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結果

含有「投票結果」共 18 篇內容
全部內容
發佈日期由新至舊
《魷魚遊戲》作為一部充滿象徵與極端設定的影集,其實觸及了許多深層的社會哲學問題。若從尼采的思想出發,我們會發現這部作品不僅批判了資本主義制度的不正義,更以一種極端寫實的手法,揭露了民主機制的虛假平等與菁英主義的內在矛盾。 一、投票制度的假象:民主的虛偽公平 《魷魚遊戲》中的「投票離開機制」乍看之
「討厭的力量」在社群網路時代,往往是左右選舉投票結果的最後關鍵。在臺灣、在歐美國家,都清楚呈現這面貌。
Thumbnail
表面上看來,大罷免是典型的零和遊戲:有人得意,有人失意;有人覺得正義得到伸張,有人感嘆民主遭到背叛。但如果大罷免不只是如此呢?
Thumbnail
含 AI 應用內容
#罷免#投票結果#民主
傑伊-avatar-img
2025/07/26
你是我在網路上看到最理性的人(願意誠實講出自己的思考死角),原來vocus和其他媒體真的差滿多(我最近才加入)。 給你一個大大的 respect! 我在這次罷免風潮中,看到的是不同價值觀的人都站出來說出自己的想法。雖然每個立場的人都勢必會受到媒體、周遭的人影響(或洗腦),也許有些人極端了點,但這不就是一個民主國家所具備的特徵——讓多種不同的聲音共存。 很多不同立場的人在網路上會互相謾罵對方是「智障」等等難聽話語。但不看政治立場的話,所有人都是台灣的一份子,都在台灣認真地讀書、工作,為這個社會付出、貢獻。你去餐廳吃飯的服務員、廚師也許和你立場不同;你在蝦皮買的貨物也許是和你立場不同的貨車司機送過來的;你的老師也許立場也和你不同。 但,這有差嗎? 他做的食物一樣好吃,送貨一樣快速與安全,教書仍然教得好。 如果薩諾斯的手套彈一下可以讓支持綠藍白其中一個立場的人消失,這個社會將無法運作下去。因此說穿了,那些人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只不過是立場不同的台灣人民而已。 願,今後台灣能修復分裂,立委們提出法案、反對法案都是為了「台灣人民」。 願,不同立場的人理性溝通,大家都不是壞人。溝通不過來也沒關係,因為這才是多元社會,你繼續支持你的,我繼續支持我的,我們倆都不互相謾罵,因為你願意尊重我,我也願意尊重你。 Peace ! [ 2025/07/26 13:37 UTC ]
玄成-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27
謝謝你的稱讚與回覆! 跟你說的一樣,今天早上才知道時常光顧的早餐店阿姨支持大罷免,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對早餐店的評價。 大家都是想要實現心目中的理想,還有為了眼下的工作奮鬥。 我們都是擁有不同立場,活生生的台灣人。 政治立場是我們投票時存在的一部分,但不是我們的全部。就算早餐店阿姨的投票對象跟我不一樣,但是阿姨做的早餐還是一樣好吃👍。
知識落差下的民主修復:AI能否重構公共參與?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現代社會中普遍的「知識掉隊」現象,以及媒體壟斷與政黨操控如何進一步惡化民意與政治決策間的落差。這個問題若放任不管,將使民主制度淪為形式主義的外殼。問題是:我們該如何修正?當大多數人無力理解龐大而複雜的政策議題時,是否還有可能讓民
含 AI 應用內容
#投票#民主#參與
每一首歌都有吸引人之處,當MTV問世,歌曲的宣傳方式又往上升了一階,競爭更形激烈。而加上影像化的歌曲,當然更加容易吸引觀眾對於歌曲的吸引力。而現今台灣民眾都習慣欣賞演唱會,每首歌曲在舞台上的展現,更能將歌曲深植人心。 而在歐洲歌唱大賽的舞台上,歌曲的舞台展現更是重要,不但影響評審,更影響投票的觀眾
Thumbnail
你真的是歐洲音樂大賽的鐵粉
src
Pei 沛子-avatar-img
2025/06/17
好(帥)兇(爆)😅
Bear: Beats & Books-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6/17
Pei 沛子 謝謝😆
最近一個在 Threads 被熱烈討論的話題是關於使用這兩個詞彙的人,涇渭分明:要不你就是「居然人」,或要不妳就是「竟然人」。 一、所見: 之前一直以為大家口語都說「竟然」,「居然」是文言用語,沒想到我大錯特錯。
居然人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