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

含有「馬來」共 13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這篇文章紀錄了作者一家到新加坡的旅程,詳細描述了在新加坡享用的各種美食,包括娘惹糕、雲吞麵、肉燥麵、咖椰吐司、辣椒螃蟹、魚丸麵、紅豆冰、沙嗲等,並穿插分享了在新加坡的住宿、交通和景點等體驗,展現了新加坡多元文化的飲食特色和生活風貌。
Thumbnail
5/5新加坡
這篇太狠!連推薦給I人的餐廳都有~~這篇是新加坡美食寶典,已收藏,下次去吃!😍😍😍
月影紗💫-avatar-img
發文者
6 天前
跳鼠飛行日記 有時候,旅行就是喜歡一個人靜靜品味,我相信鼠哥一定懂我的意思🙏
2008年七月,喬治市、馬六甲共同以「馬六甲海峽歷史城」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大馬人同感歡喜榮耀。可惜一年過去,關於馬六甲的中文著作,依然只有之前出版的《古城遺書》。此書是馬六甲人眼中的馬六甲,希望有更多本地人書寫馬六甲,多一點故事傳說,讓馬六甲更有魅力。 作者歐陽珊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地介紹青雲亭
Thumbnail
「懶惰原住民」(the Lazy Native)的迷思並非自然形成,而是殖民當局帶著明確的意識形態意圖精心打造的。
Thumbnail
Joker-avatar-img
2025/04/22
唉呀~讀完這篇文章讓我反省了一下 因為我過去也常常不自覺地用「效率」、「生產力」這樣的標準 來評判或批評他人的工作方式 彷彿只要不符合現代社會對「高效能」的期待 就是「不夠努力」或「懶惰」... 文章提到的殖民者觀點~ 意外地與現代職場文化有很多很像的地方 我會想說~我們是否也像殖民者一樣,用單一的價值標準來否定其他人的生活節奏與工作方式? 有點醒我 所謂的「效率」和「生產力」 都是特定文化和時代下的產物 不該成為評判他人的唯一標準。 每個人或群體都有其獨特的生活步調和價值觀~ 這些差異應該被理解和尊重~ 而不該只是被標籤化~ Thank you for your share~
鋼哥-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3
Joker 感謝你的共鳴~ 生產力跟效率幾乎是現在「進步」社會的運作邏輯 但這種追求績效的觀念其實也不過是近兩百年才有的 綜觀整個人類歷史 大部分時間的社會運作都是隨自然時節而走 過得頗逍遙、自在,也不會有(被)追趕的壓力
騎士來到村口的時候,已看見艾爾帕領著一支騎兵在守候。有幾人連頭盔都沒戴好,不過格羅德更壞,他把護甲都遺留在馱馬上,他手邊只有葬送者。隨着他靠近,便看出隊伍裏沒一個人裝備齊全。有些湊合着穿上鎖子甲,卻沒帶騎槍,有盾牌的卻忘了頭盔。 接着,他看見了祖尼.辛德蘭,手中的劍染上血污,鎖子甲和頭盔卻
Thumbnail
真是聽不懂人話阿~~~
有人在社交媒體提及,聽說某印尼移工愛吃貢丸,好意提醒對方貢丸是豬肉,移工回答沒關係,阿拉看不到這邊。 留言紛紛提及與印尼移工的互動。某人愛吃肉鬆,據說晚上會跟阿拉說,他現在看不到。提醒維士比有酒精成分,回以阿拉不知道那是什麼。賣烤肉的表示,印尼移工買鱈魚丸、花枝丸,提醒有豬油,他們說沒關係,但一
Thumbnail
馬來西亞新銳導演張吉安繼《南巫》後,以《五月雪》帶來大馬「513事件」的另類詮釋,將當地華人移民帶去的「大戲」(歌仔戲)作為穿針引線的工具,自然也少不了招牌的魔幻演出手法,呈現了漢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奇妙揉合體,以及對馬來大國主義的探索,拿下六十屆金馬獎最佳音效獎,相當有意思。
Thumbnail
5/5五月雪
其實是看到readmoo跑出推薦專文,因為峇峇娘惹這個詞很常看到,但不是很清楚其具體內涵,只知道是在指稱東南亞的華裔的一種特殊群體,覺得很有興趣,就下單了。
Thumbnail
這好酷!!感謝推薦
整本書都架構在披頭四的名曲〈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之上!
Thumbnail
熟齡文青-avatar-img
2024/01/13
我也記得以前很多人聽了Beatles那首歌,都以LSD大作文章。
小白的窩-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1/14
熟齡文青 是啊,穿鑿附會者從不間斷,很有趣~
我在農場打工期間遇到了一群馬來西亞人, 他們對生活的積極與努力,讓我對生命有新的體悟。
Thumbnail
中大型貓頭鷹,有角狀大耳,深棕色為主,足強健,爪銳利,而今次看到的大貓是未成年,耳羽比成年鳥短,頭變成扁圓,樣子也較懵懂可愛。
Thumbn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