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覽巴士離開劍橋時, 我心中對那位不稱職的導遊滿是怨氣。 全都是他的錯, 讓我此行留下終生的遺憾。
對多數華人而言, “劍橋“不僅是一所名校, 更是一份深植心底的浪漫想像, 因為徐志摩那首 《再別康橋》 —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加上電視劇中渲染的愛情故事, 使劍橋更添詩意與夢幻。
劍橋大學是英語世界中歷史第二悠久的大學。 康河兩岸, 風格各異的學院建築散發著獨特氣質, 成為我 “人生夢想清單” 上的一站。 美麗的草坪, 悠閒的撐篙, 河面倒影的尖塔與拱橋 — 我懷著無比浪漫的情懷走進了劍橋。
導遊領著我們走過著名的 ”數學橋“與乘船碼頭, 卻一句講解也沒有。 帶我們來到國王學院, 反覆叮嚀回程巴士的時間後, 便悄然離去。 我們穿過禮拜堂, 確實置身在一片如畫的草地與河畔之間, 雀躍滿懷。
然而, 遠望幾座橋樑, 竟發現無法靠近。 那一片綠草如茵的後院, 原來屬於學院範圍, 需持通行證方能進入。 我們在學院小徑間來回穿梭, 試圖找到通往河邊的通道, 卻屢屢碰壁。
折騰許久才找到遊船碼頭; 卻因時間不夠,連最短程的遊河也無法參加。 沒有遊河, 就無法欣賞劍橋之美: 歌德式, 文藝復興與現代建築交融於水岸,康河的靈氣與悠揚, 原該在船上細細體會。 這一切, 竟成了泡影。
我怎能不埋怨那位導遊? 一句提醒或簡單說明, 或許就能讓我們有效地分配時間, 在倉促中仍留下一點美好回憶。
心中沮喪, 難以言表。 也許我們太貪心, 想在一天內走完牛津和劍橋, 終究顧此失彼。 倘若能多留一天, 也許。。。
但浪漫終歸是夢境中的風景。 也許,夢裡的劍橋才是最動人的。 我願心中永留詩中的康橋, 讓那份美麗撫平此行的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