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常常感覺到委屈?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同學,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常常感覺到委屈,你要知道,從來都不是外境在為難你,那只是你內在某個信念在對你亮燈,提醒你正把自己解讀成一個被動的角色。外面的人事物、所有的情境本身是中立的,是你的「定義」在賦予它意義,意義決定你的狀態,狀態再把同頻的結果、和你此刻感覺一致的事件體驗帶到你面前。

我們可以把「來到地球的主線任務」換一個更準確的名稱:「堅持選擇感覺良好的體驗」。這裡的「感覺良好」不是短暫的爽感,而是更平靜、更踏實、擴展的感受。讓自己感覺好,像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常任務。當你對齊這個任務、這個原則去行動、去選擇,你的委屈感自然會鬆動,因為每一步都是出自你的選擇,而不是為了去討好誰。

那同學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念,這是我和同學在顯化班諮詢的過程中,最常發現同學問題背後的信念,就是不小心相信了,「別人應該要對我好」這樣的信念,如果現在在看文章的同學,此刻你覺得外面沒有人對你好,一定要記得,沒有人有義務必須對我們好,對我們真正有責任的人,只有自己。當你放掉「別人應該對我好」的想法,你自然就不會覺得受到委屈,因為你會覺得大家只是在做自己本來就會做的事,很正常。你也不會期待別人要特別禮遇你,更不會為了換取別人的好,而去委屈自己接受不想要的體驗或選擇。

當你能夠在沒有人特別對你好的情況下,一樣堅持選擇對自己好,你的委屈感就不會反覆出現。之前也提醒過同學「情緒就是顯化的導航」。感到委屈單純只是它在提醒你:你正在用哪一種信念在自我定義。比如,你可能會想:「我一定要先委屈自己才有機會。」這個信念可以改成:「我可以在尊重自己的前提之下前進。」

外境就是一面鏡子,它會真實反映你的內在狀態。不要等到外境先改變你才要改變,而是先從「選擇感覺良好」開始。當你很清楚沒有人有義務對你好,你也會開始練習對自己好,把焦點放在當下你可以走的每一步:想想你現在可以做什麼、可以做什麼選擇,挑那個讓你感覺更好的去做。能做就做,不能做就先停下來,等待機會,讓宇宙把「共時性」的人事物送上門。只要你放手相信宇宙,把自己交給高我、交給宇宙,你的體驗就會完全不同,因為牠們永遠會以你的最高利益來安排、來匹配一切人事物。

那同學,這樣會有什麼體驗,當你選擇對別人友善,你不會覺得是因為你矮一截,而是因為你想這麼做,不是因為委屈或想要得到什麼才這麼做。這樣就是把主控權拿回來,你自然會對齊你長期想要的顯化目標。當你穩定在「永遠選擇感覺良好」的那個選項,自己能夠讓自己有愛的感覺,別人對你的感覺也會很輕鬆,合作、機會就會自然靠近。這就是人家說的「貴人」。而貴人通常是在你已經清楚自己想幹嘛之後,宇宙才會調動安排出現。

反過來說,如果你今天要幫助一個人,難道你會每個人都幫嗎?不可能對吧。你一定會去看一個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的人,只是暫時少了某個環節,而你剛好有,所以你會幫他,你不會去幫一個沒有方向、連自己要做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你可以把馬帶到水邊,但不能強迫牠喝水,一定是這匹馬自己想喝水,你把牠帶到有水的地方,這個動作才合理、才有意義。同學,對不對?

📌如果你不想浪費太多時間自學顯化法則,你可以加入教練的顯化班,學習顯化則完整架構並和教練1對1無限期諮詢,可以看留言一樓的連結介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明顯化教練的沙龍
289會員
200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2025/09/11
覺醒時代來臨,關注力成為未來貨幣,如何運用關注力創造理想生活?本文教你如何避免關注力流失,並運用它創造你想要的一切。
Thumbnail
2025/09/11
覺醒時代來臨,關注力成為未來貨幣,如何運用關注力創造理想生活?本文教你如何避免關注力流失,並運用它創造你想要的一切。
Thumbnail
2025/09/09
許多人相信做好事會有好報,但為什麼有些人努力付出卻得不到回報?本文將探討職場顯化法則,解釋為何「壞人」反而得到好處,並點出問題核心在於個人對好壞的定義和行動力。文章強調,真正的善良是可以比善良的人更善良,要敢於爭取想要的資源,提升自身能力,而非只靠顯化就能獲得成功。
Thumbnail
2025/09/09
許多人相信做好事會有好報,但為什麼有些人努力付出卻得不到回報?本文將探討職場顯化法則,解釋為何「壞人」反而得到好處,並點出問題核心在於個人對好壞的定義和行動力。文章強調,真正的善良是可以比善良的人更善良,要敢於爭取想要的資源,提升自身能力,而非只靠顯化就能獲得成功。
Thumbnail
2025/09/04
許多人將同理心與共同承擔痛苦混淆,以為陪著別人一起痛苦才是愛與責任。然而,真正的愛與責任,是先照顧好自己,活出更好的自己,成為別人的榜樣,並給予他們選擇的空間。唯有先穩固自身,才能成為別人的支柱。本文探討如何在同理心的基礎上,避免陷入情緒的泥淖,並以務實的慈悲,引導他人看見不同的可能。
Thumbnail
2025/09/04
許多人將同理心與共同承擔痛苦混淆,以為陪著別人一起痛苦才是愛與責任。然而,真正的愛與責任,是先照顧好自己,活出更好的自己,成為別人的榜樣,並給予他們選擇的空間。唯有先穩固自身,才能成為別人的支柱。本文探討如何在同理心的基礎上,避免陷入情緒的泥淖,並以務實的慈悲,引導他人看見不同的可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抱怨往往源自他人的主觀情緒,而非事實。重要的是學會不受他人影響,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在行動上。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從抱怨中走出,通過具體行動應對生活中的挑戰。改變自己的心態,聚焦於可改進之處,才能真正促進個人及他人的成長與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假如生活中遇到一些不如意事情,一定要檢查自己的狀態。” 有時候可能是自己的習性沒有改,沒有調整,所以類似的事件會不斷的循環。
Thumbnail
  當人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就陷入自怨自艾的情境: 為什麼別人都不會遇到這種事? 我遇到這種事,其他人也別想會好過!         然而,遇到這樣的情形,難不成周圍的人也要在那邊跟著比慘嗎?看誰最慘,然後最慘的那位贏了又如何? 反而該感到開心嗎?因為被認證是最慘的。其實這樣的心態,大部
Thumbnail
  當人遇到挫折時,很容易就陷入自怨自艾的情境: 為什麼別人都不會遇到這種事? 我遇到這種事,其他人也別想會好過!         然而,遇到這樣的情形,難不成周圍的人也要在那邊跟著比慘嗎?看誰最慘,然後最慘的那位贏了又如何? 反而該感到開心嗎?因為被認證是最慘的。其實這樣的心態,大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面對困難時的心情壓力,以及如何樂觀面對人生挑戰。文章呼籲讀者要保持堅強,並給予了鼓勵和支持。這篇文章鼓勵人們把痛苦留到明天,並表達了作者的支持和陪伴。
Thumbnail
這篇文章談論了面對困難時的心情壓力,以及如何樂觀面對人生挑戰。文章呼籲讀者要保持堅強,並給予了鼓勵和支持。這篇文章鼓勵人們把痛苦留到明天,並表達了作者的支持和陪伴。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