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婆媳| 卡住的婆媳問題

Evelyn怡怡-avatar-img
發佈於致50+熟齡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幾年前,小惠的婆婆搬來同住後,家中原本融洽的氣氛就消失了。小惠常常悶悶不樂,她在逼問下透露:「婆婆經常在娘家媽媽或外人面前抱怨,如說都是先生在煮飯,這根本不是事實。類似被扭曲的事實,身為晚輩的我一點辦法都沒有。」

明明如果小惠沒加班,就趕忙回家做飯,家務事也未懈怠。然而,她的付出似乎從未得到婆婆的認可。

阿彬提出建議:「妳這麼傻喔,下次婆婆說都是先生在煮飯,妳就順著她的話說『對啊!先生煮得比較好吃,我也喜歡吃。以後就讓先生多煮一些吧!』妳就把煮飯的工作讓給先生,讓他有機會好好回報媽媽啊。」大家拍案叫絕這順水推舟法。秀玲安慰:「誰愛加班啊!妳已經很盡力備餐、操持家務哪。我跟婆婆住了十多年,妳的感受我能理解。不過,婆婆說什麼,我通常選擇不去理會,也不會因為她的話而改變自己的行為。因為一旦改變,她就會干涉我的生活更多。」

小敏很激動說:「雖然我沒有結婚,但若是我努力工作,卻老是不被老闆認可,我也會氣餒、無力、憤怒耶,我寧可老闆告訴我該改善哪裡,而不是在我背後跟別人說這樣、那樣不滿意之類,難怪小惠生氣、也很受傷,付出不值得啦,這類型的婆婆、老闆很可怕。」

有與婆婆同住經驗的秀玲提醒:「婆媳之間的問題似乎無解,唯有保持距離。妳不用跟婆婆計較,記住妳的層次比她高。婆婆只是無聊,不要理她就好。」小惠嘆口氣:「這道理我懂,我知道跟婆婆爭執等於跟她一般見識,但要淡定,我還在學習中。幸好與你們聊聊天就舒坦多了。」

阿彬拍拍小惠:「未來孩子怎麼經營婚姻、誰煮飯等事情,我們也許也會看不過去,但我們要有自覺,更不要在家人背後講閒話、搬弄是非。每一代有他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我們可別自尋煩惱。」

人生有時被卡住了,無法短時間解決所有問題;幸好生活中還有許多值得關注、值得開心的事等著我們。

本文發表於聯合報(113.04.01)  https://udn.com/news/story/7272/7856936

 

raw-image


avatar-img
72會員
433內容數
有根羽毛喜歡到處旅行,記錄生活、想像、教育、教養....不管是光或陰影都值得擁有翅膀,跟著這羽毛一起去旅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怡怡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看你這兩天很不乖,一點都不聽話,你到底怎麼搞的?」二哥罵著孩子。家美在旁默默不語,心想:「難得跟小孩相處,幹嘛口氣那麼兇,孩子們一起玩,免不了打打鬧鬧。
「達文西,吃飯了。你在哪裡?」最近因為天氣變冷,我家的烏龜達文西總是從水盆爬出來,躲到鞋櫃下,對我的呼喚毫無反應。「達文西都不理我!」我向先生抱怨道。先生淡淡回應:「不要理他啦!」
她拿著扁平梳溫柔的幫他梳著髮,他說:「看妳是很少幫別人染髮喔!難怪像在畫水墨畫,妳只要在有白髮的地方梳上藥劑就好。」於是她仔細梳翻層層的頭髮,像種田翻地一樣,不敢漏過一塊頭皮。
貴賓之夜活動中,感人的場景令人感到幸運與激勵。值得敬重的主管以身作則、以德服人,展現出科技人的平實與溫暖。在宇宙、星空下,人因謙卑而偉大!
每到月底,小慈臉上總是冒一堆痘痘,而同事阿彬就會跟小慈說:「要喝啤酒、吃炸雞才能治療痘痘啦」!這時,我們都會跟阿彬翻白眼,因為這哪是業務壓紅線快來不及時的紓壓方式?但周遭不少男性朋友喜愛把啤酒、炸雞、甜飲料、泡麵等當忙碌以外的自我犒賞,而我們女生則偏愛甜點、洋芋片、巧克力等,雖然說巧克力是
小時候印象中的鄉下對照都市的繁華,從沒改變被世界繁華遺忘的面貌;我盯著屋角混凝土牆掉落後裡面露出的紅磚瓦,想起以前我們孩子時在大爐、大灶、塌塌米跑來跑去的模樣;曾經得爬上屋瓦才摘得到龍眼的碩壯龍眼樹若現在還在,不知這已經改成洋房的高度,搆得到還搆不到一串串的碩大龍眼? 
「我看你這兩天很不乖,一點都不聽話,你到底怎麼搞的?」二哥罵著孩子。家美在旁默默不語,心想:「難得跟小孩相處,幹嘛口氣那麼兇,孩子們一起玩,免不了打打鬧鬧。
「達文西,吃飯了。你在哪裡?」最近因為天氣變冷,我家的烏龜達文西總是從水盆爬出來,躲到鞋櫃下,對我的呼喚毫無反應。「達文西都不理我!」我向先生抱怨道。先生淡淡回應:「不要理他啦!」
她拿著扁平梳溫柔的幫他梳著髮,他說:「看妳是很少幫別人染髮喔!難怪像在畫水墨畫,妳只要在有白髮的地方梳上藥劑就好。」於是她仔細梳翻層層的頭髮,像種田翻地一樣,不敢漏過一塊頭皮。
貴賓之夜活動中,感人的場景令人感到幸運與激勵。值得敬重的主管以身作則、以德服人,展現出科技人的平實與溫暖。在宇宙、星空下,人因謙卑而偉大!
每到月底,小慈臉上總是冒一堆痘痘,而同事阿彬就會跟小慈說:「要喝啤酒、吃炸雞才能治療痘痘啦」!這時,我們都會跟阿彬翻白眼,因為這哪是業務壓紅線快來不及時的紓壓方式?但周遭不少男性朋友喜愛把啤酒、炸雞、甜飲料、泡麵等當忙碌以外的自我犒賞,而我們女生則偏愛甜點、洋芋片、巧克力等,雖然說巧克力是
小時候印象中的鄉下對照都市的繁華,從沒改變被世界繁華遺忘的面貌;我盯著屋角混凝土牆掉落後裡面露出的紅磚瓦,想起以前我們孩子時在大爐、大灶、塌塌米跑來跑去的模樣;曾經得爬上屋瓦才摘得到龍眼的碩壯龍眼樹若現在還在,不知這已經改成洋房的高度,搆得到還搆不到一串串的碩大龍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秀鳳出門的時候,婆婆坐在客廳,她看到婆婆抬頭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她回家一進門,瞧見婆婆又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最近看到ㄧ個影片,是一個很疼兒媳婦的婆婆和他兒子三人的日常。 影片是在說,因為兒媳婦失業,丈夫叫她去找工作,她卻覺得壞工作她看不上,好工作也不一定會要她,這讓她的婆婆及丈夫很不開心,但是還是什麼也沒說就去上班了,等到婆婆下班,抓兒媳婦與她一起做飯,兒媳婦當然說她不會,不過還是一起進了廚房,真正開始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一.如何證明自己價值 今天(113.3.16)聯合報的<家庭副刊>有兩篇文章值得一提。一篇是編劇媽媽寫的《暫時無業的時間,我更理解我的婆婆》。內文是:她以前一直覺得婆婆有些奇怪,每天在家開伙,即令家裡只剩她和公公兩人,而她自己健康也已出現狀況,還是每天縮著身子到市場去買菜,然後提著重得要命的菜蔬魚
若淑是剛嫁進趙家的新嫁娘.....
Thumbnail
(前情提要,當婆婆來台北住個幾天,我就會陷入焦躁不安,一直要等到離開,我才能夠全然放鬆。可是在別人的眼裡,她明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人,怎麼只有我覺得她是壞人?) 親愛的孩子,就在你數算完婆婆膽小、脆弱、保守、害怕蟑螂、一天到晚講重複的話,是否覺得,那些話一出口,很像魔法棒唸錯了咒語裡的幾個音,噴出
Thumbnail
秀鳳出門的時候,婆婆坐在客廳,她看到婆婆抬頭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她回家一進門,瞧見婆婆又看了一下牆上的壁鐘。
Thumbnail
婆媳相處一直是家庭中的熱門話題,但抱怨無助於解決問題。正確的溝通才是正解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當女性搬進婆家後,要面對的挑戰超過我們的想像。生活比想像中更加不便,甚至帶來更多的壓力。分享在婆家感受有些誇大,但卻是真實的感受。衣帽間、倉庫、廚房裡的經歷,讓我意識到家庭和個人空間的重要性。希望有相同經驗的人不會孤單,直到有一天,我們一定可以搬出去!
Thumbnail
最近看到ㄧ個影片,是一個很疼兒媳婦的婆婆和他兒子三人的日常。 影片是在說,因為兒媳婦失業,丈夫叫她去找工作,她卻覺得壞工作她看不上,好工作也不一定會要她,這讓她的婆婆及丈夫很不開心,但是還是什麼也沒說就去上班了,等到婆婆下班,抓兒媳婦與她一起做飯,兒媳婦當然說她不會,不過還是一起進了廚房,真正開始
Thumbnail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婆媳關係,真的是長久以來屬於女性間最難的一項考題,特別是對已婚女性來說,要跟男方媽媽用什麼相處方式真的是沒有標準答案,更沒有一套固定模式供參考,所以真的很考驗自身的智慧、修養及伴侶的態度。雖然之前有分享過一篇婆媳文化,但婚後生活總會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而有所體悟......
一.如何證明自己價值 今天(113.3.16)聯合報的<家庭副刊>有兩篇文章值得一提。一篇是編劇媽媽寫的《暫時無業的時間,我更理解我的婆婆》。內文是:她以前一直覺得婆婆有些奇怪,每天在家開伙,即令家裡只剩她和公公兩人,而她自己健康也已出現狀況,還是每天縮著身子到市場去買菜,然後提著重得要命的菜蔬魚
若淑是剛嫁進趙家的新嫁娘.....
Thumbnail
(前情提要,當婆婆來台北住個幾天,我就會陷入焦躁不安,一直要等到離開,我才能夠全然放鬆。可是在別人的眼裡,她明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人,怎麼只有我覺得她是壞人?) 親愛的孩子,就在你數算完婆婆膽小、脆弱、保守、害怕蟑螂、一天到晚講重複的話,是否覺得,那些話一出口,很像魔法棒唸錯了咒語裡的幾個音,噴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