,大家都叫他阿宸。原本從事營造業,對潛水的熱愛令他踏上了自由教練的斜槓生活。阿宸接手海蛞蝓後,在獨自奮鬥一段時間才擴展到現在的規模,不僅帶領大家看到不一樣的海底世界,也為更多人提供了安全且豐富的潛水體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