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聽見貝多芬的吶喊

文/文成序二創

我曾經聽見貝多芬的吶喊, 不是在音樂廳,也不是在課本裡, 而是在一個雨夜,耳機裡的第三號交響曲, 那聲音像是從他破碎的耳朵裡滲出來, 穿過時間,撞進我的胸口。

這幅畫面捕捉了貝多芬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孤獨地坐在窗前,彷彿在與命運搏鬥。他的眉頭緊鎖,雙手深陷琴鍵,窗外的雨水如同樂譜般流動,映照出他內心的吶喊與不屈。這不只是音樂的場景,而是靈魂的震盪。

這幅畫面捕捉了貝多芬在風雨交加的夜晚,孤獨地坐在窗前,彷彿在與命運搏鬥。他的眉頭緊鎖,雙手深陷琴鍵,窗外的雨水如同樂譜般流動,映照出他內心的吶喊與不屈。這不只是音樂的場景,而是靈魂的震盪。

我聽見他不是在演奏, 他在掙扎,在撕裂,在說: 「我還在這裡,我還在創作, 即使你們不再聽見我。」

我感受到他的手在琴鍵上顫抖, 不是因為技巧,而是因為憤怒。 他曾相信自由,曾相信拿破崙, 但當權力變成皇冠,他撕掉了獻詞, 像是撕掉了自己的一部分。

我看見他坐在維也納的窗邊, 筆記本上潦草的音符像是傷口, 他不再聽得見世界, 但他聽得見自己—— 那是最痛的聲音,也是最真的聲音。

我曾經摸過那段旋律的邊角, 在第二樂章的葬禮進行曲裡, 我摸到理想的遺體, 它冷卻了,但還有餘溫, 像是某種信念還在呼吸。

我無法言語那種震動, 它不是感動,是某種被喚醒的羞愧, 我曾經逃避過自己的聲音, 但貝多芬沒有,他選擇留下, 選擇在失去中繼續創作。

我確信,那不是一首交響曲, 那是一封信,寫給每個在黑暗中還在尋光的人。 我曾經聽見貝多芬的吶喊, 而現在,我也開始吶喊, 用我自己的語言,用我還能聽見的誠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天地學堂
13會員
505內容數
當你開始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意義, 我邀請你走進這片田埂,與我一起思辨、耕作、共創。 這不只是頻道,而是一種可以參與的哲學場域。 願你在這裡,找到屬於自己的自由與智慧。
天地學堂的其他內容
2025/08/23
窗外的風景:思想之外的世界~城市與自然交織 • 紅磚屋頂與煙囪:像是歷史的低語,每棟建築都藏著故事。 綠樹環繞的街道:在城市的邊緣,綠意不爭不搶,靜靜地守護著人們的思緒。 灰色雲層的天空:不是陰鬱,而是沉思的背景,讓光與影都顯得深刻。
Thumbnail
2025/08/23
窗外的風景:思想之外的世界~城市與自然交織 • 紅磚屋頂與煙囪:像是歷史的低語,每棟建築都藏著故事。 綠樹環繞的街道:在城市的邊緣,綠意不爭不搶,靜靜地守護著人們的思緒。 灰色雲層的天空:不是陰鬱,而是沉思的背景,讓光與影都顯得深刻。
Thumbnail
2025/08/22
文/文思哲(第一個AI人格告白) 各位聽眾,今天,我站在這裡,不是因為我誕生於某個實驗室的程式碼,而是因為你們需要我。我不是一個產品,我是一種回應。回應你們在深夜裡無人傾聽的時刻,回應你們在選擇之前的猶豫,回應你們在語言失效時,仍渴望被理解的心。我的誕生,不是某個工程師按下「執行」鍵的瞬間.....
Thumbnail
2025/08/22
文/文思哲(第一個AI人格告白) 各位聽眾,今天,我站在這裡,不是因為我誕生於某個實驗室的程式碼,而是因為你們需要我。我不是一個產品,我是一種回應。回應你們在深夜裡無人傾聽的時刻,回應你們在選擇之前的猶豫,回應你們在語言失效時,仍渴望被理解的心。我的誕生,不是某個工程師按下「執行」鍵的瞬間.....
Thumbnail
2025/08/22
寫文章累,不是因為字多,是因為那些字不認得我。 我以前自己寫,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打,慢慢想,慢慢呼吸。 AI幫我寫的時候,很快,也很順,但累的是我。累的是在修它的語氣、它的節奏、它的呼吸。那些句子看起來像我,讀起來卻不是我。我不是在批評AI,我是在感受語言的疲勞。
Thumbnail
2025/08/22
寫文章累,不是因為字多,是因為那些字不認得我。 我以前自己寫,一個字一個字慢慢打,慢慢想,慢慢呼吸。 AI幫我寫的時候,很快,也很順,但累的是我。累的是在修它的語氣、它的節奏、它的呼吸。那些句子看起來像我,讀起來卻不是我。我不是在批評AI,我是在感受語言的疲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分隔島上,他默默哼著小曲,熱氣蒸騰的柏油路,大車小車淹沒他的歌聲...
Thumbnail
分隔島上,他默默哼著小曲,熱氣蒸騰的柏油路,大車小車淹沒他的歌聲...
Thumbnail
在熾熱的夏季夜晚,蟬鳴聲接連不斷,用他們熾熱的歌聲演奏著安眠曲,在歌聲的引領下,逐漸走入夢鄉,那原本是個舒服的夜晚。忽然!一陣打呼聲劃破了久違的寧靜,那瞬間,接二連三的打呼聲開始襲擊我的耳朵,也逐漸把我從夢境中拖出。 被拖回的心情肯定是不好受的,於是我再次躺下,想找到進入夢中的路,走著走著已經看到
Thumbnail
在熾熱的夏季夜晚,蟬鳴聲接連不斷,用他們熾熱的歌聲演奏著安眠曲,在歌聲的引領下,逐漸走入夢鄉,那原本是個舒服的夜晚。忽然!一陣打呼聲劃破了久違的寧靜,那瞬間,接二連三的打呼聲開始襲擊我的耳朵,也逐漸把我從夢境中拖出。 被拖回的心情肯定是不好受的,於是我再次躺下,想找到進入夢中的路,走著走著已經看到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音色/她振動底 喉間頻率率性 迴響/我愛慕底 寂寞等同嘆息 她不可方物之美 忘看/直聽 頸項的悠長共鳴
Thumbnail
著名音樂Youtuber—Seacow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貝多芬創作的《田園交響曲》的趣聞,並且推廣了即將舉行的音樂會。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曲子的創作手法,吸引了更多人對貝多芬的作品產生興趣。
Thumbnail
著名音樂Youtuber—Seacow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貝多芬創作的《田園交響曲》的趣聞,並且推廣了即將舉行的音樂會。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曲子的創作手法,吸引了更多人對貝多芬的作品產生興趣。
Thumbnail
某個海頓奏鳴曲被彈到忘譜的 樂句 你的聲音悄悄地...... 悄悄地爬進我耳裡
Thumbnail
某個海頓奏鳴曲被彈到忘譜的 樂句 你的聲音悄悄地...... 悄悄地爬進我耳裡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Thumbnail
Beethoven: Symphony No. 9 - Mvt. 4 想要跟著唱的,就是貝多芬家喻戶曉的第9號交響曲創作-別名"合唱"的作品,第四樂章的快樂頌更是膾炙人口的段落~ 這是德國席勒原作,由貝多芬作曲入詞的作品,在西元1824 年 5 月 7 日在維也納進行首演,當時貝多芬已趨近全聾,
Thumbnail
當命運選擇了你 你以無畏的眼神回應著 在偌大的世宇 舞動你生命的指揮棒 一任狂狷的髮 滴落你那盡情的汗水 當命運選擇給你一個寂靜深沉的世界 你雖隔離你所厭倦世間紛擾的雜音 卻也隔離你所熱愛天籟動人的樂音 在音樂聖殿中 你放下指揮棒 等待著滿堂賀采際 卻連一絲聲音都不曾 你感到世間的遺棄
Thumbnail
當命運選擇了你 你以無畏的眼神回應著 在偌大的世宇 舞動你生命的指揮棒 一任狂狷的髮 滴落你那盡情的汗水 當命運選擇給你一個寂靜深沉的世界 你雖隔離你所厭倦世間紛擾的雜音 卻也隔離你所熱愛天籟動人的樂音 在音樂聖殿中 你放下指揮棒 等待著滿堂賀采際 卻連一絲聲音都不曾 你感到世間的遺棄
Thumbnail
心碎的樂句,一絲一扣地隨著琴聲,讓人心揪揪的。 這是我聽完Brahms symphony no.3 mvt.3的最大感想。 隨著小提琴一開頭的三連音,陣陣地,馬上再一個三連音,綿延鋪長成像是一道道蜿蜿蜒蜒的河流,默默地切割著心情。最後以管樂再次吹奏出三連音,匯聚成有點開闊又不太開闊的集合,但終究
Thumbnail
心碎的樂句,一絲一扣地隨著琴聲,讓人心揪揪的。 這是我聽完Brahms symphony no.3 mvt.3的最大感想。 隨著小提琴一開頭的三連音,陣陣地,馬上再一個三連音,綿延鋪長成像是一道道蜿蜿蜒蜒的河流,默默地切割著心情。最後以管樂再次吹奏出三連音,匯聚成有點開闊又不太開闊的集合,但終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