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鵰》13-「哀牢族」
作者:老衲
楊過與小龍女一路隨著神鵰,快馬輕裝,神鵰雖然右翅短左翅長*,可居然能夠低空飛行,領著楊龍二人策馬跟隨,路上的人見此一鵰在前飛行,二馬在後疾馳的古怪情景,都是嘖嘖稱奇。
楊過與神鵰親善,卻從沒見過神鵰能夠展翅飛行,就連當時金輪法王要火燒郭襄高台,神鵰也沒有振翅起飛相救,此次遇上波斯三使,神鵰再次出現以後,神鵰百般表示要領小龍女去一個地方,待楊龍二人用碎銀在市鎮上買了兩匹好馬,神鵰迫不急待,開始時還是大邁爪掌,後來越行越快,居然飛了起來,楊過從沒見過神鵰有此飛技,連聲詢問,神鵰的頭回也不回,只顧鼓翼前飛,而楊龍二人的好馬也的確是兩匹好馬,一經發力,風馳電掣,兩旁的樹不斷向身後倒退,小龍女長髮飄飄,白衣純淨,宛若仙女下凡,楊過側目凝望,竟是看得癡了。
一路上,神鵰領著二人盡走苗蠻山中的便捷幽徑,先過了韶、桂、再穿黔中與曲靖,不到七日,便已進了大理國內。
小龍女問道:「過兒,你說鵰兄想帶我們到何處?」
楊過搖搖頭,道:「我與鵰兄言語不通,不過看這行路取向,應該是去大理國四大名山之一的哀牢山。」
「哀牢山?大理國的四大名山?」小龍女在絕情谷底待了一十六年,更別說她生於古墓長於古墓,向來對中原江湖上的事情不甚了解,不過自從她肚子裏有了新的生命,小龍女忽然開始對身邊的一切事情,有了興趣。
「過兒,我在谷底待久了,甚麼都不知道,你對外面的世界熟悉,給我講講大理國四大名山可好?」
楊過知道小龍女向來對塵俗之事不感興趣,這時,難得聽小龍女好奇,自然打迭起精神,將這一十六年的江湖閱歷、見聞所知,好好地講給小龍女聽。
楊過說道:「大理國在我大宋西南,國內自古以來,有所謂的四大名山,為首的,自然是無量山,不過據說此山中的仙人,在百年前與大理國皇族有情愛牽扯,現已被大理國軍隊團團封鎖,視為大理聖山,常人未得允許,不得擅入。」
小龍女點點頭道:「這事,我躍入谷底前,倒是有聽一燈大師說過。」
「無量山之後,便是雞足山,雞足山據說是佛門先輩大迦葉尊者的入定處,大迦葉入定前,曾點化過一隻庭前母雞,那母雞被大迦葉尊者度化後,化成一道虹光入滅,唯獨,那隻母雞左爪曾經踩死一隻蜈蚣,所以母雞不能帶著左爪一齊升天,只好啄去自己的左爪,扔在凡界,才能受佛門接引;那隻母雞的左爪,最後掉落凡間,變成了雞足山。」楊過認真說道,那是他上次來雲南大理遊歷時,聽雞足山香客說的故事。
小龍女抿嘴一笑,道:「就是你知道最多,你先前去過雞足山?」
楊過點頭:「雞足山上廟宇眾多,又被稱作是小天竺,駐足著許多天竺來的聖僧,在大理國內,與天龍寺的地位平起平坐,我曾三上雞足山,為的就是向天竺高僧們叩問,有無聽過南海神尼一說。」
小龍女問:「三上雞足山?去問一次,人家沒聽過也就罷了,另外兩次又去做什麼?」
楊過嘆道:「一上雞足山,尋遍廣教、興教、牛頭、石鐘與大悲、大覺、大聖等等大寺大院,都無人知曉南海神尼,二上雞足山,我專往清修少人處尋覓,又找了數十洞石窟、草庵、巖居、道場、講堂,專找那些沒有在寺院中執事的低調僧人,希望能在只一心清修的淨僧口中聽到些南海神尼的蛛絲馬跡,沒想到卻也是無人知曉;第三次,我只靜靜地待在雞足山巔之頂,打坐煉氣,苦苦向上天祈禱所求,希望能有奇蹟發生,沒想到坐了七日,除了鬍子長了些,甚麼奇蹟也沒有。」
小龍女聽楊過提起「南海神尼」,又聽他講起這一十六年的焦急思念、等待苦戀之情,一時感動,雖然二人的駿馬奔馳極快,小龍女仍是策馬向楊過靠攏,伸出手牽著楊過的長袖,一時間二人無語,內心充滿了感激之情,老天爺能夠讓兩人終能相見。
小龍女低聲道:「我待在絕情谷底一十六年,日日針刺玉峰留言,而你雖沒見到玉峰上的字,但也跳了下來,這難道還不是奇蹟麼?」
楊過伸手在頭頂上打個爆栗,道:「打你這笨小子,那自然是我在雞足山上,感動了天竺諸佛與大迦葉尊者的緣故。」
兩人一時心中感動,靜了一會兒,駿馬疾馳,又隨著神鵰奔出數十里,小龍女才又問道:「那無量山與雞足山你已經講了,剩下兩座名山又是如何?」
「好,我再給妳說說剩下兩座山,再來便是點蒼山,點蒼山是大理國皇族段氏的龍興之地,相傳當時大理國境內,瘟神四竄,瘟疫遍野,大理國居民跡近滅絕,當時段氏仍未坐穩皇族地位,可是與點蒼山上的白族巫師聯手,將瘟神封印在了點蒼山山頂那千年不化雪中,自此,大理國民才心悅誠服,共推段氏為大理國皇帝,自然,那也留下了段氏與白族的聯姻傳統,據說數百年前,大理國有一任風流皇帝,他的皇后便是白族最美麗的姑娘,可惜風流皇帝情人太多,而白族皇后一怒之下,隨便找了個路邊的乞丐留種,最後讓風流皇帝,把皇位傳給這個乞丐留給白族皇后的兒子,也算是風流皇帝的報應。」
楊過一口氣說來,提到白族皇后與乞丐生子一事時,心頭微覺不妙,怕觸動小龍女心事,他側眼偷瞄小龍女,小龍女面容平靜,卻是一點波瀾也無。
小龍女淡淡地說:「真不知道那些風流的男子,圖的是甚麼?一個人一輩子對另一個人真心好,那不已經是天底下最珍貴最難得的事情了麼?」
楊過雖然對小龍女一片真情,從不動搖,可是前半生風花雪月,遇上漂亮女子時也忍不住常常會口中討便宜兩句,聽小龍女這樣說,楊過又是感動,又是有些慚愧。
楊過正待要說些甚麼,倒是小龍女先啊了一聲,道:「這點蒼山我似乎記得一燈大師說過,他對我說,他們段氏先祖,有一套神奇至極的劍法,相傳就是唐人王勃寫的『紫電青霜』劍,後來段氏化為六種劍法,威力更是凌厲,一燈大師說,他的爺爺段譽,就是這六種劍法的高手。」
楊過點點頭,道:「一燈大師有四大護法,漁樵耕讀,那漁夫自號點蒼漁隱,想必他與大理段氏,恐怕還有些親戚關係。」
小龍女道:「漁樵耕讀四人,我聽郭伯母說過幾次,那是她身受重傷,要請一燈大師出手相救,沒想到被漁樵耕讀四人為難,好在郭伯伯大顯神功,打退漁樵耕讀,郭伯母才得以讓一燈大師救護重生。」
楊過思索:「這故事我也聽過數次,那點蒼漁隱在金輪法王擅闖我們中原武林的英雄大會上,我們會過一面,而耕的武三通叔叔、讀的朱子柳先生,也都是郭伯伯府中的常見賓客,倒是那樵夫?似乎......似乎從沒見過這個人?」
小龍女抿嘴一笑:「就是你這種人對甚麼事都好奇,人生的事便像天上的白雲,聚聚散散,聚了以後散去,那是常事,可散了後聚,往往也不是初始的那些雲朵雲花了。」
楊過點點頭,道聲說的也是。
此時,山路逐漸狹窄,忽然鳥雀與蟲鳴聲都靜止不聞,只有馬蹄在濕軟的泥土上踏出搭搭聲,林深雲密,山中沼氣霧氣漸濃,楊過一提馬韁,對神鵰呼嘯一聲,道:「鵰兄,前頭便是哀牢山,我們真的要入山麼?」
那神鵰來回盤旋兩圈,嗷嗷低鳴,其意甚堅,又是向前飛去,小龍女低聲問道:「過兒,這哀牢山與其他三座名山有和相異之處?看你甚是警戒。難道這山中林間,有猛獸巡狩?」
楊過搖頭道:「依我二人武功,足可比得上武松行者,便是遇上三五隻猛虎,倒也不怕,可這哀牢山中傳說甚多,據說有一族哀牢族盤據山中,其族兇猛,見生人便殺,他們善於捕獵,能用陷阱、毒箭、煙粉、吹針,甚至能用巫祭催動草偶與蠟人,施以幻術,又說他們能拿青銅鼎煮煉人肉,吃了之後行動如飛,力大無窮,一對一遇上自然不懼,可是若是讓這些異族怪類群起而攻,又或者是利用山勢地形,用滾石伐木或流沙迷霧,我們......」
小龍女正要說話,忽然四下響起一陣低鳴聲,像是悶雷隱而不發,刷刷刷地腳步聲湧來,幾支響箭在空中亂射,目標雖非楊龍二人,不過警示意味極為濃厚,那響箭除了聲音極響,尖銳刺耳外,還帶著濃濃的腥臭味,一聞便知道上頭沁了詭異毒物,更別說那響箭射過的軌跡,還能在空中留下煙氣,一道一道,在楊龍的頭上空中來回交錯,或藍或綠或黃或紅,各自散發著不同的氣味。
楊過一拉韁繩,擋在小龍女馬前,低聲道:「他們來了!」
*註:老衲小時候在報紙上看金庸的《神鵰俠侶》,金庸寫神鵰出場時說:「鳴聲極美,形貌卻是極醜,全身羽毛疏疏朗朗,似乎被人拔去一大半,毛色或黃或黑,顯得甚是骯髒,模樣與桃花島上的雙鵰有五分相似,但『一俊一醜,卻是天南地北』。」金庸又說:「醜鵰勾嘴彎曲(這裏竟然直接叫牠醜鵰了!),頭頂又生了一個血紅色的大肉瘤,世上千千萬萬鳥類中,從未見過如此怪陋之物,但見牠邁著大步走來走去,有時伸出羽翼,卻是『右短左長』。」
——當時因已看過金庸配給楊過的馬,是醜陋的小黃馬,與配給郭靖的汗血寶馬天差地別,後來又給楊過配上一醜鵰,又是與配給郭靖黃蓉的俊雅雙鵰不同,所以馬上想到:這鵰「右短左長」?不會暗示著楊過以後也是「右短左長」吧?!沒想到一語成讖。
這次胡亂補寫金庸的「北宋四部曲」系列,想慢慢把老衲小時候看的報紙連載版記憶寫下來,包含倪匡當時究竟幫金庸代筆《天龍八部》時,具體細節寫了那些故事?都會在這大長篇的《獵鵰》中一一呈現,還請讀者熱烈期待與鼓掌,咱們下回見!
#越寫感覺這篇故事的格局越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