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失明》由《女優,摔吧!》導演、同時也是資深經紀人的周美豫睽違多年再拾執導筒,而本片是改編自作家劉梓潔的同名獲獎小說。故事描繪女性在家庭與情感關係中所承受的無形壓力,透過角色對生命掌控的失衡與自我凝視,層層揭開那些難以言說的裂縫與壓抑;林依晨不僅首度擔任電影監製,也在片中主演主角「書儀」,與吳可熙飾演的初戀情人「雪津」展開一段重逢與衝撞交織的心理拉扯;電影自預告釋出以來話題不斷,成為今年台灣影壇備受矚目的女性心理劇代表作。
因《華燈初上》嶄露頭角、並曾前往好萊塢與吳彥祖、楊紫瓊等人合作影集《西遊ABC》的劉敬,在本片中飾演林依晨與李銘忠的兒子「天瀚」;首次參與電影長片,劉敬再度展現他內斂且渾然天成的演技,不僅要周旋在父母間,更與吳可熙有著精采對手戲,劉敬的演技既到位又充滿豐沛情感,呈現角色的壓抑、情竇初開、不解、憤怒等多種面向,表現令人印象深刻。
劉敬首登大銀幕飾演壓抑長子 親揭人生困惑:下個地球在哪裡?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對於成為「天瀚」的代言人,劉敬充分了利用自己的生命經歷,他說:「我回想過去16到18歲那段時間的過程,其實跟天瀚的狀態很相似。」劉敬表示,跟「天瀚」一樣,小時候也很常被父母帶出門,跟他們的朋友吃飯:「那時覺得大家都在稱讚我,很開心,可是慢慢到國中、高中後,就發現我不喜歡這件事了,不喜歡被帶出去當作展示。」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劉敬近一步補充,表示自己小時候學跆拳道,也開始慢慢覺得自己對跆拳道並沒有這麼喜歡:「我覺得跟天瀚的成長相似的是,我們小時候都有一些在學習的事情,或是父母可能會希望我們這麼做,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好的經歷。」或許正是因為有這些經驗,成了劉敬走進角色時的重要參照,也讓他在詮釋「天瀚」時,更能捕捉那份悄然無聲的抵抗與成長的孤單。
或許正是這些相似的經歷,讓劉敬在揣摩「天瀚」時格外有感,不過當談到性格本身時,劉敬卻說彼此其實沒有那麼像,現實中的他,和片中的「天瀚」有著不太一樣的成長背景與家庭排序,也因此個性上展現出另一種面貌:「天瀚是一個比較早熟、比較沉穩的人,而且他有弟弟,但其實我在家是最小的,所以我一直都是比較沒有那麼成熟、比較愛玩的那個。」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說起在電影裡的弟弟,「天瀚」可是個寵弟魔人,雖然對這個家有著複雜情緒,但對弟弟卻始終溫柔;這個對從小當弟弟習慣的劉敬來說,適應角色的落差其實沒有想像中困難:「弟弟的那個演員幫我很多,他在現場無時無刻都很開心,就覺得他真的很可愛,然後還有他的奶音、一舉一動,也常常跑過來叫我天瀚哥哥,跟我分享他今天帶了什麼玩具,所以其實到那個當下,心裡的『哥愛』就出來了,也不需要多做什麼準備。」聊到這裡,從家庭經歷到性格差異,再到戲裡和弟弟的互動,劉敬一步步解釋了自己怎麼找到「天瀚」的感覺,也讓我們更清楚看見他和角色之間的距離與連結。
而在故事裡,「天瀚」其實還有一個關鍵的抉擇:他瞞著家人偷偷選了哲學系,而他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因為「心裡對人生有很多疑問」;那麼,對現在的劉敬來說,他自己在人生未來的想像上,會不會也曾有過這樣的困惑或疑惑?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對於這個問題,劉敬倒是給了一個有趣的回答:「我的困惑像是下一個地球在哪裡?或是宇宙的起點是什麼?黑洞的另一邊是什麼?就是很多這種奇怪的問題。」這樣的回答看似特別,卻也呼應了他對未知的好奇與探索,而且相較於「天瀚」在戲裡的猶疑與不安,劉敬更像是把這份疑惑轉化成想像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解答,也因此,談到未來,劉敬展現的不是焦慮,而是一種對可能性的開放。
不過,既然是男演員,現實中還是少不了必經的人生階段「當兵」,對於未來勢必得服役,劉敬則保持樂觀面對的態度:「我反而有點期待欸!因為我覺得當兵是另外一種體驗人生的時間,因為段時間,我們必須在一個全部都是男生的地方,大家一起去經歷某些事情,這是我還沒有過的經驗。」
在專訪過程中,可以發現劉敬總能把角色的經歷和自己的人生拼湊在一起,既有距離,也有連結;而這樣的對照,也讓他在第一次大銀幕演出時,展現出獨特的年輕能量。
劉敬看上角色三角關係 大讚林依晨:無時無刻散發溫暖
在談過成長經歷與性格差異之後,更深一層的問題是,「天瀚」要如何面對自己內心的感受,因為外在的壓力容易看見,但真正難的是角色內在的掙扎;對此,劉敬也給出他的理解,更從自己與角色之間的相似性談起:「天瀚跟我很像像的地方,就是蠻勇敢的,雖然這樣講好像比較笨,但我們都是不會考慮到後果,我想做什麼事情,就會直接去做,會比較衝,結果會怎麼樣,就等做完後再說,因為至少我有主動去做這件事了。」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談到這裡,也讓人好奇,劉敬第一次拿到劇本的時候,是什麼地方讓他對「天瀚」產生興趣,並決定嘗試這個角色?對此,劉敬表示角色有很多值得挑戰的地方:「第一個是跟家庭的關係,因為我跟爸爸媽媽的關係很好,但天瀚跟媽媽、雪津之間,是母子又有點三角關係,讓我覺得這樣的題材很新穎,有很多是我沒有嘗試過的東西,會讓我很想要挑戰。」從角色設定到家庭關係的張力,對劉敬來說,「天瀚」不只是單一情緒的展現,而是多層次的挑戰,也因為有著這樣的複雜性,也讓他在準備角色時需要投入更多心思,去摸索不同的感受。
「天瀚」的角色,不僅映照出青少年對世界的各種疑惑,也承載了來自原生家庭的壓力,讓他渴望疏離親情;同時,也折射出這個年紀對愛情的懵懂探索。在劉敬的詮釋下,為觀眾帶來既有內斂的壓抑,也帶著情感迸發張力的表演。
在片中有幾幕令人印象深刻,劉敬則表示自己很喜歡一場天橋上一場抒發情緒的戲:「對於一個才16、17歲的小男生,要怎麼去承受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因為這是一個很荒謬的情節,但卻發生在我身上,所以我當下那個情緒是生氣、無奈,覺得我該向誰說?我要怎麼說?」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這次在電影中,首次與林依晨合作,對劉敬來說,也是此次拍攝裡很特別的部分,聊起與林依晨在片場的互動與對戲,他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感受:「依晨姐就是從第一眼看到她,就知道她是一個很溫暖的人,而且無時無刻都散發著溫暖的感覺,在片場也是照顧每一個工作人員,每天都在請大家吃點心、喝飲料;但是對戲的時候,又可以完全感受到,她作為一個媽媽,對兒子的情緒很複雜,那種『我知道你不喜歡,但我都是為你好』的糾結,我是可以感受的到。」對劉敬而言,之所以能在與林依晨對戲的過程中,能精準給出應有的情緒,也是因為林依晨傳達情緒的方式,非常細膩,才能詮釋出既有愛又無法彼此理解的母子關係。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劉敬還分享了一場拍攝,這是一場在餐會上,劉敬與林依晨倆人因喝了點酒,所以一起跳舞的戲,實際上,為了讓角色更融入當下的氛圍,開拍前兩人也的確有小酌:「依晨姐是自己帶她喜歡喝的酒,我是在現場喝,因為那個場景是在飯店的頂樓拍,剛好旁邊有一個空中酒吧,我就去看一下有什麼,就喝了一杯紅酒。」
但劉敬也坦言,平常自己不喝酒,但為了角色、為了更符合角色身處的環境,在拍攝這場戲前,也讓自己進入微醺的狀態,那場戲的效果也的確有出來,既展現了他與林依晨各自壓抑的情緒,也在後來因為彼此角色喝了酒而有了釋放。
劉敬片場刻意疏離李銘忠 首次合作周美豫:給演員很大的自由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在《失明》的家庭線裡,除了母子間的情感,父親的存在同樣帶來壓力與推力,而片中由李銘忠飾演的父親,和「天瀚」之間的對戲充滿張力,更讓劉敬在片場特別留意彼此的互動,也因此在表演時更能進入角色的情境。
談起李銘忠,為了更加貼近片中父子之間疏離的情感,劉敬坦言自己有刻意保持距離:「其實我在片場跟銘忠哥會刻意保持一點距離,就是不會跟他太親近,跟依晨姐在片場,我都直接叫媽媽、蠻常聊天的,反而是跟銘忠哥在片場會刻意保持一點距離,甚至開拍前都盡量不要看到銘忠哥。」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劉敬進一步說明,對他來說,李銘忠嚴肅時的表情,很有威嚇力,這對他進入角色上,也有很大的幫助:「那場戲,其實是我當下還是很怕銘忠哥飾演的爸爸,畢竟就是非常權威的一個爸爸,可是我知道現在必須站起來為自己反抗,所以天瀚那場戲跟爸爸反抗的戲,我也是有一點豁出去、想跟爸爸對抗的感覺。」
劉敬也延伸說明了這場衝突戲的背後,角色的心境:「那場應該算是天瀚唯一一次硬起來的戲,就是想告訴爸爸媽媽,我想要什麼、不要什麼!」對劉敬而言,與李銘忠的合作既具挑戰,也帶來助力,讓他在角色的張力中找到更真切的情緒出口。

(劇照提供:周子娛樂)
除了和兩位前輩的互動之外,劉敬也特別談到導演周美豫,表示她在片場對演員的感受格外留意,他說:「因為可能導演同時也是依晨姐的經紀人,所以我覺得她會很在意演員的感受,比較不會執著在她一定什麼畫面,或是我一定要站在這邊、一定要講什麼台詞,給演員很大的自由。」
劉敬表示,周美豫是一位在講戲時,會給演員許多方向參考的導演:「例如生氣,但導演會解釋我的生氣不只是暴怒的生氣,背後應該還有很多不解,或是氣自己。」他補充說道,周美豫在提供演員方向時,不僅僅停留在單一情緒的表面,而是花時間講解角色所處的背景與脈絡,讓他能理解情緒的來源與背後的複雜性,這些解釋成為他進入角色的重要依據,也讓他在演繹時不只是表現「生氣」或「難過」的表象,而是能帶入更多內在動機,從而更貼近角色的狀態。
從家庭的壓力、角色的掙扎,到片場的互動與學習,可以看見劉敬在《失明》中的演出,不只是一次新的挑戰,更是一段自我探索的過程;他將生命的經歷與角色的困境相互拼合,既保留距離,也找到連結;初登大銀幕的他,帶來了屬於年輕演員的能量與敏銳度,而這份專注與真誠,相信會成為他在未來道路上最珍貴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