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像本人,也不像家裡的毛孩的AI示意圖,可能AI也不相信會有人養14隻狗吧?
昨天參加了由臺中市民團協會與齁斑科技社會企業一起主辨的【毛孩防災工作坊】。
說起來,大家可能不會相信。那就是我家養了有十四隻狗、兩隻貓。
這不是炫耀,這是災難時的「重量級挑戰」。
因為每一隻毛孩的命,都跟我的命一樣重要。
而這次去上防災課,講師的一句話就直接戳中我心坎:
「救毛小孩之前,要先自保。」
聽起來冷血,但事實就是這麼殘酷。
人要先活著,才有辨法去救牠們。
講師也分享了311 大地震的例子,有上千隻的寵物被迫不得不跟飼主於危急時分開。
聽起來很殘酷,但是事實跟數據就在眼前。
而且還有更殘酷的現實,那麼就是以日本311震災的調查來看,其實災害來臨時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是軍警救的,其餘全靠自救與民間互助。
換句話說,千萬別期待會有救星降臨,飼主才是自己和毛孩的第一道防線。
毛孩的第六感,比你想像的靈
毛小孩對災難的感覺,比我們靈得多。
但靈敏不代表牠們知道怎麼保命——更多時候是亂竄、亂躲,反而卡在危險的地方。
所以課上說,災前、災時、災後的準備,缺一不可。
- 災前:固定家具、室內穿鞋、籠內訓練、疫苗打好、社會化訓練。
- 災時:先穩住自己,觀察毛孩躲哪裡,避免牠們被壓、被困。
- 災後:處理避難、生活、醫療的困境。
下面這段影片是烏克蘭的狗狗在聽到轟炸聲時害怕的反應…...
避難計畫:想像成一場「非自願自助旅行」
講師把避難計畫形容為:像一場你不想參加的自助旅行。
而你得自己找住宿、自己帶糧食、自己搞定交通,還要顧著一群不會講人話的旅伴。
避難所的現實:
- 有些拒收寵物(怕味道、過敏、害怕動物、怕吵)。
- 沒有毛孩物資,政府不會幫你準備。
- 可能要求疫苗證明。
解法:
- 提前社會化訓練,讓毛孩在陌生環境不失控。
- 自備至少兩週的糧食與水。
- 找第二安置點:動物醫院、旅館、收容所。
地圖不是憑印象: 用 3D 災害潛勢地圖查避難所,不要靠「我記得那邊應該安全吧」這種直覺。 飛彈、空襲也有規律——登陸點、政府機關、關鍵設施、主要幹道是高風險區。
避難包的準備:背得動才有用
我以前犯過一個錯:避難包塞滿「萬一用得到」的東西,結果背不動。
課堂上講師提醒道:
- 重量:不超過體重的 1/4。(嗯~~我可以揹至少20公斤)
- 顏色:低調,別迷彩(軍事迷彩可能引來誤會~畢竟戰時誰有空在那邊喊:站住、口令、誰?都馬直接開槍了吧~)。
- 收納:模組化,方便取用。
333 原則:
- 3 小時失溫
- 3 天沒水
- 3 週沒食物
所以避難包的優先順序是:
- 保暖(洋蔥式穿搭:底層排汗、中層保暖、外層防風防水)
- 水(每天 3 公升,淨水設備+儲水容器)
- 食物(每日 2000 卡,至少三天份)
其他還有:
- 求生工具(刀具、打火機、繩索)
- 通訊(手機、收音機,頻道直接貼在機身)
- 求援(手電筒、哨子)
- 身份(證件、毛孩晶片資料)
- 舒適(小玩具、熟悉的毯子,安撫毛孩情緒)
老師說得很實在:「避難包有水、有食物、有備用衣物,就已經 60 分了。」
剩下的就慢慢補,不要給自己壓力。
嗯~自已的野營裝備還不少,經驗也還夠,從中挑幾樣好用的,應該是夠;若有不足再慢慢補上囉。
安撫與訓練:平時的功夫,災時的命
而下午的課程,讓我重新檢視自己跟毛孩的互動。 安撫不是「抱緊處理」就好,而是要讀懂牠們的不安訊號。
- 語氣溫和、用詞一致。
- 不要突然做平常不會做的事,反而加深不安。
- 放鬆了,牠們才學得進去。
三大行為影響因素:
- 個性:膽小的要慢慢引導,建立可預測性與可控性。
- 依附關係:跟主人關係密切的,會觀察你的反應;疏遠的會自己找地方躲。
- 生命經驗:有創傷的,要用系統減敏法慢慢修復。
喚回訓練:
- 室內、戶外都要練。
- 用調頻哨,災時聲音穿透力強。
- 籠子要讓牠覺得安全,而不是懲罰。
恐慌時的急救與保定
災難中,醫療資源可能不足,飼主必須會基本急救。(我很慶幸夫人是寵物醫事護理師註1)
- 失溫:保暖。
- 中暑:降溫。
- 出血:加壓止血(紗布、棉質衣物)。
- 脫水:補水。
- 心肺停止:CPR(<15kg 拇指環繞式,>15kg 雙手按壓式)。
觀察毛孩健康狀況的小技巧:
- 牙齦顏色(紅、白、紫、黃各有不同警訊)。
- 皮膚回彈速度。
- 肉球溫度。
保定方式(坐姿、站姿、側身、貓咪保定)要平時練,不然災時牠們會掙脫。

這叫睡姿保定(誤!)
社群與互助:一個人很難撐
最後,老師提醒:
- 建立防災社群,平時就互相認識。
- 民間需要公部門的協助,公部門也需要民間的建議。
我聽完的感想是——防災不是孤軍奮戰,而是網絡。 你有糧,我有水,他有醫療知識,大家才能一起撐過去。
而且我算是蠻會跟鄰居聊天的,他們的狗都認得我XD
結語:防災是希望,不是恐懼
很多人一聽防災,就想到末日電影的灰暗畫面。 但對我來說,防災準備是一個個「希望的種子」。 每一袋糧食、每一瓶水、每一次訓練,都是在對毛孩說:
「不管發生什麼,我都會帶你回家。」
最後再次感謝主辨單位-臺中市民團協會與齁斑科技社會企業(沒想到CEO還是舊識),這次真的獲益良多。

不管遇到什麼,我們都要一起走下去
註1:農業部防疫檢驗署(下稱防檢署)於2023年制定《動物醫事助理認證及認證機構認可辦法》,除了正式確立獸醫助理的法律地位,也委託全聯會擔任認證機構,建立「動物醫事助理認證平台」。 獸醫助理需先參加全聯會認證的訓練課程,通過檢定取得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