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82年生的金智英》|鍛思鍊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不知現今的婆媳關係是否有所改善,現在的婆婆年紀應該與我相去不遠,隨著時代的演進,現代婆婆應該不會再像我的婆婆那樣,想法保守傳統又會用言語暴力對待媳婦。

 

  希望不會。

 

(20231117刊於blogger、20250903刊於方格子)

 

>>>>>>>>>>>>>>>>>>>>>>>>>>>>>>

 

[看過《82年生的金智英》]

  

  看過了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毫無例外地,我跟身邊聽過的、網路上看到的女性一樣,在漆黑的影院裡哭得很慘。

  

  二十多年的婚姻生活,我早已不是新婦,劇中關於金智英的日常生活也沒有甚麼特別戲劇化的橋段,照理說我應該是可以理性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避免讓眼睛潰堤。

  

  只是,我終究還是哭了。

  

  

  不久,我分別與兩位同樣觀賞過《82年生的金智英》的朋友聊這部電影,一位是四十出頭的媽媽,另一位則是年輕、未婚的女兒。聊過之後發現:我們三人的理智線崩潰的劇情時點是一樣的。

  

  當金智英用外婆的語氣跟媽媽說話時,她規勸一輩子都在為家人操勞的媽媽無須再為女兒擔心,女兒自己的事,自己會看著辦。

  

  金智英的媽媽聽到時驚到說不出話來,跟著她就奔到金智英的身邊,抱著女兒開始痛哭。

  

  我們的眼淚就是從那一幕劇開始失守。

  

  想到一生辛勞的媽媽仍須為女兒的生活擔憂;

  

  想到媽媽年輕時也經歷過同樣的壓力;

  

  想到自己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候沒有媽媽陪在身邊……

  

  女人心中的委屈,只有女人才會懂。

  

  

  《82年生的金智英》的劇情從一開始就觸動了我心裡的酸楚。

  

  金智英回到婆家過節。天還沒亮,婆婆就開始在廚房裡忙著準備多到吃不完的菜餚,一家大小都能睡得香甜,不被鍋碗瓢盆搬動的聲音驚醒,只有身為媳婦的金智英會有所警覺地醒來,她不敢若無其事地繼續裝睡,只能趕緊起身穿衣,走進廚房幫忙。

  

  這樣的場景似曾相識。

  

  是甚麼樣的家庭,能讓女人從睡夢中驚醒,又無力改變現狀?

  

  

  看過電影之後,我就迫不及待地買了原著回來閱讀,其中有一段故事是電影裡沒有提到的。

  

  金智英的奶奶跟媳婦說,女人一定要生四個兒子才行,將來老了以後生活才有保障。

  

  媳婦吳美淑的第一胎生了女兒,婆婆說沒關係,再拼第二胎就好。

  

  到了第二胎金智英出生時,吳美淑一面哭泣、一面跟懷中的女兒說對不起。

  

  隔年吳美淑就懷了第三胎,這次同樣是女兒。

  

  依照韓國當時的法令規定,身懷女嬰是可以合法墮胎的理由。

  

  吳美淑在知道是女兒之後,就默默地一個人到醫院去將胎兒拿掉,之後吳美淑在醫院裡嚎啕大哭,她身邊沒有家人的陪伴與安慰,能得到的只有醫生的一句對不起。

  

  好不容易,金智英的弟弟出生了,媽媽總算是對家族有了交代。

  

  這讓我想到了我新婚之後不久,婆婆也是耳提面命地囑咐我:「一定要生二個孩子,而且至少要有一個是兒子。」

  

  回顧當初,我經歷了流產、死產的悲痛,為了生育我做過的檢查、開過的刀、吃過的藥,除了在第一時間是由婆婆陪著去看醫生之外,七年的時間我大多都是自己跑醫院、自己躲在牆角邊哭,時間就在希望與失望交互接替之間慢慢流逝,折磨著我的自信與意志。

  

  生不出小孩會讓女人自卑,婆婆不用多說甚麼,媳婦就會給自己抬不起頭的壓力。

 

  所有的手術、藥物等醫療費用我全都自掏腰包,廚房的工作我都不敢懈怠,同時還要努力討好家中的每一個成員,盡心扮演好妻子、媳婦、嫂嫂、弟媳、伯母、嬸嬸的種種角色,還有,我必須隱忍婆婆背地裡對我惡意的誤解與謾罵。

  

  我是想:儘管我不會生孩子,至少能夠努力當個不討人厭的家人吧?

  

  時隔多年,寫到這裡我還是會悲從中來,心緒久久不能平復。

  

  經過七年的努力,我好不容生了兒子,婆婆特地跟我說:「看妳生小孩這麼辛苦,有生兒子就好,不用再生了。」

  

  我心裡有種拿到特赦令的輕鬆感覺,甚至沒有心力去質疑:

 

  為什麼我要承受這些委屈?

 

  我生不生小孩為什麼要由婆婆來決定?

  

  

  女人也是有夢想的,金智英的媽媽與姊姊都是如此。金智英的姊姊註記了她想要去的國家,大多是金智英不曾聽過的地方,妹妹問姊姊為什麼會想去那些國家,姊姊回答說:「因為那裡的韓國人比較少。」

 

  我想姊姊沒有說出口的話可能是:

 

  那些沒有韓國人的國家可能比較沒有重男輕女的歧視吧。

  

  在《82年生的金智英》書中,作者舉出相關的數字,說明在韓國社會中女性所遭遇的歧視與不平等待遇,這並非韓國所特有的問題,只是在韓國男尊女卑的價值觀顯得特別嚴重。

  

  是甚麼樣的社會,會讓女人自覺得不到平等對待,感到不安全?

  

  

  看過《82年生的金智英》的女人,心裡應該都會感到一陣心酸。

  

  而看過《82年生的金智英》的男人……

 

  我曾在網路上看到有男人在戲院裡看著看著就睡著了,想想這也是不容易的事情。

  

  《82年生的金智英》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好電影,原著小說也很值得推薦。從1982年到今天,我相信比起當時,現今的社會又發展得更為多元與開放,女人跟男人一樣,有能力也有資格追求自己的幸福與夢想,最重要的是:婚姻並不是幸福的保障,女人也不該視婚姻為人生的最終目標。

  

  我很喜歡電影裡的結局,心理醫生問金智英:面對這些不合理的對待時,金智英想到要做甚麼?

 

  而最後的畫面則是:金智英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書,她寫下了她的人生故事。

  

  嗯,至少這是個不壞的結果。

 

(原文寫於20191219 ~ E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岱楨的文字所在
0會員
59內容數
岱楨是我,有顆喜歡寫作的老靈魂。
岱楨的文字所在的其他內容
2025/09/03
  我喜歡寫詩,雖然我稱不上擅長,作品也不多,不過我覺得詩文雖只有短短幾行字,有時候用來訴說故事,其中的情韻似乎更為細緻。     這篇詩文寫的是一則關於友誼的小故事,兩位多年未見面的老友聚在一起吃頓飯,回憶年少相識的當年,更新歷經歲月的今時。在這頓飯後,老友們的生活大約還是一樣:上班與回家,在
2025/09/03
  我喜歡寫詩,雖然我稱不上擅長,作品也不多,不過我覺得詩文雖只有短短幾行字,有時候用來訴說故事,其中的情韻似乎更為細緻。     這篇詩文寫的是一則關於友誼的小故事,兩位多年未見面的老友聚在一起吃頓飯,回憶年少相識的當年,更新歷經歲月的今時。在這頓飯後,老友們的生活大約還是一樣:上班與回家,在
2025/09/02
  現在回想起來,《俗女養成記》的情節仍是令人回味。   (20231103刊於blogger、20250902刊於方格子)   >>>>>>>>>>>>>>>>>>>>>>>>>>>>>>   [我看《俗女養成記》]      上星期我看完了《俗女養成記》的最後一帖,第一個感想是覺
2025/09/02
  現在回想起來,《俗女養成記》的情節仍是令人回味。   (20231103刊於blogger、20250902刊於方格子)   >>>>>>>>>>>>>>>>>>>>>>>>>>>>>>   [我看《俗女養成記》]      上星期我看完了《俗女養成記》的最後一帖,第一個感想是覺
2025/09/02
  這是在2019年初時的高中同學聚會,那時新冠肺炎的疫情還沒開始。   (20231027刊於blogger、20250902刊於方格子)   >>>>>>>>>>>>>>>>>>>>>>>>>>>>>>   [生命如歌,悲喜自嘔]       舊曆年剛過不久的星期五,高中同學章魚
2025/09/02
  這是在2019年初時的高中同學聚會,那時新冠肺炎的疫情還沒開始。   (20231027刊於blogger、20250902刊於方格子)   >>>>>>>>>>>>>>>>>>>>>>>>>>>>>>   [生命如歌,悲喜自嘔]       舊曆年剛過不久的星期五,高中同學章魚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秀鳳出門的時候,婆婆坐在客廳,她看到婆婆抬頭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她回家一進門,瞧見婆婆又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Thumbnail
秀鳳出門的時候,婆婆坐在客廳,她看到婆婆抬頭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她回家一進門,瞧見婆婆又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Thumbnail
家柱的一番體己話,讓他想起了那一段黑暗的日子... 依稀想起照顧婆婆最後的那段日子... 明玲可以說是把這些日子以來,婆婆的撒潑,無理,都想要還給眼前這個因生病而折磨她的女人,說了: "媽,金燕是你女兒吧...." 停頓了一會,又說道: "如果金燕有日也像我一樣照顧中風的婆婆,這樣的被糟蹋
Thumbnail
家柱的一番體己話,讓他想起了那一段黑暗的日子... 依稀想起照顧婆婆最後的那段日子... 明玲可以說是把這些日子以來,婆婆的撒潑,無理,都想要還給眼前這個因生病而折磨她的女人,說了: "媽,金燕是你女兒吧...." 停頓了一會,又說道: "如果金燕有日也像我一樣照顧中風的婆婆,這樣的被糟蹋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多年的壓力與悲痛下,無法很好的與自己和解的人。包含無法用自己認同的方式喜歡自己、無法滿意自己的付出,帶著遺憾來到老年的人⋯⋯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Thumbnail
我們與孩子約莫有三十歲的人生差距,現在人晚婚晚生,恐怕拉距會更大,差個四五十歲比比皆是。孩子三十歲,我們也就六七十歲了,觀念就變成老觀念,在孩子眼中我們就成了那個缺乏與時俱進不思進步的老人。 有一個婦人跟婆婆三觀不合,自從嫁進婆家,每天上演婆媳大戰,她嫌婆婆的裹腳布又長又臭,所以不管婆婆說什麼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八十六歲老菩薩出門是件大事 新竹台中算長途女兒媳婦環侍 心心念念探望老媽腿傷終成行 二舅媽來家小住破天荒第一次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對於傳統觀念的評判,以婚姻建立的新家庭作為例子,對於傳統與現代的抉擇提出思考。
Thumbnail
文章探討了在現代社會對於傳統觀念的評判,以婚姻建立的新家庭作為例子,對於傳統與現代的抉擇提出思考。
Thumbnail
當婆婆、媳婦、先生分別不同時間來到心理諮商室⋯
Thumbnail
當婆婆、媳婦、先生分別不同時間來到心理諮商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