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財商視野與現金流解放
買借死的財務槓桿術,資產不賣也能活用現金流,退休後不用期待每月穩定現金流之二,第二集。如果沒聽過第一集的朋友,請去查找一下退休後不要期待每月穩定現金流一。這次要跟大家討論買借死的策略,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其實這個東西在我們節目社群,這節目的LINE社群上面,大家已經討論到非常非常多,甚至我們還開了一個子群,專門就講這個借貸投資,什麼,這個借貸策略,也有很專業的樓主在跟大家分享。
大綱
1.引言:財商視野與現金流解放
2.買借死策略的核心概念與背景說明
3.策略三步驟:買、借、死的運作機制
4.優勢解析:稅務效益與資產復利增值
5.潛在風險:利率成本與市場波動衝擊
6.適用族群與執行門檻條件
7.多元現金流規劃的重要性
8.實務案例試算與資產負債滾動模式
9.市場波動下的心理挑戰與維持率管理
10.結語:整合多元金流的退休理財策略
關鍵字
#買借死 #BBD策略 #財務槓桿 #退休現金流 #質押借款 #復利效應 #稅務效益 #槓桿風險 #多元金流 #ETF投資
買借死策略的核心概念
這買借死的策略,其實它很有意思,它是一種另外一種的現金流解放。你只要想一件問題,假設我今天,我就不想要賣股票,因為賣股票要遇到什麼,人性上,我都要決定什麼時候要賣,這件事,你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好像很難,對不對。我現在賣,我明天會不會覺得捶心肝,標的又漲起來了,我這個後天賣,會不會,這個賣掉了,前面賣掉了,我又覺得說,還好我賣得早,你會發現說,一樣都是賣,你怎麼這麼多小情緒,這麼多故事,對不對,這是很奇怪的事情。
其實除了這個4%提領率,或是你要搞這高股息ETF,甚至最近我看有些大大在分享,這個期權ETF,你可以用期權ETF在領息,這個好像也蠻有意思的,但是我還沒空研究。那另外一個方式,可以讓你拿到現金流的方法,就是買借死策略。那這個策略,被提出來說,這個退休的現金流的選項之一,其實這樣的策略,它到底是怎麼做,我們來討論一下,它具體要怎麼去達成。
買、借、死:策略的操作方式
買是什麼,是指說你投資長期增值的,這些資產,比如說指數型的ETF,或是優質的股票,追求資本利得。那借是什麼,你用投資組合做抵押,像銀行或是券商申請低利的貸款,比如說質押借款,用來支付生活開銷,不需要賣資產。那死是什麼,我就持有資產到過世,這個資產你可能可以轉移給繼承人,假設你有的話,那貸款就由資產清償,那過程當中,就避免賣出資產的資本利得稅,等等,大概是這樣子。這聽起來是不是很棒的一件事,就反正我就買股票,買了之後,我就把這股票拿去抵押做質押。
當然不建議大家沒有研究後,就開始亂搞,沒有,我只說有些人的投資方式是這樣,來做一下討論,怎麼搞出現金流。那死的部分是指說,你就是你,反正你就借到你人生最後一天,那該清償就清償,但不管是怎麼樣,清償或是繼承,那都與你無關,因為你已經不在人世了。是不是你在人生的過程當中,你可以享受到什麼優點,保留資產的成長,而不賣出資產,你不需要面對人性上,你需要賣掉的這件事情。
買借死的優點與現實考量
當然有一種前提是,你急需用錢,你就真的需要好幾百萬,然後或是好幾千萬,你要做某些事情,那沒辦法,你還是得賣。但是假設,你所持有的資產,是足夠你應付你生活,你也不想要賣出你的股票的話,你就可以讓投資繼續復利增值。我們大家都知道,世界上很偉大的奇蹟,是什麼,復利奇蹟,對吧。所以你如果可以在這個市場,待得越久,而且你有良好的信心,不會亂賣股票,你也不想去亂賣股票,你也不想賣股票,你就可以讓投資繼續復利增值,特別適合做指數型ETF的長期成長潛力,這裡指數型,我們還是要括弧市場型指數,長期的成長潛力。
還有一些稅務優勢,你質押借款,它就不會認為是一種硬性收入股息,如果是臺灣的成分股,或是臺灣的個股,你必須要有什麼,無股息股利所得,當然它有相關的扣抵稅額的方式,但是像這樣的策略,你用質押借款,相較於賣股或是配息,你可以減少一些稅務的部分。當然配息的部分,假設你今天買的是海外成分股,你可能還有,你可能就不用考慮到無股息這一塊了。
策略的風險與挑戰
穩定的現金流,像借款你可以預測資金,類似像高股息的穩定性,那不用依賴市場時機去賣股,但是它有一些缺點存在,比如說利息成本,像是這個質押借款利率,通常臺灣的券商,它是2%到4%現況,但我認為3%以上,你可能就不要太考慮了,因為你如果要做投資的時候,那個利率太高,侵蝕你的成本也是蠻大的,尤其在市場,像今年4月這個跌幅的時候,那個心情壓力就很大,市場報酬率如果低於利率的話,你就可能會侵蝕收益。另外就是槓桿的風險,然後市場大幅下跌的時候,抵押品價值下降,可能觸發追加保證金等等的問題出現。
當然我認為,如果你是做這個質押借款的話,通常是補錢,或者是補擔保品,然後還有,你可能這樣做的方式,會複雜性跟門檻,可能會有這些問題存在。當然還是要補充,剛才有提,你就適合做這樣子的,這個標的,比如說你要用指數型ETF,當然這是選項之一,但那你也可以用其他,比如說低波動的一些ETF,也可以拿來做考慮,不見得是ETF也可以是個股,就看你個人對哪些東西是比較研究的。
買借死策略的適用對象
所以像這樣子的策略,買借死策略,BBD,B有沒有,兩個B,Buy Borrow and Die,BBD策略,這個策略就適合,比如說你已經有一個不錯的投資組合了,也算是可以,也算是借貸之後,你換取那個生活費也是OK的,願意承擔這種槓桿的風險,還有具備財務知識的退休族來說。
但是其實對一般人來說,你要去執行上,它還是有些風險存在,比如說我們過去集數有討論到,你要做這個質押借款,有可能你想借錢的時候,這個券商,你還借不到錢,或者是什麼,你沒有額度,對不對,你可能它的標的,不借你,你想要借的,我有台積電我要抵押,不會,我現在不收台積電,銀行這樣講,或者是金融單位跟你說,我現在不收這個東西,額度滿了,你不能借,你有沒有可能遇到這些情況,當然有。
如果遇到這些情形的時候,你有什麼反應的方式,應對的方式,這個就我們過去集數有討論太多了,我就先跟大家討論,這幾點。其他有一些什麼,現實的考量,退休理財,它其實還有一些問題點,比如說你生活的開銷,它不是線性的變化,當然買借死它是一個方式,你大概可以預期說,我可能有多少資產,說我每年借多少錢出來,我應該就夠用了,問題是,生活開銷,它並不是線性的變化,當然是現金流規劃。
退休現金流的多元策略
其實退休現金流規劃,不管你是用哪一種方式取得現金流,這個大概都是通常都會出現的情況,就你退休初期晚期,這每年的需求可能都不同,另外你還可能要考慮到說,這個稅務跟遺囑的規劃等等,因為長壽其實它也是一個風險,臺灣人,男性平均壽命78,女性85,所以其實你活得更長,你就要面臨到這個提領,而應該說你用BBD這個策略的時候,你遇到說,那我要做這件事情,我要我越做越長,那長壽它就會是一個風險存在。
所以其實退休的規劃,其實不只是說你通過規劃一個BBD,我反而會覺得大家BBD這種方式,你可以去思考,但也不要偏廢,然後其他的像這種高股息ETF,或者個股,你有一些股息流,你也不要偏廢,不要說只看某某人的,某某的這個頻道就講,或是某某的電視,新聞,就跟你講說,不要領息什麼的,不是。
我覺得以我自己來講,我會覺得我退休的時候,越多種金流組合進來越好,是可能有什麼,版稅收入,比如說文章收入,或者是其他什麼收入,或者是這個頻道收入,或者是我有什麼,股息之外,我也用BBD,我也來搞一下,對吧,我有各種收入,進來,甚至我有這個租金,可能我買個房子,租給別人,我買個地租人等等,有各種各樣不同的,這個金流組合進帳,那當然對退休的生活來說,它的保障性就會更高。
實際案例分析
所以不要只是只做一種,那如果除非這一種已經,你已經很肯定,它的這個來源,你非常肯定,它不會出事,不然的話,當然是盡可能越多管道進來,進帳是更好的事情。
所以實務的解方,比較好的方式,平穩的現金流,再搭配長期成長的一些標的,另外就是考慮到說,你要預留的生活資金,你當然是要預留一些現金在手上,比如說6到12個月,去固定這個應對這些突發狀況,甚至你可能要存更長的一個時間的,錢你才可以來抵禦各種意外出現,還有提這個維持率,你要去把握住,維持率不要太低,很容易就會,我們有沒有收到,營業員跟你say hello,然後來喝咖啡,補錢補錢這樣。
我們來討論一個實際的案例,這應該說一個案例的例子,比如說,每年100萬現金流,有需求的時候,那你應該要怎麼做,如果我們來討論到這個買借死的做法,假設1000萬的投資,你假設只是拿去做這個指數型的ETF,抵押每年借款50萬,假設這個利率3%,3%在現在是比較差,在去年上半年,或去年下半年,其實還是還蠻常見的,利率成本大概是一年是1.5萬,剩餘50萬,是需要其他收入,它優點就是你保留資產的增值7%到10%,借款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那問題是在於說,借款假設你今天不足100萬,你還要有其他補充收入,比如市場下跌,還要觸發叫你補擔保品,或者是還錢等等的,就適合比較資產比較高,財務規劃的一些退休族存在。另外一個案例再來舉例,假設你退休的時候,資產是100萬,都拿來投資像,這一些比較穩健的標的預期,假設年化報酬率是7%,那只要借款用3%來規劃,常見現在現況大概是2%到4%之間,就看你去找什麼金融單位來談。
案例計算與風險考量
生活費假設每年50萬元的话,那不賣資產將ETF作為抵押品,每年借50萬作為生活費,不償還本金只付利息,到下一年再借,這就等於借新還舊的方式去滾動,當然我知道有些金融單位它會講說它可能18個月,說你可能到期再續,這等等因為太複雜了,就看你各位找的什麼金融單位。資產跟負債的變化,比如說你資產每年成長7%,每年新增借款50萬,每年支付利息3%,就這個支付利息就是你的負債,利息由新增的借款,或是資產增值當中支付,你就會可以算得出來。
比如第一年年初資產是1000萬,年度增值假設7%,就是加了70萬進來,但是因為你借了50萬,你還要付利息3%計算是1.5萬,所以第一年的淨資產是1018.5萬,到第10年的時候,這個淨資產是1338萬,然後以上是不含,你可能還要考慮通膨等等的因素,這個我們就沒考慮了。所以其實以這樣子的計算來說,假設只要你每年,這個資產的成長幅度,是遠大於,或是大於很多,你要借款的這個金額,然後借款的%數,再加上你要付出的利息,這樣子其實照邏輯來說,它是可以運用的。
只是關鍵是在於說,你每年都有7%,這樣子穩定的標的好不好找,你可以觀察像臺灣的0050,問題是,你如果是用0050來做,你就要思考到說,它的波動性,你可不可以接受,因為波動代表什麼,如果以質押來說,維持率就是一個重點,它波動漲跌會影響到你的維持率狀況,你能不能hold得住,維持率不夠的時候,有沒有什麼備案的策略,你有辦法去,這個早點還錢,或是說增加一些抵押品進去,要提升你的維持率等等的,這些腳本策略都必須要先思考好。
市場波動與心理壓力
所以以這樣子的思考來說,它其實是一個可以的方式,但是,如果你沒有做好思考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像今年4月的情形,今年4月什麼,大家在算,這個一天跌10%,第二天又再跌10%,第三天會繼續跌,第四天會繼續跌,我維持率還可以撐幾點,好難過對不對。因為你要使用這個買借死策略,你就要思考它,要是這個禮拜每天都在跌10%,就今年4月,的時間點來看,好像是有可能的事情,對不對。那我們現在,事後看起來好像哪有,沒這樣是嗎,到後面不是就又V轉勝了,對不對,哪有那個那回事。
可是你在當下那時候,你的內心的恐懼,能不能支持你做買借死策略,要就是你借不要借那麼多,對不對,要不然就是你手上有,預留一筆資金,是隨時準備拿來還,或是你有一筆,這個股票是可以隨時拿來做抵押的,而且你要準備的股票還是要,你的金融單位是願意收的,那時候額度是夠的,不然你可能遇到說,我想想要拿來增加維持率,好像也不太行。所以各種情況,這適合你有專業知識的人,甚至你有,長期在觀察,相關這種金融背景,金融知識的人,你才可以運用的一種投資工具。
結語:多元金流與專業建議
當然更多細節,大家可以到我們節目社群裡面,一堆大大,很專業的,整天在討論這個,就可以增加你的知識了。分享總是單純的快樂,期待下次再見。
Podcast收聽入口|社群入口|節目目錄: https://cutt.ly/AwesomeMoney
威利財經角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