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什麼情況,極其折磨心智?讓人拋棄一切念想,只求平靜安好?我想,是生病的時刻。
前陣子腸胃炎,彷彿一場惡夢。我的腸胃就像櫻桃小丸子的同學山根一樣脆弱。攤開急診病歴,清一色都是因為急性腸胃炎而半夜求診。
腸胃炎時常讓我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正常進食、喝咖啡,等待我的是腸胃撕絞和上吐下瀉。而減少進食、杜絕咖啡因,等著我的卻是偏頭痛的酷刑伺候。折衷的尺度極難掌握,亦步亦趨。
整日下來,只進食電解水、稀飯和極淡的咖啡,到了晚上身體不再只是腸胃不適,連帶低血糖、電解質流失而引發全身倦怠、虛軟、微發燒就連皮膚摸起來都痛。明明全身虛弱得很,肌肉卻極其緊繃,頭痛欲裂,搞得人坐立難安,只能躺在床上,什麼都做不了,唯一的感受就是身體病痛,沒有任何慾望和夢想就連抱怨薪水該死不漲的念想都沒有。
原來,平常無所事事、嫌東嫌西、偶爾對大環境忿忿不平的自己這麼有活力。我想起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原來所有需求都建立在生理健全之上啊。當我因生活平淡感到無聊甚至空虛,當我因無法滿足物慾而怨嘆自己無能,原來這一切起源於健康的身體,多麼樸實直白的體悟。
隔日,我感覺身體似乎好一些,思路清晰,我開始思考早餐該吃什麼,得以友善腸胃的同時補足糖份和咖啡因,避免再次偏頭痛。甚至開始計畫買早餐時,順便補給其他食物,好讓我可以宅在家裡安然度過幾天,結帳時心裡暗暗的「啃!」一聲,這該死的物價!看來我身體真的逐漸復原中。
最後想記錄一下,腸胃炎時什麼食物~~(純屬個人感受)
(1)看似溫和實則不妥?電解水和稀飯,不知為何吃下去腸胃翻攪得更厲害。
(2)最溫和不刺激?竟然是饅頭和蒸蛋。少量多次的吃就像媽媽的手輕撫著肚子(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