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Z002 老街隱中之隱-大溪天后宮

2024/03/2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3-11-28 中壢往大溪

畢竟是第一段路,走起來除了早起的睡眠不足感之外,帶有不少的興奮,雖然平常並沒有吃早餐的習慣,不過在走了一個小時後,還是找了間小七吃了早餐,之後為了早上的體力,應該會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吧!

這一路沒有甚麼特別的狀況,就是讓身體習慣重量,讓雙腳適應未來幾十天的重要工作。

很搖晃的直播紀錄

提醒一下會經過「武嶺橋」的徒友,武嶺橋東端(大溪側)可以由橋頭直接上行人通道,但是武嶺橋西端必須經過橋下才能街道行人通道,不能走橋頭,並且,只有南側有行人通道,北側沒有喔!


當循著google map走到目的地的時候,真心有累,因為從武陵橋走到老街上,有一段上升的階梯,不過百來公尺,平常走起來是沒啥感覺,但是這次揹著十多公斤的包......


終於到了導航的目的地,但是仔細看看,總覺得好像哪裡不太對勁,這不是大溪天后宮啊!?


現場上網查了一下,原來大溪天后宮位於大溪福仁宮後殿!



大溪天后宮

建立時間:1873年(大清同治十二年)

地址:335桃園市大溪區和平路100號

源頭:(未知)


奉祀神明

正殿:主祀天上聖母、左邊龕池頭娘娘、右邊龕註生娘娘
偏殿:左偏殿魁星爺、右偏殿太歲星君

含天公爐共六個香爐
參拜順序:天公爐、主爐、魁星爺、池頭娘娘、註生娘娘、太歲星君

建「殿」時間?

在維基百科上的資料顯示,大溪天后宮建「殿」時間為1873年,這個建「殿」就有點有趣了,一般的宮廟大多數紀載的都是建廟、建宮、或是落火安座的時間,但是大溪天后宮記載的卻是建「殿」時間。

進一步地閱讀一些資料後,發現大溪天后宮似乎並不像嘉義大天后宮原本是獨立的宮廟,後來因為某些原因遷入另間宮廟的後殿,而是一開始就在大溪福仁宮後殿,福仁宮於1813年(大清嘉慶十八年)落成,而據福仁宮廟方紀載,1861年(大清咸豐十一年)時因林本源家族獻地擴建宮廟,加上當時水運發達,因此在同年增祀天上聖母,但這時候似乎還沒有建立後殿。


福仁宮石碑

福仁宮石碑

福仁宮石碑


在福仁宮三川殿的虎邊有五塊石碑,是在1970年間(民國六十年間)福仁宮重修時集中鑲嵌於牆體上,其中一塊為「福仁宮田業碑」,實際上碑上並沒有標題,是由何培夫先生主持編纂的《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將其命名為「福仁宮田業碑」,又因為此碑上所載之資料為天上聖母祀典的田業紀錄,因此,陳建宏先生所著的『廟碑與地方社會 ─ 以大溪福仁宮為例 』一文中,認為名為「天上聖母祀典田業碑」似更妥當些 。

天上聖母祀典田業碑(福仁宮田業碑)

天上聖母祀典田業碑(福仁宮田業碑)


此碑建立於1894年(大清光緒二十年),根據碑文上的紀載,當地天上聖母祀(會)是在1838年(大清道光十八年)開始祀事,從這個時間點開始,陸續購買建置田業,並將詳細的坐址刻於此碑。

福仁宮田業緣金碑

福仁宮田業緣金碑


另外還有一塊「福仁宮田業緣金碑」,在這塊石碑中清楚載明,於1893年(光緒十九年)時,福仁宮重修,並於同時添建聖母祠。

資料查詢到這裡,筆者心中就產生了疑問,這裡所指的聖母祠是否即為前一塊碑文中所指的天上聖母祀?若是,則田業的相關資料似乎不符;若不是,那是否代表後殿的建立時間應該是在1893年(光緒十九年)?

另外又根據「寺廟台帳」中的記載,附記於福仁宮資料中的天上聖母祀共有三個:

  1. 金德安祀 1838年(大清道光十八年)
  2. 金順興媽祖祀 1861年(大清咸豐十一年)
  3. 金德昌祀 1911年(明治四十四年)


走筆至此,所有的時間都似乎並兜不攏,突然,筆者想到看看後殿上方的主匾

錫茲祉福匾

錫茲祉福匾


立匾時間同治癸酉年,經查即為1873年(大清同治十二年)!

只是,落款為「福仁祀沐恩弟子...」,那此匾是給福仁宮還是天上聖母祀呢?


大溪天后宮聖母會

緣起

緣起


在天后宮重修完成之後,大溪天后宮聖母會成立於1975年(民國六十四年),最初的發起人:蕭陳桃、簡邱金戀、陳花昭,初期主要成員為大溪天后宮的信眾,其文轎轎班也是大溪地區唯一由女性組成的轎班。

大溪聖母會

大溪聖母會





2會員
1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