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出國都是跟團,三餐選擇不自由,吃的也不是所謂名店。去年剛好有機會去日本福岡自助旅行,心裡總想著,可以試試排隊名店。還特意找了一些影片,認真筆記。沒想到,真正打動我的卻是不經意的料理。

門司港:和牛起司燒咖哩
來到福岡門司港,當地名產是燒咖哩,其實就是焗烤咖哩飯。
我滿心期待地排隊,點了和牛起司燒咖哩,賣相真的棒。咖哩表面一抹融化起司,上面鋪著厚實和牛,橫剖面嬌嫩粉紅是我喜歡的熟度,加上蔥絲點綴,讓褐色咖哩多了一絲清爽翠綠。濃郁的起司香氣撲鼻,讓我食指大動。欣喜地舀一大匙,往嘴裡塞,嗯~~好鹹!!!咖哩、起司炸鹹,我渴求著大口白飯,但是白飯卻少得可憐,完全制衡不了壓倒性的鹹,最後只能拼命喝水。至於和牛什麼味道口感,我完全忘了。

味噌牛腸鍋
帶著被鹹味爆擊的陰影,還是忍不住期待另一個排隊美食。福岡在地「牛腸鍋」,聽說老饕都愛,熱愛火鍋的我當然也不想錯過。花心思尋覓有賣單人份的店家。
鍋物很簡單,牛腸、豆腐、高麗菜、韭菜並撒上大量白芝麻。隨餐附上麵條、福岡明太子、醃漬小菜和沙拉。加點一杯福岡草莓製成的氣泡飲,非常豐盛的套餐。食材煮熟後,先嚐一口牛腸。比大腸更加柔軟肥嫩,咀嚼時散發滋滋油香。冒著熱氣的乳白色湯頭和牛腸相襯,誘惑著嗜湯如命的我,大喝一口,天啊,超鹹。比他附上的醃漬小菜還誇張,那杯草莓氣泡飲成了救贖。
某天隨意走在天神區小巷裡,進入一間家庭式餐館吃午餐,店內很樸素,電視掛在高高的位子播放著新聞。因為過了用餐時間沒什麼客人,反而有濃濃在地感。點了今日特餐「炒豬肉定食」,料理跟店家一樣樸實,洋蔥炒肉片、白飯、味噌湯、冷豆腐、馬鈴薯沙拉和醬菜。不抱任何期待,只想填飽飢腸轆轆的肚子,動起筷子鏟一口白飯,順手夾一片肉,大口咀嚼著,等我回過神時,竟然覺得好吃。不是什麼驚艷的味道,很家常、意料之中。接連幾餐味蕾被爆鹹攻佔,這一餐讓我不疾不徐地吃完每一道菜,心滿意足。
旅程繼續,搭船來到清幽的能古島,島上旅客不多,中午在海島公園的旅客餐廳用餐,我挑一個室外座位,能夠眺望公園景致。隨意點了燒烤牛肉定食,外加一杯橘子氣泡飲。生菜淋上胡麻醬,很是開胃。再吃一口燒烤牛肉,肉質柔嫩微帶嚼勁,沾醬剛好,不搶牛肉風味又下飯。味道很日常,但每樣食材都完美發揮,讓我一口都不剩。最後,橘子氣泡飲竟然有一整顆橘子果肉,既清爽又有口感樂趣,勘稱完美句點。

鈴懸本店:烤麻糬套餐
走在中洲川端路上,不經意來到這家點心鋪,門口掛著五色暖簾,日式風情吸引我入內。店內幾位客人面前擺著豪華聖代冰品,本想點來嚐嚐,但是癡迷於麻糬、湯圓等傳統點心的我,翻閱菜單看到烤麻糬時,瞬間倒戈。外觀非常平凡的麻糬,一甜一鹹。咬一口時,差點驚呼。表皮微焦帶韌,隨後溫熱軟糯口感與米香在口腔溫柔舞動,我珍惜著每一口的感動,在不捨中輕鬆完食。
每次旅行到一個陌生環境,吃東西時總下意識尋找記憶中的味道,一旦偏離味覺的準心,結果大好大壞。這次福岡之旅,特意去的排隊名店美食顯然不在我的味覺舒適區,反而隨興入座的樸素料理很對我的胃口。我想,美食不需要聲名大噪,而是在旅途中能安定身心的滋味。就像旅程本身,感動總在意料之外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