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好,我是書店員」這本書,我發現它與我原先對「書店員」的想像有很大的差異。書中的書店員,不只是把書擺上架、結帳找錢那樣的角色,而是一位極具敏銳度、充滿溫度的閱讀引路人。她能夠從一句話、甚至一個神情中,察覺顧客內心的需要,並推薦出最適合的書。這種能力,對我來說幾乎不可思議。
我一直認為「閱讀」是一件很私密的事。就像我常常寫讀後感,但卻很少主動推薦書給別人;只有在兩種情況下我會這麼做:一是我覺得某本書好看到爆炸,忍不住想與人分享;另一種是我覺得那本書特別適合對方,能為他們帶來些什麼。但這種情況其實不多,因為我身邊的朋友不多,深交的朋友更少。
然而,正因為彼此了解得夠深,我那些少數的朋友總是能從我推薦的書中讀懂我未說出口的話。書,不只是我的朋友,更是我與世界溝通的方式。有時候,我無法直接表達我的情緒或想法,卻能透過一本書,把那些話間接地送到對方心裡。書不一定會給你答案,但它總能成為出口、成為陪伴。
讀完這本書後,我開始重新思考「推薦」這件事。其實我已經在課堂上默默地做著這件事了:當我發現某本書有趣、感人,或特別適合學生時,我會主動介紹給他們。我喜歡看到學生眼睛一亮、好奇地翻開書頁的模樣。這一瞬間,我好像也成了那位書店員,成為一本書與一個人的橋梁。
未來我想更有意識地繼續做這件事,把書推薦給更多人,尤其是學生。因為我相信,一本好書的力量,是能穿越時間與人生階段的,它不只陪伴,也療癒;不只給予知識,更給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