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姆斯

含有「布拉姆斯」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九月初的風雨寒,一下把被盛夏烈陽曬到開始泛黃轉乾綠的葉緣,染上一層嫣紅。看見綠葉紅鑲邊,就知秋的腳步已近。 今年的秋來得很猛,九月一開始就突發而來一陣的風雨寒,氣溫急速下降,清早下探六度, 加上猛風急吹,實際感覺溫度更低,身邊的咳嗽醒鼻聲四起,響起秋的序曲。 陽光不再強熱,夜愈來愈長
Thumbnail
好多吸睛的元素:布拉姆斯,莎岡,莎士比亞,英格麗褒曼,舒曼夫人。 但最迷人的,是紐約中央公園,由布拉姆斯交響樂相伴的散步約會。 秋天的浪漫,自然洋溢。 令人享受的閱讀。
本文將解釋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的內涵與差異,接著介紹古典樂的派別與時期,瞭解各時期的音樂風格與當時的代表作曲家,並賞析:韋瓦第、巴哈、海頓、貝多芬、聖桑、布拉姆斯、舒曼、羅西尼、夏布里耶、佛漢·威廉斯、史特拉汶斯基等人的作品,讓我們在聽古典樂時,可以更清楚的知曉樂曲當時創作的時代背景及曲式意涵。
Thumbnail
閱讀這篇好順暢沒太多繁雜需刻意記憶的術語,再次複習不知讀了幾回的樂派又更清晰了,謝謝馬克先生導聆分享!翻看舊時聽課筆記"浪漫時期"裡記下這句「把我的故事告訴人家還有錢賺」覺得有趣,說理性時期音樂家自己的感覺不重要,演奏者地位沒像貝多芬之後那樣受聆聽者敬重,可想見"海頓爸爸"偶爾得來一首"驚愕"整整聽歌的人^^。 在見怪不怪的現代聽史特拉汶斯基的"春之際",想像百年前觀眾無法接受期望中的完美被破壞的內心躁動...。閱聽時,想起現代編舞家碧娜鮑許(Pina Bausch, 1940-2009)的作品"春之際"(Le Sacre du printemps, 1975),除了在舞蹈動作上改革,祭祀內容提供觀者對文明發展的反思,也為慣於日常的我們帶來新思考,如YT影片中說藝術作品本身好壞可能不是最重要,而是內容引起的思考與反思。原來在1913年那場舞劇後衍生400多個版本的"春之際"舞作,這樣破格的音樂,敢於挑戰與實踐的創新精神,為許多編舞家帶來了靈感,也真是音樂的魔力~🌟! 編舞家的試金石《春之祭》|https://youtu.be/hhG_otAJX-4?si=H4N63YAqlYbW0WBj|(9:30)Pina Bausch版
2023年有幸抽中室內活動音樂節<騰躍的靈魂>的門票,和朋友聆賞音樂會後都為TC高素質劃一且又各自有特色的演出為之驚嘆。 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本來就是自己非常喜歡的曲目,在胡老師悠揚的小提琴聲帶領之下,更是扣人心弦,而老師的功力還不僅於此,安可曲重現的布拉姆斯第三號交響曲的第三樂章,紐
Thumbnail
巴哈有一次在宮廷演出時,他的大提琴被人動了手腳,除了G弦之外的其他弦都被弄斷,當所有人等著看他當眾出糗時,他沒有臨陣退縮,而是用一條G弦即興演奏一首詠嘆調,就是如今著名的G弦之歌。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當遭遇困境時,只要不放棄,就有機會演奏出超越自我的人生樂章。今天分享六首以音樂家為名的歌曲
Thumbnail
心碎的樂句,一絲一扣地隨著琴聲,讓人心揪揪的。 這是我聽完Brahms symphony no.3 mvt.3的最大感想。 隨著小提琴一開頭的三連音,陣陣地,馬上再一個三連音,綿延鋪長成像是一道道蜿蜿蜒蜒的河流,默默地切割著心情。最後以管樂再次吹奏出三連音,匯聚成有點開闊又不太開闊的集合,但終究
Thumbnail
近日樂友在群組分享了古典樂曲單挑戰,玩了2天,覺得有趣,也可以藉此檢視自己喜愛的音樂曲單,也貼上來分享給大家。 也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自己的古典樂曲單喔~
avatar
鯨魚的叫聲~~! 樂器的張力真是無限~
這週Detmold 的天氣算是維持著晴天,陽光燦燦、冷風颯颯,穿著厚重的羽絨衣配上太陽眼鏡,圍巾和手套更是一個曖昧的存在,戴也不是,不戴也不是。但總比沒有陽光的冬天好多了,每看見路旁盛開的花朵和樹上的小枝芽,都會真心的為春天的到來感到歡喜。
Thumbnail
最近很迷戀關於小澤征爾的關於音樂的事物,應該是看了村上春樹的「和小澤征爾談音樂」這本書,我像是小書迷一般,把書裡所談到的音樂和版本全部找了出來聽,並一邊核對書裡談話的內容,還真別有一番風味,好似可以用一種「窺探」的方式去更了解當時小澤征爾在台上的心情和去建構一整套交響樂作品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