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囉!這邊是科技碎碎念,資訊 x AI時代下,我們將從海量的全球新聞與新知中,透過生成式 AI 彙整出精華懶人包,聚焦全球科技關鍵話題,讓您輕鬆透過閱讀或聆聽掌握趨勢變革。
快速重點摘要
- 聯想與蘋果等公司推出新硬體產品,展現科技創新
- 聯想發布針對專業用戶的高階 ThinkPad 筆電,以及用於遊戲的 Legion Pro 系列,同時展示多項概念產品,包括可垂直旋轉螢幕的 Thinkbook Vertiflex 與零藍光顯示器。
- 蘋果預計在 2025 年 9 月的活動中發布 iPhone 17 系列、Apple Watch Series 11 及 Vision Pro 的小幅硬體更新,凸顯其在行動裝置和穿戴式裝置的持續發展。
- AI 產業競爭白熱化,引發晶片自主化、商業模式與倫理爭議
- OpenAI 為降低對輝達(Nvidia)的依賴,與博通(Broadcom)合作開發內部 AI 晶片,並推出 AI 驅動的就業平台和認證計畫,以應對 AI 帶來的市場變革。
- Google 面臨歐盟因廣告科技壟斷而開罰 25 億美元,以及其 Gemini 服務的使用限制。
- Koah 等新創公司透過廣告為 AI 應用程式探索新的商業變現模式。
- 有活動人士透過飢餓罷工抗議 AI 的快速發展,呼籲業界停止「前沿發展」以避免潛在風險。
- 版權保護與法律挑戰成為 AI 時代的關鍵議題
- 蘋果、Midjourney 等 AI 公司面臨多起版權侵權訴訟,例如作家指控蘋果使用盜版書籍訓練 AI 模型。華納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等影視公司則控告 Midjourney 生成受版權保護的角色圖像。
- Anthropic 已支付 15 億美元和解一項集體訴訟,顯示 AI 業者在內容使用上面臨的巨大法律壓力。
- 任天堂(Nintendo)在打擊盜版方面取得勝利,成功關閉了提供 Switch 改機服務的網站。
- 能源需求與基礎設施面臨巨大挑戰,影響公眾利益
- AI 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的激增,導致公用事業計畫新建大量發電設施,並可能將數十億美元的成本轉嫁給一般消費者。
- 此類資料中心與公用事業的合約條款常保密,使得公眾難以監督是否公平。
- 紅海海底電纜被切斷事件導致網路連線受損,凸顯全球網路基礎設施的脆弱性。
科技產品與發布
- 聯想(Lenovo)的新品發布,目標專業與遊戲市場
- 在柏林(Berlin)的 EPHA 大會上,聯想推出了多款新產品。
- 針對專業用戶的 ThinkPad 系列筆電:
- ThinkPad P16 G Gen 3 搭載英特爾(Intel)最新的 Core Ultra 200X 處理器,最高可達 24 核心與 192 GB 的隨機存取記憶體(RAM),起價為 3,339 美元。
- ThinkPad P1 Gen 8 則較輕薄,配備英特爾 Core Ultra 200H 系列處理器,起價為 2,819 美元。
- 專為遊戲玩家設計的產品:
- Legion Pro 7 遊戲筆電配備 240 Hz 的 OLED 顯示器,搭載超微(AMD)Ryzen 9955 HX3D 處理器與輝達(Nvidia)GeForce RTX 5080 顯示卡,重量約 6 磅,售價 2,399 美元。
- 其他遊戲機的價格範圍從 699.99 美元到 1099.99 美元。
- 概念性產品展示未來科技方向:
- Thinkbook Vertiflex 具有 14 吋顯示器,可旋轉 90 度進入垂直模式,非常適合程式編寫、文件撰寫和處理文件。
- 智慧動作概念支架(Smart Motion Concept Stand)利用感測器、手勢和語音控制來調整筆記型電腦的方向以適應使用者,對於人體工學和無障礙應用來說是理想的選擇。
- Nature Synth 顯示器採用硬體驅動的零藍光技術,將有害藍光降至 1% 以下,以模擬自然光,有助於改善數位健康與衛生。
- Legion Go 2 掌上型遊戲機:
- 這是聯想升級後的掌上型遊戲裝置,配備 8 吋 144 Hz 的 OLED 觸控顯示器,具備可拆式控制器、改進的人體工學設計與霍爾效應搖桿。
- 其價格為 1,049 美元,預計 2025 年 10 月在美國上市,並將獲得微軟(Microsoft)Xbox 的全螢幕 Windows 體驗。
- 蘋果(Apple)的秋季新品預告與展望
- 蘋果預計在 2025 年 9 月 9 日的硬體發表會上揭露多款新產品。
- iPhone 17 系列:
- 預計將推出四款 iPhone 17 型號,包括一款重新設計背板的 iPhone 17 Air。
- iPhone 17 Pro Max 的工程模型圖片顯示,其顏色可能包括亮橘色和深藍色,目前不確定是否會有黑色版本。
- 預購預計從 2025 年 9 月 12 日開始,最早 9 月 19 日發貨。
- Apple Vision Pro:
- 將迎來首次硬體更新,主要改動為內部晶片升級,測試了 M4 和 M5 晶片,並考慮推出太空黑顏色。這些改變相對輕微,屬於小幅升級。
- Apple Watch Series 11:
- 計劃帶來更明亮的顯示器和衛星連線功能。
- 同時,Apple Watch Ultra 3 和 AirPods Pro 3 也可能在此次活動中發布。
- 其他可能的發布:Apple TV 4K 和新款 HomePod。
- Ayaneo AM01S 迷你 PC 突破傳統設計
- Ayaneo AM01S 迷你 PC 在 Indiegogo 上進行眾籌,其獨特之處在於配備可從 0 度到 90 度翻轉的 4 吋觸控螢幕,這使其成為少數整合內建顯示器的緊湊型裝置。
- 硬體配置:搭載 AMD Ryzen AI 9 HX 370 處理器(12 核心、24 執行緒),DDR5 5600MT/s 記憶體,以及 PCIe 4.0 SSD 儲存選項。
- 圖形處理:Radeon 890M 顯示卡(RDNA 3.5 架構,16 個運算單元),足以應付 1080p 遊戲和高負載工作,比早期整合式顯示卡效能提升 20%。
- 散熱系統:採用雙風扇散熱系統,包含熱導管和獨立的固態硬碟(SSD)風扇,旨在維持 65 瓦處理器在小機身內的穩定運作。
- 人工智慧能力:內建神經網路處理器(NPU),可提供 50 TOPS 的運算能力,有助於加速大型語言模型的推論和人工智慧強化的創意工作。
- 連線功能:具備雙 2.5G 乙太網路埠和全速 USB4 連線埠,顯示其專業應用潛力,適合需要高速網路和外部儲存的使用者。
- 設計特色:採用 CNC 精密加工的鋁合金機身,並附有磁吸式連接埠蓋,兼顧實用性與美觀。
- Snapchat 推出 AI 圖片生成功能,加強使用者互動
- Snapchat 推出 Imagine Lens,這是一款開放提示的文字轉圖片人工智慧(AI)生成器,供 Snapchat Plus Platinum 和 Lens Plus 訂閱用戶使用。
- 此工具允許使用者從自己的提示中建立、編輯和分享圖片,標誌著 Snapchat 首次提供開放提示的圖片生成功能。
- Imagine Lens 整合了內部和業界領先的 AI 模型,可能包括專為行動裝置設計的 AI 文字轉圖片研究模型。
- 此功能發布,凸顯 Snap 在 AI 領域的持續承諾,其近期在擴增實境(AR)濾鏡創作、獨立 Lens Studio 應用程式和網路工具,以及生成式 AI 影片濾鏡方面都有所進展。
科技產業與 AI 發展
- OpenAI 在 AI 晶片與就業市場的戰略佈局
- AI 晶片自主化:
- OpenAI 計劃與博通(Broadcom)合作,於 2026 年開始生產自研的人工智慧(AI)晶片,這些晶片將用於內部運算,不對外銷售。
- 此舉旨在減少對輝達(Nvidia)的依賴,並滿足日益增長的運算需求和節省成本。
- 博通已收到 OpenAI 價值 100 億美元的訂單承諾。
- OpenAI 執行長 Sam Altman 在 GPT-5 推出後宣布這些變革,目標是優先滿足付費 ChatGPT 用戶需求,並將 OpenAI 的運算資源翻倍。
- AI 驅動的就業平台與認證計畫:
- OpenAI 計劃於 2026 年推出一個 AI 驅動的就業平台,旨在將雇主與具備 AI 技能的求職者配對,以加速 AI 在企業和政府中的整合應用。
- 該公司還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推出一項新的 AI 認證計畫,並與沃爾瑪(Walmart)等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目標是到 2030 年培訓並認證 1,000 萬美國人。
- OpenAI 認為 AI 將為更多人創造機會,但也可能帶來顛覆性影響,因此希望透過培訓方案協助勞工適應新世界。
- Google 在數位廣告、AI 服務與監管方面的挑戰
- 反壟斷與罰款:
- 歐盟(EU)對 Google 處以 25 億美元的罰款,原因是其濫用在數位廣告科技產業的主導地位,被指控在廣告科技鏈中存在「固有的利益衝突」,不公平地限制競爭。
- 這是 Google 在歐盟面臨的第二大反壟斷罰款,此前 2018 年也因 Android 作業系統的反競爭行為而被罰。
- 法國資料監管機構因違反同意和 Cookie 規則,對 Google 罰款 3.25 億歐元。
- 美國總統於 2025 年 9 月 5 日表示,應針對這些裁決進行貿易調查。
- 美國司法部反壟斷案:
- 2025 年 9 月 2 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地方法院法官裁定,Google 無需在美國司法部於 2020 年提起的反壟斷案中出售其 Chrome 瀏覽器或 Android 作業系統。
- 儘管如此,Google 仍不得簽訂 Google 搜尋、Chrome 或 Gemini 的排他性合約,但可以繼續向經銷商支付預設位置費用。
- 手機製造商將可自由預載和推廣替代搜尋引擎、瀏覽器和人工智慧(AI)助理。
- Gemini 使用限制:
- Google 已詳細說明其 Gemini 服務的使用限制:免費帳戶每天最多可執行 5 個提示,AI Pro 方案為 100 個,AI Ultra 方案為 500 個。
- 免費帳戶每天最多可生成 100 張 AI 圖片和 5 份 Deep Research 報告;Pro 或 Ultra 帳戶則可生成 1,000 張圖片。
- Google 相簿(Google Photos)功能更新:
- 免費使用者現在可以利用 V3 整合功能將相簿動畫化,提供更高品質的成果。
- 但這些動畫創作不包含聲音生成功能。
- Gmail 安全聲明:Google 否認 25 億 Gmail 用戶面臨重大攻擊的說法,稱其為「完全錯誤」,並表示攻擊源於 Salesforce 相關的漏洞,Gmail 本身從未被入侵。
- Circle to Search 翻譯功能:Google 推出 Android 版 Circle to Search 的更新,顯著提升翻譯功能,實現螢幕內容的連續翻譯。
- Meta 在 Threads、Facebook 與資料中心的動向
- Threads 功能擴展:
- Meta Threads 現在允許使用者在貼文中附帶最多 10,000 個字元的文字文件,提供粗體、斜體、底線和刪除線等格式選項。
- 這些文字附件將顯示在主貼文下方,讀者需展開才能閱讀,貼文中的連結也將顯示為附件。此功能回應了使用者透過圖片發布長文的需求,形同在微部落格服務中提供文字處理器。
- Facebook「戳一下」(Poke)功能回歸:
- Facebook 試圖讓經典的「戳一下」功能再次流行,該功能將更顯著地出現在使用者個人資料頁面上,以吸引年輕使用者。
- 去年「戳一下」的使用量激增了 13 倍,顯示年輕使用者對此功能產生了興趣。
- 新的專屬按鈕、重新設計的「戳一下」頁面以及隨戳次數增加而顯示的新圖示,旨在提升 Facebook 的參與度,尤其是在年輕用戶群體中。
- 資料中心對能源的影響:
- Meta 在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東北部開發的一個資料中心,預計將消耗相當於紐奧良市兩倍的能源。
- 地區壟斷性公用事業公司 Entergy 提議投入超過 30 億美元建設新的天然氣發電廠和輸電基礎設施以滿足該資料中心的能源需求。
- Entergy 提議將這些成本轉嫁給所有客戶,而非直接向 Meta 收取,並且該合約的關鍵條款被保密,引發公眾對潛在電費上漲的擔憂。
- 微軟(Microsoft)在雲端服務與教育領域的行動
- Azure 服務受影響:
- 微軟於 2025 年 9 月 7 日表示,紅海多條海底電纜被切斷後,其 Azure 雲端平台客戶可能會經歷延遲,主要影響流經中東或終止於亞洲和歐洲的流量。
- 該公司隨後聲明已不再偵測到 Azure 相關問題。
- 免費 Microsoft 365:
- 微軟向美國大學生提供為期一年的免費 Microsoft 365 個人版,其中包括 Office 應用程式和 Copilot AI,此後可享 50% 折扣。
- 該優惠包含 1 TB 的 OneDrive 儲存空間,有效期限至 2025 年 10 月 31 日,並與其他 AI 教育倡議,例如教育工作者補助和免費 LinkedIn AI 課程同步推行。
- 輝達(Nvidia)在 AI 硬體市場的戰略與挑戰
- 「循環」財務安排:
- 輝達與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 Lambda 達成協議,輝達將向 Lambda 租賃 10,000 個自己的 AI 晶片,為期四年,價值 13 億美元。
- 此類契約將輝達定位為 Lambda 的最大客戶,並被視為輝達將其晶片引入雲端市場,並協助小型雲端服務供應商與亞馬遜(Amazon)和 Google 等傳統大型業者競爭的一種方式。
- 輝達研究人員計劃使用從 Lambda 租賃的 GPU 伺服器。
- 此類交易有助於輝達支持願意購買多樣化硬體產品的合作夥伴,進而將其晶片推向市場。
- 來自傳統雲端巨頭的競爭:
- 微軟、亞馬遜和 Google 等輝達的主要客戶正在開發自己的 AI 晶片,以減少對輝達硬體的依賴。
- 博通(Broadcom)在 AI 晶片市場的崛起
- 博通的股價在 2025 年 9 月 5 日因財報利好而上漲 10%,預計 2026 財政年度的 AI 營收將顯著增長。
- 該公司獲得一個新的大客戶,承諾 100 億美元的訂單。消息人士透露,這個客戶是 OpenAI,雙方合作設計 AI 晶片。
- 博通在 2025 年的股價已上漲超過 30%,其客製化晶片業務預計在 2026 年將實現比輝達更高的增長率。
- ASML 成為 Mistral AI 最大股東,強化歐洲科技主權
- 半導體設備關鍵供應商 ASML 將成為法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 Mistral AI 的最大股東,此舉旨在增強歐洲科技主權。
- ASML 承諾投資 13 億歐元(約 15 億美元),參與 Mistral 規模達 17 億歐元(約 20 億美元)的 C 輪融資,預計將獲得 Mistral 的一個董事會席位。
- 此輪融資將使 Mistral 成為歐洲最有價值的人工智慧公司,估值達到 100 億歐元(約 117 億美元)。
- ASML 是極紫外光(EUV)微影設備的唯一供應商,這些設備對於最先進的晶片生產至關重要。
- ASML 可以透過整合 Mistral 的資料分析和 AI 能力,來提升其工具的性能並開發更多產品。
- OnePlus 終止與 Hasselblad 合作,轉向自主相機系統
- OnePlus 結束了與 Hasselblad 長達五年的相機合作夥伴關係,並計劃開發自己的相機系統「Detail Max 引擎」,目標是為其手機提供更清晰的圖像。
- OnePlus 14 將是第一款沒有 Hasselblad 品牌標誌的手機。
- 而 OnePlus 的母公司 OPPO 則已與 Hasselblad 續簽了合作協議。
- 過去,與知名光學公司(如 Hasselblad 或蔡司)的合作曾被視為手機的行銷優勢,但現在許多公司選擇優先發展自己的技術,以掌握核心系統和控制開發。
- 此類合作的實際效益過去常被質疑,更多時候被認為是品牌形象的提升而非顯著的影像品質飛躍。
- Koah 探索 AI 應用程式的廣告變現模式
- 新創公司 Koah 成功籌集 500 萬美元種子資金,旨在將廣告引入人工智慧(AI)應用程式,以解決 AI 產品商業化盈利的挑戰。
- Koah 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 Nic Baird 認為,廣告是實現 AI 應用程式在全球範圍內盈利的必然趨勢。
- 該公司專注於大型 AI 模型之上的「長尾」應用程式,特別是那些擁有美國以外龐大用戶群的應用,這些用戶可能不願支付每月 20 美元的訂閱費。
- Koah 已在 Luzia、Heal、Liner 和 DeepAI 等應用程式中提供廣告服務,合作的廣告商包括 UpWork、General Medicine 和 Skillshare。
- 這些廣告會以「贊助內容」的形式,在 AI 聊天中於相關時機出現,例如當用戶詢問創業策略時,可能會顯示 UpWork 提供的自由職業者服務廣告。
- Koah 的廣告效益顯著,點擊率達到 7.5%,比傳統廣告技術公司高出 4 到 5 倍,且對用戶參與度的負面影響較小。
- Koah 將 AI 聊天視為購買漏斗的中間環節,其挑戰在於如何捕捉用戶的「商業意圖」,而非僅僅展示廣告。
- 人工智慧倫理與社會關切引發抗議
- 兩名活動人士 Michael Trazzi 和 Guido Reichstadter 在 Anthropic 和 DeepMind 的辦公室外進行飢餓罷工,要求停止人工智慧(AI)的開發,特別是那些被認為對人類未來構成威脅的「前沿發展」。
- 活動家們對 AI 發展的速度及其對人類的潛在威脅感到擔憂,特別是人工通用智慧(AGI)的競賽。
- Anthropic 執行長 Dario Amodei 曾警告,AI 可能在未來五年內取代 50% 的初級白領工作,並認為業界有義務對此保持誠實。
- 活動家 Reichstadter 要求 Anthropic 停止開發相關技術,並停止參與這場競賽。
- 活動家 Trazzi 呼籲 DeepMind 執行長 Demis Hassabis 公開承諾,如果其他 AI 實驗室也停止開發,將不再發布「前沿模型」,以期實現全球性的協調暫停。
- 活動人士認為,可以利用風險較小的有限系統來實現「偉大的事情」。
法律與版權糾紛
- 蘋果(Apple)因 AI 訓練被控侵權
- 兩位作家 Grady Hendrix 和 Jennifer Roberson 已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指控蘋果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使用其受版權保護的書籍來訓練其人工智慧(AI)模型。
- 原告聲稱,蘋果的爬蟲程式 Applebot 能夠存取由未經授權的版權書籍組成的「影子圖書館」(shadow libraries),其中包括他們的著作。
- 這項訴訟正在尋求集體訴訟地位,因為「影子圖書館」中涉及大量書籍和作者。
- 作家們指控蘋果利用其作品訓練 AI 模型,而這些模型的產出卻與其原創作品競爭,並稀釋了市場價值,這種行為剝奪了作者對其作品的控制權,損害了其勞動的經濟價值,並使蘋果能夠透過非法手段獲得巨大的商業成功。
- 人工智慧公司面臨的版權訴訟潮
- 蘋果的這起訴訟只是眾多針對生成式人工智慧(AI)技術開發公司的訴訟之一。
- OpenAI 也面臨數起訴訟,包括來自《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和美國歷史最悠久的非營利新聞機構的訴訟。
- 值得注意的是,Claude 聊天機器人背後的 AI 公司 Anthropic,已同意支付 15 億美元和解一項同樣由作者提起的集體訴訟,該訴訟指控公司使用來自線上圖書館的盜版書籍訓練其 AI 技術。
- 據報導,該案涉及的 50 萬名作者每部作品將獲得 3,000 美元的賠償。
- 華納兄弟探索(Warner Bros. Discovery)控告 Midjourney 侵權
- 華納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已對人工智慧(AI)圖片生成服務 Midjourney 提起版權訴訟,指控其未經授權使用其內容來訓練 AI,並允許使用者生成超人、蝙蝠俠、兔寶寶等受版權保護的角色圖像。
- 該訴訟聲稱,Midjourney 的商業模式建立在「大規模竊取」內容的基礎上,並「公然」散布華納兄弟探索的智慧財產權。
- 華納兄弟探索尋求每侵權作品 15 萬美元的賠償,並指出 Midjourney 甚至在未明確提及特定智慧財產權的提示下,也能生成其受版權保護的角色圖像。
- 迪士尼(Disney)和環球影業(Universal)也於 2025 年 6 月對 Midjourney 提起了類似的訴訟,指控其為「無底洞的剽竊」。
- 華納兄弟探索在訴訟中指出,Midjourney 的能力會造成「消費者混淆」,並稀釋其官方授權海報、掛畫和印刷品等產品的市場。
- Midjourney 則聲稱其行為屬於「合理使用」範疇。
- 任天堂(Nintendo)在打擊盜版上取得勝利
- 任天堂在與盜版行為的長期鬥爭中再次取得重大勝利,贏得了針對 Modded Hardware 網站經營者 Ryan Daly 的訴訟。
- 該網站銷售可規避任天堂防盜版保護的裝置,包括受歡迎的 MIG Switch 燒錄卡,該燒錄卡允許用戶無需實體卡匣即可玩官方任天堂遊戲。
- 美國聯邦法院裁定 Daly 須向任天堂支付 200 萬美元,並關閉該網站且將域名轉讓給任天堂,同時永久禁止 Daly 未來從事任何規避任天堂保護措施的活動。
- MIG 燒錄卡雖然可以作為合法購買實體遊戲的備份工具,但更常見的用途是盜版官方任天堂 Switch 遊戲。
- 任天堂在 2024 年 3 月也曾對 Yuzu 模擬器的開發者提起訴訟,最終該團隊同意支付 240 萬美元並關閉網站。
太空探索與科技
- 火星原地金屬製造研究,助力太空定居
- 澳洲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CSIRO)和斯威本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正在探索如何利用火星上的材料製造原生金屬。
- 在火星建立定居點需要大量金屬,但從地球運輸這些材料成本極高且不切實際,例如運送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到火星就花費了 2.43 億美元。
- 研究利用「原位資源利用」(ISRU)技術,即利用火星本身的資源,如富含氧化鐵的風化層(regolith)和稀薄大氣中的碳作為還原劑來煉製金屬。
- 研究團隊已成功使用模擬火星蓋爾撞擊坑(Gale Crater)的風化層模擬物(regolith simulant)進行實驗,在約 1000°C 的溫度下形成純鐵,並在約 1400°C 產生液態矽鐵合金。
- 研究目標是實現零廢棄金屬生產,將冶金過程的副產品用於製造其他有用物品。
- 這項研究是繼火星毅力號上的 MOXIE 實驗成功利用火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生產氧氣之後的「下一個巨大飛躍」。
- 火星製造的合金未來可望用於建造居住艙、研究設施外殼,以及挖掘機械。
- 儘管存在挑戰,例如需要進一步了解合金在火星環境下的長期性能,但全球對火星探索的興趣日益增加,該領域的研究也因此受到更多關注。
- 此研究的效益不只適用於太空探索,也有望推動地球上更高效的冶金技術發展。
網路基礎設施與服務
- 紅海海底電纜中斷,影響全球網路連線
- 多條海底電纜在紅海被切斷,導致網路連線受到影響。
- 微軟(Microsoft)於 2025 年 9 月 7 日證實,其 Azure 雲端平台客戶可能因此遭遇延遲,特別是那些流經中東或終止於亞洲及歐洲的流量。
- 全球網路監測組織 NetBlocks 報告指出,這次海底電纜中斷已導致包括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內的多個國家網路連線惡化。
- 葉門胡塞(Houthi)叛軍否認他們是攻擊電纜的幕後主使。
- 尼泊爾禁用多個社群媒體平台,引發審查爭議
- 尼泊爾(Nepal)政府已禁止包括 Facebook、X、Instagram、YouTube、WeChat 和 Reddit 在內的大部分社群媒體平台,原因是這些平台未能遵守當地法律,在尼泊爾進行註冊。
- 該法律要求社群媒體公司在當地註冊,提供當地聯絡人,並建立自律機制以監管平台內容。
- TikTok 和 Viber 等已完成註冊的平台仍可在尼泊爾使用。
- 尼泊爾官員聲稱此舉旨在遏制仇恨言論和網路犯罪,但人權團體,如「數位權利尼泊爾」(Digital Rights Nepal)和「尼泊爾記者聯盟」(Federation of Nepali Journalists),則批評這是審查制度,侵犯了基本權利。
- TikTok 在歐洲市場的用戶數持續增長
- TikTok 於 2025 年 9 月 5 日宣布,其在歐洲的月活躍用戶已超過 2 億,相較於去年 1.75 億用戶有顯著增長。
- 這意味著在歐洲 32 個國家中,約有三分之一的公民正在使用這款短影音應用程式。
- 全球範圍內,字節跳動(ByteDance)旗下的 TikTok 擁有超過 10 億月活躍用戶,顯示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在青少年群體中。
- Waymo 擴大自動駕駛計程車測試範圍
- Waymo 於 2025 年 9 月 3 日宣布,西雅圖(Seattle)和丹佛(Denver)將成為其在美國的兩個新測試城市,並將於 2025 年秋季開始。
- 初步測試規模較小,每個城市約有十幾輛 Zeer RT 和 Jaguar I-Pace 休旅車,並配有安全駕駛員。
- Waymo 上週還宣布,計劃在美國部署超過 2,000 輛自動駕駛計程車,並預計在 2026 年擴展到更多城市進行測試。
經濟與金融
- Tether (USDT) 驚人的盈利模式與市場地位
- Tether 在 2024 年實現了 130 億美元的利潤,超越了 Coinbase、Circle 和 Paxos 的總和。
- 其主要的盈利來源並非來自交易費用或代幣發行,而是來自於儲備資產(主要為美國國債)的利息收益。
- 運作模式:用戶存入美元,Tether 發行 USDT 穩定幣,Tether 將美元投資於美國政府債務,用戶獲得穩定幣,Tether 獲得利息收益。
- 截至 2024 年底,Tether 持有 1,130 億美元的美國國債,發行了 450 億美元的新 USDT,從國債中賺取了 70 億美元,從黃金和比特幣中賺取了 50 億美元,另有 10 億美元來自其他來源。
- Tether 還透過交易和贖回費用、高利潤低風險的抵押貸款、金融科技合作夥伴關係以及專有資產(如黃金、比特幣、人工智慧和能源挖礦)來賺取收入。
- 與 Circle 不同,Tether 不與 Coinbase 分享收益,且營運精簡,並在傳統銀行規則之外運作,這使其能夠快速應變並保持高盈利。
- 儘管面臨沒有真實審計、監管壓力以及聯準會(Fed)降息帶來的利率風險等問題,但在 2024 年的高利率和大規模營運下,Tether 成功建立了一個金融帝國,被稱為「影子中央銀行」。
- 特斯拉(Tesla)執行長 Elon Musk 的潛在天價薪酬計畫
- 特斯拉(Tesla)已提出一項新的 10 年期薪酬計畫,賦予執行長 Elon Musk 潛在價值高達 1 兆美元的獎勵。
- 該計畫將 Musk 的薪酬與特斯拉市值增長至超過 8 兆美元掛鉤。
- 若成功達成目標,Musk 對公司的控制權將增至 25%,以滿足他過去對更多投票權的要求。
- 該提案目前有待股東投票決定,此計畫是在 2025 年 8 月宣布的 290 億美元薪酬方案之後再次提出。
- 特斯拉認為 Musk 的願景對於公司 usher in an era of sustainable abundance and democratizes autonomous goods and services 至關重要。
- 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引發公眾電費成本轉嫁
- 在開發人工智慧(AI)的競爭中,Google 和 Meta 等大型科技公司正在爭奪大量的電力來為新的資料中心供電。
- 電力公用事業公司為了爭取這些電力需求龐大的設施業務,向其提供一般消費者無法享受的折扣。
- 公用事業公司在其服務區域內享有壟斷地位,會將其系統的維護和擴張成本分攤給所有用戶。
- 目前,許多公用事業服務區域的電力需求預計增長主要來自新的資料中心。
- 為滿足資料中心需求而新建的發電廠和輸電線路成本,若按照標準方式分攤給所有用戶,將導致一般民眾為資料中心的大量用電買單。
- 路易斯安那州(Louisiana)的一個 Meta 資料中心預計將消耗相當於紐奧良市兩倍的能源,當地公用事業 Entergy 提議建設超過 30 億美元的新天然氣發電廠和基礎設施來滿足需求,並將成本轉嫁給所有用戶,而非直接向 Meta 收費。
- Entergy 已要求州監管機構對與 Meta 的合約關鍵條款保密,使得公眾無法了解具體負擔。
- 對 10 個州近 50 起公用事業委員會關於資料中心電力需求的審查發現,許多公用事業與資料中心之間存在數十份秘密合約,公眾無法獲知定價條款,導致難以判斷交易是否公平。
- 資料中心的能源成本也可能透過高壓州際輸電專案和將現有發電廠轉為僅供資料中心使用的「共址」(co-location)交易,進一步轉嫁給公眾。
- 許多州立法機關正注意到這些問題,並著手制定新的條款和條件,以保護公眾免受資料中心能源成本的影響。
科技業就業市場
- 2025 年科技業就業市場趨勢分析
- 招募活動:大型科技公司和頂級新創公司的招募活動呈現緩慢而穩定的增長。
- AI 工程師需求:對人工智慧(AI)工程師的需求大幅增加,舊金山灣區成為這些職位的重心。遠端 AI 工程職位比近期有所增加。
- 大型科技公司員工人數:在 2022 年至 2023 年的裁員潮之後,大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人數正在回升。
- 地理位置重要性:許多職位集中在地理上的科技中心,居住在這些地區的工程師更有可能換工作。
- 平均任職時間:自 2023 年以來,大型科技公司的平均任職時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
- 人才流動:大型科技公司在人才方面日益形成一個「閉環」,大多數新聘人員來自規模相似的公司。
- 工程領導職位:亞馬遜(Amazon)正在大幅削減工程經理職位,而除了蘋果(Apple)之外的大多數大型科技公司也在減少總監級以上職位。
- 遠端工作:遠端職位的數量與一年前相比持續下降,但 AI 工程領域的遠端工作機會有所增加。
資料來源
- Lenovo releases the laptop Kraken at IFA - DTNS 5098
- Now OpenAI Wants To Find You A Job
- TikTok Has Over 200 Million Users In Europe - DTH
- Anthropic To Pay $1.5B To Authors Over Copyright Lawsuit - DTH Weekend Edition
- Koah raises $5M to bring ads into AI apps
- Google finally details Gemini usage limits
- The threat of 'superhuman' AI has sparked hunger strikes outside the offices of Anthropic and DeepMind
- Exclusive: ASML becomes Mistral AI’s top shareholder after leading latest funding round, sources say
- Microsoft says Azure affected after cables cut in the Red Sea
- Midjourney accused of brazen theft in Warner Bros. Discovery lawsuit
- Apple faces lawsuit over alleged use of pirated books for AI training
- Apple’s Vision Pro Gaining Traction in Some Niches of Business
- How did Tether profit $13B in 2024 from USDT?
- More iPhone 17 Pro Max photos have leaked – and we may not get a black color this year
- How to make metals from Martian dirt
- Electric bill may be paying for big data centers' energy use
- You can now preorder the cutest mini PC you'll see in 2025, even if you'e not a retro gaming fan - Ayaneo AM01S with 4-inch display starts from only $499
- Unofficial Windows 11 requirements bypass tool allows disabling all AI features
- Nintendo wins a $2 million lawsuit against popular Switch modding webstore
聽完碎碎念後,記得按讚、收藏、分享喔~, 科技碎碎念將繼續為您追蹤最新時事,讓您通勤時、空閒時一樣能持續了解最新關鍵話題,下次見!
請注意,內容由 AI 產生,目前仍處於培訓階段,可能存在邏輯偏差或資訊誤差,內容僅供參考,如有謬誤請以原文資訊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