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馬來西亞國慶月,我想推薦一下值得驕傲的大馬電影,就是已故導演Yasmin Ahmad的代表作——「Orked 愛情三部曲」:《Sepet》(2004)、《Gubra》(2006)、《Mukhsin》(2006)。
如果你是不熟悉大馬電影的朋友,Yasmin Ahmad的Orked三部曲是很適合的觀賞選擇。裡面的主角都是Orked,第一部《Sepet》和第二部《Gubra》的劇情是關聯的,而第三部《Mukhsin》我覺得是平行時空的小孩Orked(而且裡面有Sepet的彩蛋!),建議按照順序來觀看會更好。
💖 《Sepet》(2004):跨越種族的青春愛情

电影《Sepet》
💭結局很好哭😢看完就會理解這部電影為什麼在當年那麼受歡迎,也得了很多獎項
💔 《Gubra》(2006):婚姻、信仰與人性的焦慮

電影《Gubra》
作為《Sepet》的延續,《Gubra》不再只是青春的愛戀,而是將視野放大到家庭、婚姻與信仰的層面。故事跟隨 Orked 幾年後的人生,她在新的生活狀態中,依然要面對愛情的掙扎與不安。「Gubra」在馬來語里意指焦慮與緊張,電影也正如其名,展現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破碎與修補。它不僅探討伴侶關係,也觸及宗教、社會階層與寬恕。
💭這部電影整體很壓抑,正如其名的焦慮。
🌱 《Mukhsin》(2006):純真初戀與成長的惆悵

電影《Mukhsin》
《Mukhsin》則回到 Orked 的童年時光,講述她 10 歲時的一段初戀。和年長兩歲的 Mukhsin 的相遇,像夏日午後的微風,純真而短暫,卻在心底留下難以磨滅的痕跡。電影透過村莊的日常、家庭的互動,以及孩童之間青澀的情感,捕捉成長的甜美與惆悵。
💭不同於前兩部作品的複雜,《Mukhsin》更輕快,也是我這三部曲裡面最喜歡的一部。電影配樂和OST都很好聽。還有,正片結束之後導演的家人和劇組工作人員一起演唱的畫面,不知道為何很催淚。
Yasmin Ahmad與我們的集體記憶
對許多 90 後與 00 後的馬來西亞人來說,Yasmin Ahmad不只是電影導演,更是透過PETRONAS廣告陪伴我們成長。她的作品總是充滿人性光輝,提醒我們愛可以跨越種族與宗教。雖然Yasmin Ahmad已經離開多年,但她的電影依然在我們的記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