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018-03-15 住宿/卓蘭長老教會
里程數/27.47KM 里程數/27.47KM
徒步數/41,609 步 總徒步數 41,609 步
在床上悠悠醒來,意識到即將出發,有點膽怯。長途的旅行終究隱藏著許多未知,有如即將上戰場的恐慌與踟躇在心中不斷迴盪,我想,是出發前的反作用力在作祟。
在二姊的叮嚀聲中出門。往西走旱溪畔,沿自行車道路徑往北,一步步邁向陌生。晨間空氣沁涼,早起的人們已經開始運動,徒步裝扮溶入人群中,應該沒有引起多少注意,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
這段路程因為熟悉所以感覺安全,一邊走一邊觀照自己的步伐與速度,雖然知道長途徒步容不下焦躁與奮力,但慢不下來的習性早已根深蒂固,仗著豐沛的體力更肆無忌憚地加速。遇上第一個岔路口,基於對探索的渴望,選擇了陌生的指向;陌生,意味著未知--果然,不到半小時就到了盡頭,看著無法跨越的河道,決心與意志也開始面臨考驗。向右轉,跨越一片荒田,接上不知名的產業道路,查了GPS,沒想到,接下來看到的竟是……

走上陡坡,來到峰頂,彷如沒有邊際的一大片墳場在眼前開展,時序已近清明,大多墳塚都剃了頭,黃土壘壘、安然有序。
除了零星的掃墓者,偌大空間幽靜的有點淒涼,沒有赫赫烈日的白晝在墳場繞行,不可能完全無感,生死乖隔的慨歎、世事無常的驟現……,人一旦躺下來,一切便都事不關己,那此刻的執著又是為了什麼?
繞了一大圈終於再度接上主線道,前進至國道四號南端岔路,轉入景色優美的東豐鐵馬道。時間已近中午,炙烈的陽光忽而露臉,車道有樹蔭的遮掩清涼舒適,光影隨風搖曳。以前來這裡騎車,總是驚豔於車道的精緻與風景的優美,今日改以步行緩緩體驗,感受格外新鮮。
在鐵馬道的涼亭享用此行的第一頓午餐--二姊準備的飯糰。背靠欄杆,嘴巴慢慢咀嚼,眼睛逡巡廊道的風光,鬱鬱蔥蔥的綠意映入眼簾,溫暖的微風徐徐吹拂,滿是沁涼舒適。偶有經過的人與車,都似平行時空般無涉,冷眼觀察人、事、物,遺世獨立且封閉。吃完飯糰,傳幾張照片給家人報平安,背包再度上肩,準備往卓蘭續行。在石岡水壩離開自行車道轉進中 44-1 縣道,走捷徑於東勢北郊接上台 3 線主道。
過了下午3點,感到飢腸轆轆,腳掌也隱隱脹痛,體力即將用罄的虛脫感襲來。拖著彷彿快解體的軀殼,走上跨越大安溪的卓蘭大橋,迎來第一場震撼教育--由於橋面沒有留給行人的空間,道路邊線緊挨著欄杆,而我又以逆向的方式與來車正面相對,機車會閃過我,但大卡車的強勁張力十分令人驚恐。不過,陸續與幾輛車子擦身而過後,我注意到,好幾位司機大哥在發現我的第一時間,便會略往內側行駛,留出較充裕的空間讓我行走,這種無須言詮的善意分外讓人感動,於是我也多次向大哥們揮手致意,換來幾聲短促的喇叭鳴響以為回應。

抵達卓蘭市街,立刻奔向 7-11 買香蕉墊墊肚子,順便歇腳、吹吹冷氣,並聯絡今晚預定過夜的教會,牧師娘請我先前往教會,等孩子的課輔行程完成後,再載我到牧師家過夜。
循著 GPS 指引,抵達「基督教卓蘭神召會」,短暫休息後,受邀與孩子們一起用餐。也許好事總是多磨,課程結束後,牧師娘向我說明,由於某些因素,她已商請另一個教會的弟兄接待。頂著一頭霧水的尷尬,葉弟兄在雨中開車接我前往住處,時間接近9點,腦袋開始恍惚。
洗完澡,所有準備工作就緒,早就超過平常的就寢時間。在黑暗中嗅聞著陌生的氣味,在磅礡雨勢中回想這一切--素昧平生的陌生人,熱心地為我張羅旅行第一晚,沒有任何對價關係,甚至連最簡單的「謝謝」兩個字都婉拒,如果要說這是信仰的業果,我更相信這是台灣人最美麗的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