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你逐字翻,還不如丟 Google 翻譯
撇除正確性問題,Google 翻譯也存在安全、隱私風險
此服務沒出過大事,但隱私權政策都有載明
用戶內容可能被用於「個人化廣告」、「改善服務」、「開發新產品」等意思是,最好別用 Google 翻譯處理機敏文件
重視隱私者,也應儘量避免
畢竟把一堆資料交給單一實體 (Google),是非常危險的
別忘了,Google 十分擅長違法蒐集個資
「圖」個方便

替代翻譯選擇
圖源:不用想,當然是我
FOSS 指免費開源軟體 (Free and Open Source Software)
privacy proxy 為保護隱私的代理服務,但仍仰賴 Google 翻譯
該換掉的服務
撤換 Google、百度翻譯,可能沒太多疑慮
但不少台灣人,可能已習慣「沉浸式翻譯 (Immersive Translate)」
什麼,那也有風險嗎!?
沒錯,而且跟百度是同個等級
沉浸式翻譯 - 資安風險
- 公司背景
沉浸式翻譯 2023 年被「推文科技」收購,推文科技是中國公司
海外市場由 Funstory.ai Limited 負責,登記在香港 (本質上是同家公司)
# Funstory.ai Limited 為推文科技 2020 年在港註冊的「海外實體」
服務條款也誠實標示,自己是中國公司
- 隱私條款
沉浸式翻譯自家隱私條款,寫著:
- 網頁翻譯時,會將內容傳送給第三方 (你選的翻譯引擎)
此屬合理,因為它是橋接器,把網頁內容丟給翻譯引擎,再回傳結果給你
有點類似翻譯外包,沉浸式翻譯當郵差
第三方包括、Google、微軟、Qwen (阿里巴巴)...
- 收集的個資 (metadata)
- 各功能使用頻率
- 裝置 ID
- 瀏覽器版本
- IP
- Email (若有登入)
- 上傳的檔案、偵錯日誌,號稱用於「改善服務」(Google 也常這麼說)
用個翻譯,交出如此個人化的資訊,似乎不太划算
- 第三方共享
- Mathpix:翻譯 PDF 時,會將檔案傳給 Mathpix 以獲得維持排版的結果
- Google Analytics、Adjust、Meta Pixel
沒錯,就是 Google 和 Meta,人家要靠廣告賺錢哪!
Adjust 是美國公司 AppLovin 的產品,用於分析行動裝置活動 (e.g. 廣告歸因)
- 權限
- 沉浸式翻譯瀏覽器外掛,取得的是 <all_urls>
意思是「能閱讀並修改你開啟的所有網頁內容」,電商、網銀也不例外
蘋果瀏覽器 Safari 還會警告用戶,該外掛「可讀取信用卡等敏感資訊」
想清楚再裝吧!
- 它的手機 app 可就更有趣了,要求一堆權限:
使用網路、存取檔案、定位、相機、麥克風、剪貼簿、已安裝 APP 清單
當然號稱是「翻譯用途」,但權限大,風險就高
- 出包歷史
別以為新公司,就沒出過事
- 網頁 Snapshot 分享功能,曾將翻譯成果上傳騰訊雲端,並允許搜尋引擎建索引
什麼意思呢?
一、你的內容跑進騰訊雲了,而騰訊是中國公司
二、搜尋引擎建索引,代表別人能搜尋到你的翻譯內容,形同公開
如果翻譯重要文件、網頁,用 Google 都查得到喔!
- 曾想限制第三方 API,強制用戶都用他們的服務
社群諷刺此舉是故意收割 API 金鑰,然後再說不能用
太過依賴單一產品,便得承擔「養 → 套 → 殺」風險
養:先開放給你用,免費、自由度高
套:用戶固著,不容易隨便棄船
殺:收割行為,例如收費、限縮權益、置入討厭的功能 (但能賺錢)
# 順帶一提,養套殺方面 Google、Meta 和微軟可是行家
給開發者:
沉浸式翻譯搞「假開源」,從別人的專案建立分枝 (fork),修改成初版
但初版程式碼已封存,沒意外不會再更新 (截稿時末次修改在 2 年前,只改了 readme)
新版的呢?
創了個新倉庫,裡面卻只有文件和版型,根本空殼
更重要的是,設立在哪國就適用該國法律
中國有多條法令,能讓政府向企業索取資料 (詳見我另一篇簡介)
何況兩岸關係微妙,對岸政權動機充分
Grammarly
你可能看過這個廣告,它就是 Grammarly
用途是修改文法、給寫作建議
由三位烏克蘭人創辦,後在美國成立公司,因此算美國企業
軟體架在 AWS (亞馬遜雲端)上,資料也是
鑑於閉源,只能透過 Grammarly 隱私政策一探究竟:
身為文法檢查軟體,當然會蒐集寫作資料
幾乎只要是你打的內容,都會被記錄
因此社群有不少人說,Grammarly 是鍵盤側錄器 (keylogger)
Email 內文、主旨、收件人、Slack 頻道名稱等項目,也會收集
使用者的互動內容,預設拿去練 AI 模型、改進產品 (歐盟、英國用戶除外)
資料「一年內」去識別化,之後最長留存「 13 個月」,實在太久
Cookie 和個資,會與廣告夥伴合作使用
# I.e. 拿你的資料推廣告,有沒有很眼熟啊 (Google、Meta)?
也因為追蹤功能,常跳出過多視窗、建議
佔據大量資源,拖慢電腦效能
閉源美企,隱私政策也不友善,就換掉吧!
替代選項
Lingva Translate
凌華翻譯 (沒人那樣叫),是社群發起的開源、非營利專案
# Lingva 自己翻成「語言翻譯」,因 Lingua 是拉丁文「語言」之意
原理是提供中間層,代替用戶訪問 Google 翻譯、再回傳翻譯結果
Lingva 不蒐集機敏個資,也不將之傳給 Google
本質上形同 Google 翻譯,但多了隱私保障
# 稱為隱私代理伺服。敵國很可怕,但信使幫你跑這趟
缺點:
- 依賴 Google 翻譯,內文仍會被 Google 看到
# 使者替你犯險,但還是得讓對方讀信,不然怎麼回覆?
- 翻譯品質就是 Google 翻譯水準
(啊它就 Google 翻譯,不然你想怎樣?)
習慣用 Google 翻譯的人,可以無痛轉換
至少拿點隱私回來,又不會犧牲太多體驗
LibreTranslate
社群自主開發的專案,靠 Argos Translate 引擎驅動,非營利
LibreTranslate 自己翻成「自由翻譯」,「Libre-」前綴是拉丁文的「自由」
靠機器學習模型翻譯,但用的是開源、自架的模型
能翻譯文字、檔案,也可訂閱獲得 API 金鑰
幾乎可說是「人人能架設的翻譯服務」
缺點:
- 尚待發掘,歡迎讀者補充
介面簡潔乾淨,也很直觀,不妨試試
SimplyTranslate
直翻「簡單翻譯」,同樣是社群非營利專案
其為隱私前端,連接至 Google 翻譯 (和 Lingva 類似)
# 已可改選 iCIBA、Reverso 翻譯引擎
應用程式只有 Android 版,網頁版則瀏覽器都能訪問
缺點:
- 頁面設計較舊,方便性不若其他選擇
- App 只有 Android 版
- 仍依賴 Google (或其他第三方翻譯)
適合原本有裝 Google 翻譯的 Android 用戶
Linguist
社群創立的開源專案,主要作者之一是賽普勒斯人
Linguist 為瀏覽器外掛,提供「離線翻譯」功能
也支援 ChatGPT、DeepL、Yandex 等翻譯服務,但就非離線
# 線上服務的缺點,就是第三方會拿到你翻譯的內容
本地翻譯使用「香檸翻譯器 (bergamot-translator)」,同樣開源
# 好處是資料只經過你的電腦,沒外人會看到
如果是開發者,也能架個 LibreTranslate 提供 API 給 Linguist 用
功能很全面,可翻譯:
- 輸入的內容
- 整個網頁
- 反白文字
- Netflix 字幕
- 私人訊息
- ...
亦可儲存個人字典、唸出譯文
缺點:
定位像「開源版的沉浸式翻譯」,但不局限於中文 (支援 130 種語言)
Harper
社群開發者做的文法檢查工具,主打開源、重隱私 (本地運作)、高效能
可完全離線運作,資料不離開你的電腦
由 Rust 編寫,執行效率極高
類似 Grammarly,但更快、更輕量、更保障隱私
本身以外掛形式推出,兼容於許多軟體
Firefox、Chrome 商店、VS code (程式開發工具)、Obsidian 都能用
缺點:
- 現為美國公司 Automattic 所有 (專案被收購後,作者也加入該公司)
Automattic 創辦人之一,也建立了 WordPress、並構築周圍生態系
# WordPress 是知名開源部落格工具,日後可能會介紹
鑑於 Harper 開源、離線運作,該公司也尚無隱私爭議,仍值得推薦
LanguageTool
直翻為「語言工具」,可協助文法、拼字檢查,和文章改寫
# 類似 Grammarly 或 DeepL Write
有官方網站服務,和支援各種軟體的外掛
例如瀏覽器、Office、Email、iOS app,以及桌面版
免費版即享多數服務,也可付費訂閱
公司背景:
德國計算語言學者所創,公司設立於德國漢堡
因在歐盟境內,適用歐盟隱私法規
2023 年初被美國公司 Learneo 收購,法定資料主體也在同年底移替
Learneo 併購後,仍維持 LanguageTool 的開源性,且號稱不會拿用戶資料練 AI 模型
不過 Learneo 前身 Course Hero,曾出過隱私爭議
# 鼓勵學生上傳機敏內容,以獲得免費獎勵。但移除流程、授權條款不友善
- 偵錯、記錄工具和許多第三方合作,包括 FullStory、Amplitude 和微軟 Clarity
可能蒐集 IP、裝置資訊、互動行為與按鍵記錄
雖侵入性,但至少做到透明、揭露
- 改寫功能與模型供應商合作,例如 OpenAI、Aleph Alpha
- 雲端用 Cloudflare、AWS、Google Cloud
缺點:
- 美國公司擁有
- 改寫功能合作企業,對隱私很不友善 (e.g. OpenAI)
- 速度較 Harper 慢、所需資源較多
Harper 說法,速度差距 50 倍以上 (但都比 Grammarly 快)
- 自行架設的社群版,幾乎只有免費功能
畢竟他們想要你付錢哪!
- 網頁很繚亂
DeepL?
DeepL 前身是 Linguee 字典服務,累積許多高品質資料
後來訓練了人工神經網路 (AI 模型),提供優質翻譯
2017 年改名為 DeepL,成為專業翻譯知名品牌
旗下有:
- DeepL Translator (翻譯)
類似 Google 翻譯,但品質好很多,還能翻譯檔案
- DeepL Write (改寫工具)
用於檢查文法錯誤、提供修訂建議
亦可改善文風、措辭語氣,讓內容更道地
品質非常高,甚至可用於論文、商業文書撰寫
- DeepL Voice (語音處理)
即時語音翻譯,或為語音產字幕
有網頁服務、瀏覽器外掛、Office 整合等
亦提供 API,對開發者算友善
雖為付費服務,但也有免費版
對散戶來說,免費版就很夠用
那為什麼不推薦呢?
DeepL 付費版遵守歐盟 GDPR,資料僅存於記憶體、客戶端,且不用於模型訓練
翻譯完成即刪除資料,不永久儲存
# 通過 ISO/IEC 27001 與 SOC 2 Type II,也合規於 HIPAA (可進美國醫療場域)
伺服器主要部署在歐洲、傳輸有 TLS 加密,防止第三方竊取
!!!但是!!!
免費版的互動資料,會被用於改善服務、訓練模型
雖匿名化蒐集,依舊不適合上傳機敏資訊
那些美妙的個資保護,是付費用戶 (DeepL PRO)才有的福利
# 但對免費戶的隱私政策,仍比 Google 翻譯友善得多
且 DeepL 非開源,無法審視原始碼
不能檢查,如何相信他們的承諾呢?
懶人包
- Google 翻譯愛好者 (有這種人?):
- 習慣至特定網站翻譯 → LibreTranslate / Lingva Translate
- 想下載手機應用程式 → SimplyTranslate
# 只有 Android 版
# 若身為開發者,不妨自架伺服器
- 開發者,有翻譯 API 需求 → LibreTranslate
- 想替換「沉浸式翻譯」外掛 → Linguist
Linguist 亦可自架翻譯服務,或完全本地運作
- 想替換 Grammarly 者 → Harper / LanguageTool
- 開發者,會在 IDE 寫文件 → Harper
盤子、傻子不排斥付費、閉源產品者 → DeepL PRO
# 沒訂閱的話,資料一樣會被拿去練 AI 唷!
若「Google 翻譯」在你瀏覽器書籤裡,不妨現在就換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