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末投票結果很明顯,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
今天我們就先來談「這波行情能走多久?」其他 9 個問題之後再慢慢補上。
🔑 指數創高後的難題
每次指數創下 歷史高點 或 波段新高,後續的漲幅和時間總是最難判斷:因為缺少前一波走勢可以比對,支撐與壓力不明確,預測難度高。
🛠 我的操作系統:兩大核心
1️⃣ 目標滿足法 → 用旗型估算漲幅,但容易過度樂觀
2️⃣ 支撐跌破法 → 我更偏好這個方式
👉 目前加權指數支撐:(實際上分析和應用的工具約有10種,為方便閱讀以下簡化)
以前是 20 日均線,由於慣性改變現在已調整為 5 日均線,只要 5 日線不跌破,多方架構就維持不變。
⚡ 投資人常見擔憂:突發性利空
會不會有系統性風險導致急跌?台股慣性:指數較少出現 倒 V 反轉,高檔若要形成頭部 → 通常會先有 背離現象,即使短線拉回 → 也還有 反彈逃命波。20 日均線 & 平台支撐區 是有效防守區。
📢 一旦有異常現象,我會第一時間提醒大家。
🧩 中小型股:目前來說風險箱對高
不同於大盤,中小型個股比較容易出現 倒 V 反轉。
📌 特別注意:
若出現 高檔爆量長黑 K 或 長上影線 → 要緊盯轉折訊號,務必規劃 離場策略,不要過度觀望,上週已有部分中小型股個股開始 翻空。
🌍 本週關鍵變數:Fed 利率會議
法人機構觀察:
不降息 → 幾乎零機率
降息 1 碼 → 機率約 80%,屬「預防性降息」
降息 2 碼 → 約 10%,市場可能解讀為「衰退式降息」
👉 公布前夕盤勢可能觀望,等消息落地後,趨勢才會明朗。
🎯 給投資人的重點思維
人人都想知道:
📈 股價上漲空間?
⏳ 還能走多久?
但真正的關鍵不只是預測,而是想好策略因應:
對未來走勢把握度高 → 可適度加碼甚至高持股
對未來把握度低 → 資金要控管、降低曝險
每個人的 成本與資金規模不同 → 策略也必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