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東市位於兵庫縣中部偏南,擁有發達的工業園區和蓬勃發展的製造業和流通業,地形從北向東北延伸,包括中國山地的御嶽山、源平古戰場三草山、五峰山等,加古川沿岸形成了河流階地和沖積平原,南面是嬉野台地,青野之原丘陵則沿著河流右岸綿延,加古川的支流東條川、出水川、千鳥川、吉馬川和油谷川等灌溉著這片區域,建造了許多水庫,為農業灌溉提供水源,並為眾多物種提供了棲息地,與自然環境緊密相連;東北部地區被指定為清水-東條湖-立杭縣立自然公園,是野生鳥類的棲息地。
氣候屬於瀨戶內海氣候,全年氣溫相對較暖,颱風和降雪較少,年平均氣溫略低於瀨戶內海沿岸地區,但降水量略高,深秋至冬季,霧氣瀰漫,盛產優質釀酒米“山田錦”,並擁有優質日本酒和桃子醬等特色產品,此外,加東市還擁有豐富的自然和旅遊景點,例如水生植物豐富的平池公園和東條湖玩具王國等;播州針和雛人偶等傳統產業得到了精心傳承。總面積157.55平方公里,總人口39,097人。 https://www.city.kato.lg.jp/index.html

圖片來源:加東市官網
加東市近五年(約2019年至今)的地方創生策略在延續過往「動畫聖地」與「花卉觀光」兩大主軸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化與轉型,更加側重於 「數位轉型」、「永續發展」 和 「創造長期關係人口」 ,並積極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挑戰。
具體方向與做法:
一、深化與轉型:從「聖地巡禮」到「常態化體驗與數位互動」
面對《幸運☆星》粉絲年齡增長及疫情限制,加東市努力將一次性巡禮轉為常態化體驗。
•「虛擬聖地巡禮」與線上活動:
做法:在疫情期間及後續,積極利用 YouTube、Twitter(X) 等平台舉辦線上活動,發布虛擬巡禮影片,讓無法親臨的粉絲也能參與,維持熱度與連結。
➢加東市觀光協會官方YouTube頻道 (請搜尋「加東市観光協会」)
•強化「道之駅」作為綜合情報基地的功能:
做法:將「道之駅 社」不僅作為商品販售點,更升級為 「遊客中心」 ,提供更全面的數位導覽、Wi-Fi服務和多語言資訊,提升外國遊客體驗。
二、應對社會課題:聚焦「永續發展」與「人口結構變化」
策略更加務實,直接針對地方發展的痛點。
•推動「SDGs未來都市」計劃:
做法:加東市獲選為日本「SDGs未來都市」,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融入市政。
例如:
.環境:推廣花卉種植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社會:改善育兒環境,創建對所有世代都友善的社區。
.經濟:支持本地農產品銷售,減少食物里程。
➢加東市SDGs推進方針 (官方政策頁面)
•積極的「移居促進」與「工作方式改革」:
做法:
.豐富的移居支援金:提供最高 100萬日元 的移居獎勵金(條件適用),並協助尋找空屋、介紹工作,目標吸引年輕家庭與遠距工作者。
.推廣「二地居住」:鼓勵來自大城市的居民將加東市作為第二個家,短期居住體驗鄉村生活,逐步轉化為長期關係人口甚至移居者。
➢加東市移居定住支援網站

圖片來源:加東市官網
三、創造「長期關係人口」:從「觀光客」到「持續的支持者」
不再滿足於一次性消費,而是希望建立更深的情感連結。
•「故鄉納稅」回禮的創新:
做法:極具創意地將《幸運☆星》角色與本地特產結合,設計出豐富多樣、極具收藏價值的回禮商品。這不僅吸引了動畫粉絲捐款,也成功推廣了本地農產品,成為地方財政的重要補充。
➢加東市故鄉納稅官方頁面(Furusato Choice平台)
•發展教育旅行與修學旅行:
做法:利用豐富的自然環境和農業資源,開發農業體驗、自然學習等課程,吸引都會區的學校前來進行修學旅行,從小培養對加東市的感情,創造未來的潛在關係人口。
四、產業創新:六級產業化與品牌提升
持續為傳統農業注入新價值。
•「加東鴨」品牌的高附加值化:
做法:不僅推廣鴨肉火鍋,更開發鴨肉咖哩、鴨肉漢堡排等新式料理與加工食品,讓這一特色美食更易於體驗和消費。
•花卉產業的延伸:
做法:探索花卉除了觀賞外的價值,例如開發化妝品原料、香薰產品等,提升產業鏈價值。

圖片來源:加東市官網
總結:加東市近五年的策略演進
動漫利用:打造聖地,吸引粉絲「朝聖」⇨數位化、常態化,維持連結並轉化為長期支持(故鄉納稅)
觀光:大型花卉節慶,吸引一次性人潮⇨體驗深化,發展教育旅行,創造深度關係
人口:較為被動⇨主動出擊,提供豐厚補助吸引移居與二地居住
發展理念:觀光振興⇨融入SDGs,追求永續性的社區整體發展
★核心目標:從依靠單一動畫IP的「觀光驅動」模式,逐步轉型為一個宜居、永續、且與粉絲和居民有深厚情感連結的綜合性魅力地區。

圖片來源:加東市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