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玩顯化的過程中,我們知道要保持感覺良好,這是正確的。可是在生活裡,期待有時候會落空。比如你約了一個人,但他沒有如你所願,在你認為他應該怎麼回答的情況下,他給了一個你不要的答案,或是已讀不回,讓你感覺到挫敗。那個當下,你的心就像被丟在空中,失去了重心。這就是在玩顯化的過程中,當現實和你想要的顯化願景相反時會遇到的情況。
這時候你就會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又掉進了控制或是驗證的漩渦。因為同學知道我們不要對外找顯化證據,也不要去控制別人。可是這時候焦慮就冒出來了,生氣自己的感覺也出來。
因為同學聽過教練或是外面很多影片都告訴你,玩顯化不要控制、不要驗證、不要找顯化證據。結果反而學了這些之後,你新的擔憂就跑出來。同學會問,那這樣的情緒會不會讓顯化失敗?本來你是想要愛、想要自由,結果反而被困在玩顯化過程中。因為學了顯化法則之後,你反而被困在這些情緒的枷鎖裡面。所以在實相上,當同學期待落空的時候應該怎麼辦?這時候你會想,你是要繼續跟對方互動,還是要放下?還是要持續保持你自己的頻率就好?還是可以允許自己難過?這個就是玩顯化過程中同學會遇到的問題,這也是教練顯化班要給同學1對1諮詢的原因,這些問題呀,不管是新、舊同學,幾乎每天都有同學會問,就算這篇文章出來後,這些問題每天也一定有人會問教練,這都沒關係,只要是顯化班同學問,我就一定會回覆,但同學自己也要知道,實作不要停,你可以一直心情不好,邊做實作,就是不要只有心情不好,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樣實相真的就不會變了。回到主題,玩顯化不是要你去壓抑,也不是要你去把負面情緒掃到地毯底下,什麼都看不到。真正的玩顯化玩的不是你能不能一直保持感覺良好,而是當你心情不好的時候,你還能不能看見自己?你還能不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你的覺知還在不在?所以同學要知道,期待落空它不是障礙,物質實相就只是一面鏡子,它只是單純地映射出你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就是你很在意」,不是因為對方已讀不回,而是因為你想要被看見、被重視,當你知道你有這個信念之後,萬一再發生一次,你就要知道,期待落空不是顯化失敗,而是一種提醒,單純提醒你準備要走歪了,你可以再切回原本的道路這樣。
玩顯化你要允許自己有感覺,不管是匱乏也好、焦慮也好,它們的存在不是來告訴你顯化失敗,而是要讓你知道你確實很在乎。你就是很在乎對方,這沒有問題。玩顯化不是要你當聖人。我們就只是想要做自己、找自己,發現自己是誰。
每一次心痛時,心痛的感覺出來之後,不要責備自己。你要學會像對一個三歲小孩一樣的方式對自己。你要告訴自己「沒關係,我可以再來一次,我每一秒都可以是全新身份」,然後你就把你的關注力再收回來。
所以同學,你要知道,你的價值不是建立在對方有沒有回你、有沒有回覆你,而是建立在你能不能在期待落空後,依然選擇相信,相信什麼?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不會因為別人已讀不回而減少價值,不會因為你一次的情緒不好,你的顯化就失敗。
那同學可能會問,那我應該要主動找他,還是等他就好?答案其實都可以,重點不是在行動本身,而是在你行動時的起心動念,你是出於焦慮?還是很自然的只想做這件事?有沒有額外的「應該要怎樣」的想法?
如果你的起心動念是「我必須要問清楚,不然我就不安心」,那這樣就是控制,這是不行的,你還是不要行動比較好。如果你的起心動念是「我可以表達,但結果怎麼樣都不影響我的價值」,這樣你的行動就沒有問題。
所以當你期待落空的時候,你的關注點記得還是要放回你自己身上,放在那個你還有覺知、你還有感覺、你還能夠渴望的自己。只有這樣,你的顯化才會是真實、純粹的,而不是建立在勉強或壓抑的幻想裡面。
📌對於教練的文章、影片有任何問題,顯化班的同學可以直接私訊我,比較快,其他同學可以在下面留言,我看到都會回覆。我們互為顯化,相遇不會是偶然。
📌想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的同學,可以看留言一樓的連結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