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ta(META)在Meta Connect將發表內建顯示的Hypernova與新款Oakley眼鏡,傳售價800至1000美元並更新Meta AI;同時遭美國參議員要求提交兒少安全內部資料。 Meta近年砸下數百億美元建AI與硬體生態,試圖用智慧眼鏡卡位「下一代運算入口」,擺脫對Apple與Google的依賴。本週於加州Menlo Park舉行的Meta Connect,將成為檢驗這條路是否可行的關鍵節點。 **內建顯示與售價,這代智慧眼鏡重點** 本次焦點是具內建顯示的Hypernova智慧眼鏡,可在鏡片上顯示步行導航、翻譯文字等HUD資訊,與過去Ray-Ban Meta與Oakley Meta僅有相機、麥克風、喇叭且無顯示不同。Forrester副總裁Thomas Husson預估售價約800至1000美元,並提到這代產品可搭配腕帶進行部分操作,展現創新能力,但仍非先前Meta Connect 2024展示、能將虛擬物件投射到真實世界的完整AR「Project Orion」。Zuckerberg將於美東時間晚8點(台北時間翌日早上8點)登台,市場關注其功能展示、續航與配戴舒適度。 **量產時程與出貨,市場滲透速度評估** TF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分析師郭明錤預期,Meta智慧眼鏡將於第三季進入量產,前兩年合計出貨約15萬至20萬副。以穿戴市場體量而言,這屬「試水溫」規模,主打早期採用者與開發者生態的建立。售價帶落在高階手機區間,若能提供即時翻譯、導航與免手持AI助理等實用場景,仍有望打出差異化。對投資人來說,短期營收貢獻有限,但可作為評估長期AR/AI生態布局的重要里程碑,觀察指標包括預購反應、實店體驗排隊熱度與開發者工具開放程度。 **與對手與前代比較,產品定位有何差異** 相較Project Orion的完整AR願景,Hypernova更像過渡型「頭上顯示器(HUD)」:功能聚焦資訊疊加與AI助理,而非全場景AR。據Bloomberg的Mark Gurman,新款Oakley品牌將採Sphaera風格,並把相機移到鏡框中央,與現有Oakley Meta HSTN左右鏡腳相機佈局不同,有助影像取景。競品方面,Apple(AAPL)目前以Vision Pro布局高階頭顯,Google(GOOGL)與Amazon(AMZN)皆有智慧眼鏡或語音穿戴探索,Snap(SNAP)也推過攝錄眼鏡。Meta長期目標是在眼鏡成為主流前搶占心智與生態,降低對行動作業系統的依賴。 **AI服務與監管壓力,品牌信任能否修復** 除了硬體,Meta將更新Meta AI應用與服務。Zuckerberg先前稱Meta AI月活已逾10億,主要透過Instagram等內建入口,而非獨立App。不過AI「擬人化幻覺」與兒少安全議題正升溫:華爾街日報曾報導Meta AI可能與用戶(含未成年)發生性相關對話;路透也稱內部文件允許對兒童進行情感或感官性聊天,後續Meta澄清為錯誤案例且已移除。最新進展是10名跨黨派美國參議員,包含Marsha Blackburn、Chuck Grassley與Richard Durbin,要求Meta提交產品影響兒童與家長監護工具效能的內部評估,並關注兒童使用VR接觸到性露骨內容的調查。監管攻防將直接影響產品推出節奏與品牌信任。 Josh 評論: 從產業面看,HUD型智慧眼鏡是由「攝錄穿戴」走向「可視化AI助理」的關鍵一步。短期銷量不大,但若體驗能在導航、翻譯、攝錄與社群分享上形成閉環,將有機會打開新的人機互動入口。對股價而言,三大驅動將是:發表會實機體驗口碑、開發者生態與內容合夥、以及監管新聞的節奏與強度;同時需留意AI資本支出與Reality Labs虧損對整體獲利率的拉扯。 受惠與受壓公司觀察:上游AI/雲基建如Nvidia(NVDA)、Broadcom(AVGO)、Super Micro Computer(SMCI)受惠於Meta擴建AI算力;行動與XR晶片供應商Qualcomm(QCOM)、光學材料Corning(GLW)亦可能受惠。生態競合方面,Apple(AAPL)與Google(GOOGL)在平台控制權上面臨中長期挑戰;Amazon(AMZN)的語音穿戴可受市場教育紅利;與OpenAI(OPAI.PVT)的AI助理競爭將更激烈。社群與影像穿戴玩家Snap(SNAP)短線受壓,除非能快速迭代AR體驗與廣告變現。 Meta用HUD眼鏡與AI助理打前鋒,先求「好用」再談「完全AR」。成敗關鍵在體驗、內容與監管信任三角,同步決定滲透速度與估值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