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絕對也是相對,對於時間,放在自己的身上,不違和。
常說人與人間並沒有真正的公平,人生而平等只能說是我輩追求的目標,因為有缺所以要努力填補,但時間是公平的,老天給每個人都ㄧ樣ㄧ年365天一天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
每個人拿到的時間量都相同,主要在於對時間資源的分配與利用,有的人積極向上,有的人渾渾噩噩,有的人目標明確,有的人找不到方向。客觀上,時間是絕對的,沒有長短,不會變形;主觀上,則因人而異,感受上可長可短,可以過的度日如年,也能眨眼即逝。
從五月初調動到新職位以來,職級雖是提升了一級,但負責的工作領域也隨之擴大,需要處理的大小事務較之以往複雜多樣,繁重度亦增加不少。
眨眼間,3個多月匆匆而過,自到任那天算起,縱使業務內容是所熟悉的領域,但擔任單位主管與承辦畢竟大有不同,無論在心態上、思維上、人際上、責任上、……等許多面向都需隨之調整,繃起所有的神經線,轉起已不常用的腦空間,從放鬆的一端突跳至緊繃的一端,最明顯的在於:「時間去哪裡了?」。
之前悠活上班的時期,有時間停下來想想看看、找人談談聊聊,由自己掌握大部分的工作步調,猶有餘裕,日長漫漫;目前的工作,從未踏進辦公室開始心裡已在盤點今日的工作項目與行程,進辦公室後事情一件件接踵而來,等到緩下來時又將臨下班,再處裡部分瑣碎雜事與整理資料,過下班時間已是常態,時間總感覺不敷使用。
客觀上,時間是人人一樣多,不差一分一秒,分針轉24圈,不為誰多走一圈,也不為誰忘走一步。在個人感受上,時間具有伸縮性,緊湊則時短,寬鬆則時長;愉快時亦短,痛苦時亦長。
時間不是消失,而是注意力被分散到更多的事務上,覺得事多很忙,但如果突然被問一句:「你今天都在忙些什麼?」我相信多數人會一時間說不出來,只是覺得很忙,但想不起來做了什麼。相反的,獲得更多注意力的印象比較深刻。
3個多月來匆匆忙忙,印象最深的是到任的那一天,之後每一天的經歷,都需要更用力的回想。他人問我,哈囉~你來多久了,不算不知道,一算怎麼就過了百多天,到任那天的事仍猶然在眼。
步調變化這麼大,偶被問起有沒有後悔,放著好日子不過……。其實回答這個問題並沒有什麼意義,對於接下來要面對的挑戰也無甚幫助,套句當今的流行語「來都來了」,只管盡力做好分內之事,也就足夠。
做下決定,就別頻繁回頭問自己會不會後悔,雙眼是用來向前凝視前方,發現風險與機遇,以走好腳下的路。
自己能從對時間的感受來判斷對業務的掌握程度,想把諸事理順連軸轉或不可免,以求儘快熟悉情況、掌握情況。所以,我期盼時間流速能由加速狀態於短期內回到一般常速,那也就代表已是駕輕就熟之時。
平衡工作與生活,也是有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