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7日,星期日。
清晨的早餐令人驚艷,料理用心,口味也出奇地道,是這幾天最滿足的一頓。為我們領路的是來自成都的導遊兼司機 Benson Huang,一位幽默又經驗豐富的華人導遊。他2019年移居紐約,如今已經在美國第七年,並成為公民。他說他已經走過黃石兩百多次,每一次都像是第一次一樣令人讚嘆。
我們所參加的是一個13人的精品小團,小巧精緻,節奏剛好,也讓每一段風景都能細細品味。Benson 說,美國真正「正宗」的食物就是牛排,其他的嘛⋯⋯看看就好。他這樣說時,我們正好經過愛達荷州,放眼望去是遼闊的農田與牧場,一隻隻牛懶洋洋地在草原上晃悠。他笑說:「這些是會走動的牛排。」我們都笑了。是啊,這片土地,養著牛,也養著旅人的夢。
愛達荷州,海拔約1500公尺,是出了名的馬鈴薯州(Potato State)。空氣乾爽清新,雖說略高海拔,讓人走幾步便氣喘吁吁,但導遊笑說:「不是高原反應,是你平常鍛鍊不夠!」說得大家都心服口服。
我們來到傑克遜鎮(Jackson Town),這是典型的美國西部牛仔小鎮,街道不大,卻充滿濃濃的Cowboy文化。鎮中心的鹿角公園(Antler Arch Park)四個角落皆有鹿角搭建而成的拱門,是當地的地標,也是每位旅人都會打卡的地方。站在那裡,我不禁想起自己年輕時對美國西部的幻想,如今真的置身其中,心裡竟有些恍惚與感動。
進入大提頓國家公園後,景色一下子變得開闊起來。蜿蜒的蛇河(Snake River)從山腳流過,遠方雪山倒映在珍妮湖(Jenny Lake)水面上,我們在湖邊輕輕健行,步道不長,卻美得令人屏息。午後的陽光從樹縫間灑落下來,地面鋪著針葉松的氣味,空氣安靜得幾乎能聽見自己的心跳。
站在傑克遜湖大壩上眺望群山,我突然明白,為什麼有人說國家公園是一種「天然的信仰」——它讓人重新謙卑,也重新與土地連結。導遊提醒我們:「任何時候,美景第二、安全第一。」一句話,道出旅途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事。
傍晚時分,我們終於抵達黃石國家公園,首站是「西拇指間歇泉盆地」(West Thumb Geyser Basin)。地熱與溫泉蒸氣升騰,沿著木棧道漫步,我彷彿走進一個正在呼吸的大地。黃石,這個1872年就被劃為國家公園的地方,不只是地理名詞,它是自然的詩,是地球深處的脈動。
今晚下榻於西黃石的全新木屋度假村 Cabin Village,溫馨舒適,木頭的香氣讓人放鬆。我們坐在屋外,望著天邊的暮色沉落,心中浮現一句話:「世界那麼大,可能只來這麼一次,但我們正好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