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幾天的台股漲勢十分的猛烈,朋友們在庫存上應該都是獲利滿滿,也因此我們今天也來談談在台股再創歷史高點的時候的因應之道。
台積電8月營收達新台幣3,357億7,200萬元,較7月成長3.9%,年增更達33.8%,累計1至8月營收約為新台幣2兆4,319億8,300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37.1%。這也讓台股在繼上週創了 24539 的新高之後,本週的台股在美國即將降息和台積電八月的營收爆發,本週目前四個交易日,二、三、四已經連續三天台股加權指數也創歷史新高。現在加權指數已經到了 25541 的新歷史高點。


現在美國FED 即將要宣布九月的利率政策,市場上有一派認為,若是降息超過一碼,可能會有「經濟衰退」的疑慮,但我認為這個可能暫時還是多慮了。今天的路透社的新聞也指出,在路透辦的問卷中 除了九月降息是沒有問題之外,至少在年底之前 FED 應該在第四季還會「至少」有一次的降息。

昨天美國總統川普提名的白宮經濟顧問米蘭 (Stephen Miran),周三(10 日) 在參院銀行委員會以 13 票對 11 票的黨派表決過關,這個自從上個月美國的前FED 主席柏南克和葉倫強烈指責川普攻擊FED 和 鮑爾,試圖以政治來影響聯準會的獨立性。因為聯準會的職責,作為類似美國的中央銀行,負責制定及執行貨幣政策。 其核心目標包括維持物價穩定、促進最大就業以及確保長期的適度利率,藉此支撐經濟的穩定與成長。
政治著重的是短期的經濟的利益而非長期的發展,從米蘭的過去的言論而言,似乎很難讓人將它視為一個有「獨立性」的未來的聯準會主席。當然對於川普陣營而言,他們的說法是,現在的經濟數據是受到操弄的。得要有更「公正」的人選,才有辦法得知經濟的真相。

當然在這幾天,因為米蘭的過關和之前葉倫的投書和訪問,媒體對於聯準會的「獨立性」有了諸多的討論。更多都會談到美國的前總統尼克森。這裡我們就說一下,歷史小故事。
在1971 年,美國同樣面臨了高通膨,至當年八月時,美國的失業率有高達 6.1 %,當時的總統是尼克森 ,他諮詢了當時的聯準會主度伯恩斯,及準財政部長康納利及國際貨幣事務的 保羅.沃克(Paul Volcker)。最後尼克森於 8 月 15 日在電視上向全世界宣布了三項決議
(1) 關閉黃金窗口,停止美元與黃金之間的兌換。
(2) 凍結工資及物價 90 日來遏制通貨膨脹
(3) 對於進口美國的商品增收 10 % 的進口附加費,確保美國產品不會因預期的匯率而處於不利的地位
講話結束後隔日,道瓊創下當時的當日的最大漲幅,這個 8 月 15 日的決定史稱尼克森衝擊(Nixon Shock)。

但是後來的 1973 和 1979 的石油危機,讓美國陷入了長期的通膨。後來也是我們之前停滯性通膨就有提過保羅沃克在 80年代用將近 20 % 的歷史高利率才壓下停滯性通膨。這種極端的利率上調整政策被稱為「沃克衝擊(The Volcker Shock)」。他確實結束了美國的通膨,但這也造成了1981年經濟衰退。美國經濟一路到了雷根總統才開始恢復正常。

美元的走弱和通膨高利率,讓50多年後的美國又陷入相同的困境。這也是剛剛提到的美國的聯準會主席們為什麼要討論聯準會的獨立性的重點。因為50年前,聯準會放棄了獨立性,為了短期的政治服務的時候,美國或你可以稱全世界陷入10幾年的停滯性通膨和經濟衰退。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但幾家中小企業與州政府提告,認為川普無權這麼做;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五月判決,聯邦法律未授予川普無限權力向美國貿易夥伴課徵關稅。在 8 月 31 日,美國的上訴法院再度判決川普關稅的敗訴。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如果法院判政府關稅政策敗訴,美國將賠償給已收關稅國家五千億美元;川普則警告賠償金額上看一兆。川普政府要求法官迅速仲裁,主張IEEPA賦予他監管進口商品的權力,取消關稅將使美國陷入「經濟災難的邊緣」。
時隔半個世紀,從尼克森和川普為了國家的揮霍過度,兩位總統作出了極為相似的舉措。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所有的過度監管勢必都會帶來反效果,美國能否走出現在的困境,還是要靠美國人的智慧,但是這個賠下去的可能會和半個世紀前一樣,要全球一起來買單。

最後我們還是來看一下市值型ETF,因為高漲的台股,市值型ETF在這一週之內都有將近 5 % 的漲幅。0052 漲了 5.28%,0050 漲了 4.92%,006208 則是 5.07%。其它台積電 30 % 左右的新的市值型ETF 也有3.5~ 4 % 左右的漲幅。我相信朋友們在最近應該在帳面上都有極為驚人的收益。在四月的時候,台股還在 17306,但是經過不到半年股市又再度地反轉上來。

另外也看一下最近的高股息ETF,和市值型ETF 相比,高股息ETF則表現相對地疲軟,或是你可以用糟糕來形容。因為資金大幅度流向表現積極的市值型標的。相較之下,高股息這裡就是乏善可陳。這也是我們之前提到的,在投資上頭表現最好的一定是指數型或是你可以稱它為市值型標的。在台股投資的時候,追求現金流不是一個罪過,但是千萬還是要配置一些市值型的標的,才不會錯過整體市場的成長。在本週高股息ETF 也僅有老牌的0056 和之前減配的00929和00878 的表現較好。這也是我們上週所說,長時間而言,減少高股息的配息或許不是一個懲罰而是一個對於股價的救贖。

今天因為歷史高點,我們也算是久違地做了股市走勢的討論。下圖是最近的台指期貨平倉的走勢圖。外資在七月中的時候,有歷史的空單高點,5萬9千多口,但是在昨天已經下降至了 2 萬口之下,到了 1 .6萬口。這個算是為現在的多頭走勢有注下了一筆強心針,台股在今年的九月算是淡季可能不淡。走勢在最近還是可以維持著。
就我自己而言,在台股的歷史高點,大概也不會有什麼過多的操作,大致上就是依紀律買進定期定額的標的。但和別人不同,在最近也會趁高股息ETF表現不佳,也會在除權息之後適時地進行加碼。因為若沒有趁它弱的時候,哪天又再度飆起來的時候,就會覺得懊悔當初怎麼沒有多買一些。

最後,在這個台股再創歷史高點的時候,也希望大家不要過度地去追高。因為誠如剛剛所說,在不到半年的時間之內,股市從冰點再度回到沸點。機會總是會再來臨的。現在很多人會面臨手上的市值型的獲利,動輒數十% 的獲利。也因此想要獲利了結。當然若是你有資金的需求的話,那就無可厚非。不然還是將其留下來,因為長期而言,這些會變成你未來很好的「安全邊際」。重點還是在累積張數,長期持有。
那麼以上就是我今天所有的內容,若是喜歡我以上的內容也歡迎您幫我訂閱、按讚和分享,我們下次見嘍,拜拜。

SZ的存股筆記 - 台股 25541 點創新高,我該獲利了結還是繼續抱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