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喔、來去看蹦火仔掠魚~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金霞臨海際,
山色帶雲煙。
磺氣浮靈焰,
火光映晚天。
銀星隨浪起,
青麟滿舟還。
漁唱隨潮靜,
瑞光兆豐年。

傍晚從八斗子出港,往北航行大概2海浬多就是由火山噴發的熔岩堆而成的火山島─基隆嶼,左側看到的陸地是過去叫做「大雞籠嶼」或「大雞籠山」的和平島,而那時候基隆嶼叫做小基隆嶼。

raw-image

船員說今天流大,沒能看到傳說中的基隆海檻,這條海檻底下大概就只有10公尺水深,所以大型船隻都會繞過,今天我們也是逆時針從基隆嶼繞四分之三圈,再往西北的野柳岬前進。不會暈船的人很難體會海浪很大、腳步虛浮的感覺,比起上次颱風前用獨木舟從八斗子划到基隆嶼的精采風浪,今天就著午後的陽光跟碧海,愉快地坐在甲板上吃了整整兩大碗小管麵─觀光客當然必需在甲板上努力耍廢。

raw-image

過了基隆嶼是野柳岬,是造山運動推擠抬升出現的岬角,但是因為兩邊板塊的力量不平均,從海上會看到一側坡陡、另一側是平緩的三角形。現在我們習慣用海邊的建築物來認地形,連船員也這麼說:「先是淺粉色的翡翠灣的度假飯店、然後是核二廠的磚紅色建築。」可能是貼心地給陸生動物的我們提供能夠記憶的地標物,但在過去這一帶最重要的天然的地標物─野柳岬,可是聲名遠播的「惡魔岬」呢!西班牙在海圖上記為「Punto(岬角) Diablos(惡魔)」,提醒水手此處多有暗礁,且有危險的暗流,經常發生船難,荷蘭接著把它登記為的Duijvel hoekCaap Diable,但因為漢人讀不好外語,Diablos被掐頭去尾念作「iá-liú」─就寫作中文「野柳」了。
對了、2024年10月撞基隆港橋式機的中籍船隻鈺洲啟航輪,後來遇到康芮颱風提前出港又棄船流錨,就撞在野柳岬上卡著,到今天(24.8.2025)仍然可以看到拆到一半的船體跟鄰近的工作船。而那艘工作船今年5月也發生過一次湧浪過強,錨定的鋼纜斷裂飄往野柳漁港的意外就是了。

繞過這個惡魔岬,過去荷蘭海圖的航標是「駱駝岬」。根據大臺北古地圖所說,從淡水航行到基隆沿途會經過的航標分別是第一、第二岬角(極北點富貴角,參見臺灣極北點還要再北─獨木舟海划),然後就是這個「Cameels Hoeck」(有一說是今天的獅頭山岬角、金山岬角),接著就是剛剛提到的惡魔岬「Duijvel hoek」─野柳。我們今天剛好是倒著航行,只是橫看豎看就是看不出來金山岬角哪裡像駱駝,只有岬角下藕斷絲連的燭台嶼最為明顯、可做辨識,反而燭台嶼從海上看來像隻雙峰駱駝。

raw-image


接著我們獅頭山邊的磺港外頭跟桸仔船(hia-á-tsûn)會合,天色已經漸漸黑了,暮色金紅,但是落日確實會被大屯山系擋住,漁船在海面上來回巡梭,觀光船也緊緊跟著,拿著相機、手機或蹲或坐或站,緊緊靠著船舷,一整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景象。

金山磺火捕魚蹦火仔已是文化資產之一,利用磺港當地稱作「磺石」的「碳化鈣」(俗稱的電土或電石),加水產生「乙炔」引火,而製造出明亮的火焰,令趨光性強烈的「青麟魚」追逐,自投船上的「手叉網」─這可不是姜太公釣魚的無為,這是貨真價實的請君入甕。這種利用魚類趨光性而捕捉的方法多見於基隆、北海岸到淡水河口一帶,製造光的方法也從竹火把到煤油燈,進而使用聲光特效俱足的「蹦火仔」。

乙炔焰的味道隨海風而來,燃燒時也會有一點點聲音,為了避免影響捕魚,船都必需關燈、關閃光,一片黑暗中要是不知道怎麼按快門,倒是可以聽火長號令,或是注意那一點點燃燒跟爆炸的聲音,但要是像我一樣手殘...就是拍不出那種碎銀在金光裡翻騰跳躍的場面,只能用心記得嘍~

raw-image
或許魚群日漸稀少,但是先人的智慧,與海拚搏的血性仍流傳在磺港人的骨血裡,八景之一的磺火仍在流傳。

回程的路上桸仔船繞著我們的船一圈,才回到他們出發的磺港,大聲地跟他們揮手跟道謝。已經比預定整整晚了一小時返航,船老大把航速整個催上去要回到八斗子,船員可不准我再坐在船頭最前面玩耍了,但一進船艙,跟搖籃一樣的節奏...蔡依林說9點半就要睡覺,所以我也立刻睡昏,但上岸之後竟然還有夜市!!吃了兩碗小卷麵仍舊可以去吃6串燒烤的。

勉強發一段自己錄

專業請參見《蹦火》2014 周文欽紀錄片作品-15min-I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anderlust Fiona
0會員
53內容數
漫遊者是依靠雙腳探索世界,在四面環海的台灣,依靠的當然不能只是腳。
Wanderlust Fiona的其他內容
2025/08/15
曾讓我渾身顫抖並臣服的大自然, 裹著全身防寒裝備,戒慎恐懼、遠遠看著的千年藍冰,現在被裱框在牆上, 自然已死,而我們欣賞著的是屍體。 但即便死亡的同時,冰川依然在顏料上留下了用力掙扎痕跡─無聲但震耳欲聾。
Thumbnail
2025/08/15
曾讓我渾身顫抖並臣服的大自然, 裹著全身防寒裝備,戒慎恐懼、遠遠看著的千年藍冰,現在被裱框在牆上, 自然已死,而我們欣賞著的是屍體。 但即便死亡的同時,冰川依然在顏料上留下了用力掙扎痕跡─無聲但震耳欲聾。
Thumbnail
2025/07/18
你還記得我們一起去看的那幅畫嗎? ── 退開三步,世界豁然開朗。 我喜歡雷諾瓦(Renoir) ─ 喜歡他明知道這世界醜陋殘酷,卻仍無可救藥地堅持信仰美好。
Thumbnail
2025/07/18
你還記得我們一起去看的那幅畫嗎? ── 退開三步,世界豁然開朗。 我喜歡雷諾瓦(Renoir) ─ 喜歡他明知道這世界醜陋殘酷,卻仍無可救藥地堅持信仰美好。
Thumbnail
2025/07/04
2025/6/28 白沙灣-鼻頭角燈塔-麟山鼻海划。 天氣過於晴朗而且炎熱,年初就排定的海划行程,但到臨行總也是有人覺得忐忑,「海是危險的」在島上幾乎是深根柢固的觀念。
Thumbnail
2025/07/04
2025/6/28 白沙灣-鼻頭角燈塔-麟山鼻海划。 天氣過於晴朗而且炎熱,年初就排定的海划行程,但到臨行總也是有人覺得忐忑,「海是危險的」在島上幾乎是深根柢固的觀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陣子遊覽南美二館 體驗了熱蘭遮城擴增實境 觀賞了河神聯境、洪水神話等影音及裝置藝術 忽然對古蹟很感興趣 前幾天就想重遊迪化街 而一步步走完 似乎也比從前有更深的感觸 隔天又登上基隆嶼 對基隆多一分認識 也就對其人文歷史多一分興趣 恰好友人買新車 就放棄看拳擊金牌戰
Thumbnail
前陣子遊覽南美二館 體驗了熱蘭遮城擴增實境 觀賞了河神聯境、洪水神話等影音及裝置藝術 忽然對古蹟很感興趣 前幾天就想重遊迪化街 而一步步走完 似乎也比從前有更深的感觸 隔天又登上基隆嶼 對基隆多一分認識 也就對其人文歷史多一分興趣 恰好友人買新車 就放棄看拳擊金牌戰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2024.07.13 雲朵相襯的海、波光粼粼的、柔順沒有摺痕的、日出日落月光海。
Thumbnail
年日他樂鬧 景處車阻道 半日空閑情 訪舊遠紛擾 從來獨居客 寂共青山老 潮滿縠紗細 眼入手拍照
Thumbnail
年日他樂鬧 景處車阻道 半日空閑情 訪舊遠紛擾 從來獨居客 寂共青山老 潮滿縠紗細 眼入手拍照
Thumbnail
「往上游,會看到海面。」鯨魚如是說。
Thumbnail
「往上游,會看到海面。」鯨魚如是說。
Thumbnail
《魚鱗雲》 天上有一條大魚遊過 魚尾呢?正半爿在雲端國度 眺望黃昏西座樓台 我伸手觸及餘暉 那是溫暖而鮮明 正告訴夢想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魚緩緩地游向岸邊 搖擺尾,又擺首 此時天空如皺起畫紙 一開二,再開四 五時十七分時針輕快地跳過 錶面如波平水面清晰有致 背著夕陽大步而去
Thumbnail
《魚鱗雲》 天上有一條大魚遊過 魚尾呢?正半爿在雲端國度 眺望黃昏西座樓台 我伸手觸及餘暉 那是溫暖而鮮明 正告訴夢想不是遙不可及的事 魚緩緩地游向岸邊 搖擺尾,又擺首 此時天空如皺起畫紙 一開二,再開四 五時十七分時針輕快地跳過 錶面如波平水面清晰有致 背著夕陽大步而去
Thumbnail
天澄藍 水深闊 白雲悠悠看飛鳥 魚兒跳躍水花破 遊輪沐浴春光 單車沿河迎風 漂流木到眼中逍遙時 大白鷺忽然降落身旁
Thumbnail
天澄藍 水深闊 白雲悠悠看飛鳥 魚兒跳躍水花破 遊輪沐浴春光 單車沿河迎風 漂流木到眼中逍遙時 大白鷺忽然降落身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