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市大故事,遊走德利Londonderry,看藝術,看歷史。英劇Derry Girl中的場景。

德里是北愛爾蘭第二大城市,更是愛爾蘭最古老的一個居住地,其中約70%多人口為天主教徒,20%多人口是新教徒。北愛爾蘭這片土地的歷史相信不少人都有所認知,而大約1968年之1998年的the Troubles更是為人熟知。在那個時候,北愛爾蘭發生了暴力教派衝突,衝突雙方主要是新教統一主義者和多數羅馬天主教民主主義者,前者希望該省保留為聯合王國的一部分,後者希望北愛爾蘭獨立正為愛爾蘭共和國的一部分。在這場民族獨立的抗爭中,約3600人死亡,最終,在1998年,英國與愛爾蘭達成共識,以權力分享的模式解決。至今,很多人已經展開新的生活,但在街道上依然能看到不少壁畫紀念,在Bogside區(即不少天主教徒的居住帶)能看到不少柏格賽德壁畫(Bogside Murals),它們被稱為人民畫廊,展示出愛爾蘭的歷史。
一些塗鴉記錄
THE PETROL BOMBER中的一個男孩拿著一個由牛奶罐製作而成的石油彈,面帶著防毒面罩,正是1968年8月的博格賽德之戰的場景。

Bernadette McAliskey 伯納黛特·麥卡利斯基在博格賽德向群眾發表演說。她後來在21歲時被選為議會議員。這個塗鴉是她拿著擴音器發表的畫面。在那段時間的大部分時間裡,麥卡利斯基都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主張建立一個擁有 32 個縣的愛爾蘭社會主義共和國,以取代愛爾蘭島上的兩個州。麥卡利斯基最初與人民民主黨有聯繫,後來成為愛爾蘭共和社會黨的創始人。然而,一年後,麥卡利斯基離開了該黨,當時黨員投票認為其準軍事派別愛爾蘭民族解放軍不必服從政治派別。

壁畫紀念了抗爭時期中的犧牲者,而壁畫一旁更有紀念碑:「這幅壁畫獻給所有在絕食抗議期間在德里街頭慘死的人們。 Suaımhneas Dé da nanamacha。 2006 年 10 月 3 日。」

你現在進入了自由的德利!這個巨大的文字在白色的墻上尤其顯眼,經過時一定能立刻看到,一旁還有小小的紀念碑。

德里女孩壁畫由當地非營利公司 UV Arts 創建,位於 Badger’s Bar and Restaurant 一側,Foyleside 購物中心對面。
這幅壁畫位於Orchard Street,以《德里女孩》(Derry Girls) 的熱門演員為主角,這是一部榮獲英國電影學院獎(BAFTA) 電視獎的喜劇連續劇,講述了五名中學生——艾琳·奎因(Erin Quinn)、奧拉·麥庫爾(Orla McCool)、克萊爾·德夫林(Clare Devlin)、米歇爾·馬龍(Michelle Mallon) 和詹姆斯·馬奎爾(James Maguire) 的青春期經歷。這部喜劇非常有趣,故事中除了中學生的搞笑日常生活,更是加進了不少愛爾蘭的社會歷史議題,十分推介,可在Netflix上觀看。

除了壁畫以外,城市的四處也有不少紀念碑和歷史建築觀看。游覽時不妨到處走走。其中有絕食抗爭和血色星期日的紀念碑等,都集中在同一區域,建議預留半到一天時間在這邊,也是已經足夠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