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從財報分析出發來挑選個股的,想必一定會看很多財務指標。不管從三報表-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動表,還是看各種財務比率,或是獲利成長等等,分析的眼花撩亂,又會被技術分析派質疑財務數據都過時,股價早反映了。到底有沒有一個簡單財務指標可以拿來做挑選個股的好方法。有的,就是ROIC(Return on Invested Capital),中文是投入資本報酬率。
為什麼這個指標可以看清一家公司經營得好不好?先從指標的定義來看。
ROIC 公式為 (稅後淨營業利潤) / (投入資本),其中稅後淨營業利潤代表一家公司本業經營的利潤(有考量課稅後)。大家投資一家公司當然希望這家公司賺越多越好,每季財報最好本業都大賺錢,重點是本業,不是靠業外收入來撐獲利,有的公司不務正業,業外投資一大堆,這種公司的ROIC就會很低,甚至是負的。再來,投入資本的方式則有不同定義,常見的是 股東權益+ 有息負債+ 應付未付股利+ 股東無息借款,簡單說就是公司為了獲利而投入的資本,這有考慮到借錢開槓桿去投入。例如同樣賺100元,借錢舉債比較多的公司,ROIC會較低,舉債少的ROIC會比較高,面臨的財務風險也是前者較高。若只看股東權利報酬率(ROE),可能會看不出來。
因此ROIC可用來評估企業利用投入資本創造利潤的能力,若ROIC 越高,則表示公司能有效產生價值。那要挑選多高的公司? 通常15%以上就是相當不錯的公司,代表公司每投入一塊錢資本,可以賺取足夠的利潤。那麼美股七雄多高呢?我列出七大科技股從2022/1Q到2025/2Q的ROIC數字。

7大股 ROIC
從數字可以看出輝達(NVDA)的ROIC變化最大,從2022年底低點(也是股票低點),隔一年多到2024年中就衝到100之上,這是相當罕見的狀況,代表早期投入研發後,過一段時間出貨瞬間爆發,當然事後都知道是AI晶片所造成,整個市場大爆發。只是現在似乎是到高峰期了,看近幾季ROIC已開始向下,當然還是高得離譜,未來就算下降至50,也不代表股價要大跌,只是要有那麼高的投報率應該已不大容易了。
再來看蘋果(AAPL),這家公司真的是超完美,高ROIC的典範,不管景氣怎麼變動,始終保持60上下,雖然股價比較溫吞,但公司憑藉iPhone系統建立起的護城河,體質堅不可摧。
另外三家谷哥(GOOGL)臉書(META)微軟(MSFT)也是相當好的公司,ROIC始終穩定20-30附近,各有各的市場壟斷地位。
最後二家亞馬遜(AMZN)和特斯拉(TSLA)的ROIC則變動較大,且常掉進個位數。亞馬遜過去靠線上購物而興起,但其實電商是很靠投資的行業,儘管營收很大,但利潤率不高下,ROIC不會太高,這幾年比較好的原因是雲端業務AWS所撐起來。特斯拉ROIC高峰反而是在前幾年,電動車先驅這幾年很快便被同業蠶食,尤其中國電動車內捲殺價慘烈,前陣子馬斯克又跟川普豁在一起,成長性大不如前。目前投資的亮點剩無人計程車和首富面對AI是否有新點子出來。
綜合七家來看,各有擅長的舞台和優缺點,且都是好公司,要投哪一家?看近幾季ROIC表現,META和AMZN是持續遞增,值得多持有一些。TSLA可以看觀察ROIC幾時落底再進場。
最後我們的護國神山ROIC表現如何?其實也是相當出色,平均都是20-25之間,2Q來到28高位,繼續持有應該沒什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