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林業開發與轉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臺灣山林綠意蒼鬱,林產蓄積豐富,從清領至日治時期,林業開發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臺灣持續開採山林資源,為永續經營而注入以林養林概念,設置森林遊樂區,提供國人休閒育樂與環境教育。隨著生態環境惡劣與森林資源浩劫,除限制山林開發,隨著環境永續發展,更須強化森林保育工作。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檔案徵集組專員 黃瀅芳

刊頭:大雪山林區伐木後的林相 案名:農業發展、畜牧業、林業、造紙、石化、塑膠、造船、航空、汽車工業 檔號:0065/005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刊頭:大雪山林區伐木後的林相 案名:農業發展、畜牧業、林業、造紙、石化、塑膠、造船、航空、汽車工業 檔號:0065/005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灣森林面積超過200萬公頃,占全島面積一半以上,林木蓄積相當豐富,而森林主要功能為提供各界木材需求,並可間接涵養水源,支援農業生產以及工業發展。由此可知,森林實為臺灣經濟命脈,與安身立命的屏障。

回溯臺灣森林的經營政策,自清領後期開始整理林地資料,到了日治初期,臺灣總督府為開發山林,投入林業測量、調查與登記作業,奠定林業發展行政基礎(圖1),並建設鐵路,引入大型採伐機具(圖2),投入大量人力開採(圖3),實已具備林業經營的規模。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將各項資源投入戰場,加上美國轟炸臺灣各地,癱瘓林業的營運。

圖1 日治時期奠定林業發展行政基礎 案名:立法院會期質詢 檔號:0045/816.2/0146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 日治時期奠定林業發展行政基礎 案名:立法院會期質詢 檔號:0045/816.2/0146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日治時期阿里山林木進行大型機具採伐 案名:Photos of Taiwan 臺灣老照片 檔號:0031/0001/006 來源機關: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2 日治時期阿里山林木進行大型機具採伐 案名:Photos of Taiwan 臺灣老照片 檔號:0031/0001/006 來源機關: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3 日治時期阿里山伐木工人聚落 案名:Photos of Taiwan 臺灣老照片 檔號:0031/0001/006 來源機關: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3 日治時期阿里山伐木工人聚落 案名:Photos of Taiwan 臺灣老照片 檔號:0031/0001/006 來源機關:美國國家檔案暨文件署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戰爭結束後,臺灣各項產業亟待復原,林業更是不可或缺,舉如房屋修建、器物製造,以及修建鐵路所用到的枕木,都需要大量木材供應。政府遷臺,負責接管工作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設置農林處林務局,掌理林業事務,派員勘察全臺後,擬訂五年工作計畫(圖4),擘劃林業發展藍圖,一方面強化造林與保護森林策略,另一方面為加強林場伐木製材作業,以及因應各項復原工程的需求,設置林產管理委員會(圖5),掌理太平山、鹿場山、八仙山、阿里山等林場,投入木材增產實務(圖6)。然而,當時林業接管人手青黃不接,加上二二八事件的衝擊,導致各個林場盜砍亂象頻起,木材供應問題叢生。

圖4 五年工作計畫提要 案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書類 檔號:0029/LW2_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4 五年工作計畫提要 案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書類 檔號:0029/LW2_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林產管理委員會組織章程 案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書類 檔號:0029/LW2_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5 林產管理委員會組織章程 案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書類 檔號:0029/LW2_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林產管理委員會第一組機構一覽表 案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書類 檔號:0029/LW2_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6 林產管理委員會第一組機構一覽表 案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農林處林務局接收書類 檔號:0029/LW2_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47年5月,臺灣省政府成立,接替行政長官公署綜理全臺事務,將林業事務劃分為林業政策與林木增產,除了著手擬訂林業發展策略,也將林務局改組為林產管理局,接管各大林場(圖7)、伐木場以及製材工廠,著手調查林場土地面積(圖8),整理樹種分布、劃定可砍伐區域以及森林造林面積資訊,投入林木生產作業。

圖7 林產管理局阿里山林場辦事細則 案名:關于本場辦事細則、組織規程案卷 檔號:0037/0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7 林產管理局阿里山林場辦事細則 案名:關于本場辦事細則、組織規程案卷 檔號:0037/001/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林產管理局訓令所屬單位蒐集資料進行土地調查 案名:各山林所接管各會社案各種冊表及處理情形 檔號:0038/政N1/169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8 林產管理局訓令所屬單位蒐集資料進行土地調查 案名:各山林所接管各會社案各種冊表及處理情形 檔號:0038/政N1/169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50年代,我國林業發展深受國際情勢影響,持續引入國際合作事務。在韓戰爆發後,美國協防臺灣,提供軍事與經濟援助,逐漸讓我國認知到森林是可再生資源,以投入永續經營。期間,在美國協助下,政府派遣林業專業人員赴國外進修、訓練,汲取國際新知,加強技術交流,另外也添購許多新器械,利用新式航測機器,完成全省森林資源與土地利用的航空調查(圖9)。之後,我國與聯合國合作開展「聯合國協助我國發展林業計畫」,由聯合國投入資金挹注臺灣林業及森林加工業(圖10),為林業發展注入資源,帶來林業生產技術改良與產業的升級。

圖9 美援臺灣派員赴國外進修及添置航測機具 案名:技協林業及森林發展計畫 檔號:0052/635.31/0235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9 美援臺灣派員赴國外進修及添置航測機具 案名:技協林業及森林發展計畫 檔號:0052/635.31/0235 來源機關:外交部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經濟部次長張繼正(左)及聯合國特別基金駐華副代表伊文森(Wilhalm Ivensen)(右)簽署「聯合國協助我國發展林業計畫」 案名:1965農復會照片 檔號:0054/0012/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0 經濟部次長張繼正(左)及聯合國特別基金駐華副代表伊文森(Wilhalm Ivensen)(右)簽署「聯合國協助我國發展林業計畫」 案名:1965農復會照片 檔號:0054/0012/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我國林業營運除了順應國際時勢變遷外,為促進森林合理經營及土地適當應用,在1954至1955年間舉辦第一次全省森林資源及土地利用調查。在此基礎上,政府於1958年擬定「臺灣林業政策及經營方針」,重點包括:1.強調「以林養林」及林業經營不以財政為目的之永續經營原則;2.森林保安功能與經濟並重;3.永續供給木材及林產品,發展森林工商業。除此之外,也首度揭示設置森林遊樂區,以增進國民娛樂。1960年,林業管理機關再度組織改造,林產管理局改制為臺灣省農林廳林務局(簡稱林務局),並於1964年設立森林遊樂小組,將森林觀光、保育與遊憩政策付諸實現,相繼整建合歡山(圖11)、墾丁、武陵、太平山(圖12)、阿里山、內洞、知本、池南等森林遊樂區,提供國人休閒娛樂場域。

圖11 南投合歡山森林遊樂區 案名:臺灣新視界2004 檔號:0092/203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1 南投合歡山森林遊樂區 案名:臺灣新視界2004 檔號:0092/203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宜蘭太平山森林遊樂區 案名:臺灣新視界2004 檔號:0092/203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2 宜蘭太平山森林遊樂區 案名:臺灣新視界2004 檔號:0092/2037/1 來源機關:行政院新聞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75年,我國通過《臺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重點包含:1.林業管理經營以國土保安為長遠目標;2.保安林擴編,減少森林採伐;3.國有林地停止放領放租林業的管理經營,除此之外,規範限制砍伐面積不得超過25公頃,而為加強水土保持工作,禁止林區內濫墾濫伐,以永久保護森林資源(圖13)。1983年,《臺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經修正後,強調林地轉為觀光旅遊、林間放牧的運用,彰顯森林多角化的功能(圖14)。

圖13 行政院會議討論「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修正草案 案名:台灣省林業經營改革方案 檔號:0070/31604/4-002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3 行政院會議討論「台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修正草案 案名:台灣省林業經營改革方案 檔號:0070/31604/4-002 來源機關:總統府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函請經濟部農業局修正「臺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 案名:修正「臺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 檔號:0072/310.1/3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4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函請經濟部農業局修正「臺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 案名:修正「臺灣林業經營改革方案」 檔號:0072/310.1/3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1999年,因應臺灣省政府功能業務與組織調整,林務局改隸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成為中央林業主導機關。2023年,再升格為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持續投注森林管理、自然資源經營與森林保育工作。一連串的林業管理組織與制度調整,見證臺灣林業從早期伐木業到現今的多元功能、從生產導向轉為社會教育與生態保育,展現林業管理隨時代演進而不斷創新。

近年來,國人知識普及化,林業教育推廣也成為重要一環,位於臺北市植物園的臺灣林業陳列館,透過展示教育將林業涵養帶入大眾生活(圖15)。現今更是將觸角延伸至社區、大學博物館、國家森林遊樂區展示館以及各級機關的森林文化園區,深入每個年齡層與各個角落。

圖15 臺北市植物園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案名:公共、藝文建設 檔號:0051/0065/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圖15 臺北市植物園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 案名:公共、藝文建設 檔號:0051/0065/1 來源機關: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 管有機關: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

臺灣林業演進,影響我國自然資源的永續經營。除了相關場域的林業知識,許多珍貴的歷史紀錄多保存在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歡迎大家透過國家檔案資訊網查詢應用,發掘臺灣林業的寶藏。

參考資料:

1.    林業陳列館建築物系列之1,國家文化資料庫,資料來源:https://tcmb.culture.tw/zh-tw/detail?indexCode=Culture_Object&id=669911

2.    姚鶴年,《臺灣林業之發展》,臺北市:中華林學會,1994。

3.    姚鶴年,《台灣森林史料圖文彙編》,臺北市:行政院農委會,2001年1月。

4.    張俊德、吳祥鳴,〈臺灣保安林沿革與管理簡介〉,《台灣林業》42:3,2016年6月,頁14-23。

5.    葛兆年、莊貴紅、王世津、黃貞榕,《台灣省林業陳列館解說手册》,臺北:臺灣省林業試驗所,1997。

6.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資料來源:https://www.forest.gov.tw/about

7.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資料來源:https://www.tfri.gov.tw/cp.aspx?n=7713&t=185

8.   與聯合國特別基金簽約開發林業,國家文化資料庫,資料來源:https://nrch.culture.tw/nrch/zh-tw/nrchdata/979464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檔案局:典藏國家記憶的沙龍
68會員
46內容數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為檔案中央主管機關,典藏豐富多元之國家檔案,每月 16 日(遇假日順延)定期發行「檔案樂活情報電子報」(Archives LOHAS),向社會大眾宣傳國家檔案內涵價值、檔案管理專業知識與經驗交流、各項服務及活動,以及國內外檔案館、博物館及圖書館相關資訊報導等。
2025/07/16
1945年的臺灣,隨著政權更替,日治時期留下的軍事飛行場進入接收與重整階段。以臺北松山機場為例,從修復到轉型為民航樞紐,映照出戰後社會發展的交織歷程。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副研究員 徐紹綱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時,日本裕仁天皇透過收音機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Thumbnail
2025/07/16
1945年的臺灣,隨著政權更替,日治時期留下的軍事飛行場進入接收與重整階段。以臺北松山機場為例,從修復到轉型為民航樞紐,映照出戰後社會發展的交織歷程。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副研究員 徐紹綱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時,日本裕仁天皇透過收音機廣播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Thumbnail
2025/06/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臺灣教育發展占有重要位置,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二戰之後歷經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蛻變,為兼具師資培育與學術研究的頂尖學府。
Thumbnail
2025/06/1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在臺灣教育發展占有重要位置,其歷史可追溯至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二戰之後歷經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臺灣省立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等蛻變,為兼具師資培育與學術研究的頂尖學府。
Thumbnail
2025/05/16
《聖保羅砲艇》是美國好萊塢首部在臺灣拍攝的電影,1966年底在全球正式上映,劇中描繪1920年代美國砲艇聖保羅號在長江流域發生的衝突事件。在戒嚴體制下,這部電影後來多次申請在臺灣上映,始終遭到拒絕。直至1984年,隨著電影檢查機制鬆綁,《聖保羅砲艇》通過檢查,讓民眾可以透過電影看見當時臺灣風貌。
Thumbnail
2025/05/16
《聖保羅砲艇》是美國好萊塢首部在臺灣拍攝的電影,1966年底在全球正式上映,劇中描繪1920年代美國砲艇聖保羅號在長江流域發生的衝突事件。在戒嚴體制下,這部電影後來多次申請在臺灣上映,始終遭到拒絕。直至1984年,隨著電影檢查機制鬆綁,《聖保羅砲艇》通過檢查,讓民眾可以透過電影看見當時臺灣風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踏入花蓮的池南國家森林遊樂區,迎面而來的是清新的自然氣息,彷彿置身於一片靜謐的綠洲。這裡的空氣中飄著淡淡的樹葉香,令人心曠神怡。遊樂區內有多個展館,展示早年林業生產的過程,以及自然界的奧秘。 首先,走進林業生產館,彷彿穿越時光回到過去。各種早期使用的工具和機械設備,栩栩如生的模型,展現了過去伐木場
Thumbnail
跟團 / D4 / 台東森林公園 - 正氣路商圈 - 藍皮解憂號
Thumbnail
跟團 / D4 / 台東森林公園 - 正氣路商圈 - 藍皮解憂號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臺灣油杉是臺灣特有種、冰河孓遺植物,具科學研究及基因保存價值。本文闡述了「臺灣油杉」的歷史價值和在「0km 山物所」中所扮演的角色。在文章中也提及了森林療癒的概念和意義。文章帶領讀者走進大自然,感受身心靈舒緩的狀態,是一趟充滿感恩和探險的旅程。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日治時期台灣有三大官營林場: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其中太平山林場是比較晚開發的。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即為日治時期羅東出張所及貯木池舊址。這裡是木材出口轉運站、日治時期台灣經濟出口這裡是個重要位置。
Thumbnail
「雙橡園開發」與「臺大實驗林」未來將整合雙方資源,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融入社區庭園,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實現淨零碳排並提升森林碳匯,達成ESG環境永續之願景!
Thumbnail
「雙橡園開發」與「臺大實驗林」未來將整合雙方資源,共同推動生物多樣性融入社區庭園,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實現淨零碳排並提升森林碳匯,達成ESG環境永續之願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