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一早,林教授剛進辦公室就發現桌上放著一個牛皮紙袋,沒有寄件人資訊。
紙袋裡是一份影印文件,封面寫著:「晉陞太空科技內部技術報告 - 機密」。
林教授的手微微顫抖。晉陞太空科技是台灣最知名的火箭製造商,怎麼會有人把他們的機密文件送到自己桌上?他翻開第一頁,瞬間愣住了。
報告標題:「古代文獻中的航空航天技術預測分析」
副標題:「《燒餅歌》與現代火箭發展軌跡對照研究」
文件顯示,晉陞太空科技早在五年前就成立了一個「古代智慧應用研究小組」,專門研究古籍中的科技預言。
「經過三年的深入研究,我們發現《燒餅歌》中的『鐵鳥飛天,無翼自翔』並非簡單的比喻,而是對航空航天技術發展的精確描述:
鐵鳥:金屬製造的飛行器;
無翼自翔:火箭推進技術(不依賴翅膀的飛行原理);
朝求暮得:快速運輸技術;
去地千里:太空探索技術;
更重要的是,詩句中隱含的技術發展順序與實際歷史完全吻合。」
林教授越看越驚訝。這些企業研究員得出的結論,竟然與他的發現高度一致!
文件的最後一頁,用紅筆標註著一行字:「林教授,我們需要談談。今晚八點,台大椰林大道咖啡廳。—— 一個同路人」
晚上八點,林教授準時來到約定地點。咖啡廳裡坐著一位四十多歲的女性,穿著簡樸但眼神銳利。
「我是李博士,晉陞太空科技的研發主管。」她主動伸出手,「也是那份文件的主要撰寫人。」
「你為什麼要找我?」林教授直入主題。
李博士苦笑:「因為我們遇到了同樣的阻力。三天前,公司高層突然下令停止這項研究,說是『不符合商業利益』。但我知道,真正的原因沒那麼簡單。」
她拿出平板電腦,調出一個加密檔案:「您知道嗎?我們按照《燒餅歌》的預測,成功改進了三項火箭技術。推進效率提升了15%。」
林教授震驚地看著技術數據:「這意味著…」
「意味著古人真的掌握了某種我們還不理解的知識體系。」李博士的聲音很低,「而且不只是我們公司。我聽說漢翔航空也有類似的祕密項目。」
「但是最詭異的事情發生在上週。」李博士繼續說,「我們收到了一封匿名信,裡面詳細描述了我們的研究內容,連我們還沒公開的實驗數據都有。」
「寄件人是誰?」
「TimeWalker_2036。」
林教授的臉色瞬間變白。
李博士注意到他的反應:「您也遇到過這個人?」
「他曾經私訊我」林教授簡單描述了網路論壇的遭遇。
「那麼您應該知道,這個人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預測準確得可怕。」李博士打開另一個檔案,「他在信中提到,『鐵鳥飛天』的下一個階段是『星際航行』,時間節點是2027年。」
「2027年?那才兩年後…」
「是的。而且他還提供了具體的技術路徑。如果按照他的指引,我們現在就可以開始研發下一代太空推進技術。」
林教授感到頭暈目眩:「這太不可思議了!」
「還有一件事。」李博士壓低聲音,「我們發現,要求停止研究的壓力並非來自公司內部。有一個神秘的投資基金,它們向多家航太企業施壓,要求停止任何與古代預言相關的研究。」
「什麼基金?」
「表面上叫做『未來科技發展基金會』,但追查下去,所有的資金來源都指向同一個離岸公司。而這個公司的註冊時間…」
她停頓了一下:「是2036年。」
林教授感覺整個世界都在搖晃。2036年?那不就是TimeWalker_2036聲稱來自的年份嗎?
「您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李博士的眼中閃爍著興奮和恐懼,「要麼是有人在玩一個極其精心設計的騙局,要麼…」
「要麼時間旅行是真的。」林教授接過話頭。
回到家後,林教授重新審視《燒餅歌》中關於航空的部分。這次,他嘗試用李博士提供的技術角度來解讀:
「鐵鳥飛天,無翼自翔」→ 火箭技術(1957年人造衛星)
「朝求暮得,去地千里」→ 快速運輸(1976年協和客機商業飛行)
「上有飛鳥,下有潛龍」→ 航太與海洋並進(1977年旅行者計畫啟動,同期海洋探索技術突破)
「星宿諸天,盡在掌握」→ 衛星通訊網路(1990年代GPS系統完善)
每一句都對應著航空航天史上的重要時刻!
更令人震驚的是,按照這個邏輯推演下去,下一句「天外飛仙,駕雲而歸」很可能預示著,載人火星任務的成功?
他的手機突然收到一條訊息:
「林教授,您的進展很快。但請小心,有些人已經注意到您了。明天會有人聯絡您,不要相信他們。真相比您想像的更複雜。—— TW2036」
林教授看著窗外的夜色,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捲入了一個遠超出學術研究範疇的巨大漩渦。
古代的預言,現代的科技,神秘的時空旅行者,還有那個試圖掩蓋真相的神秘組織。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一個不可思議的可能性:
人類的科技發展,也許從來就不是隨機的進步,而是在遵循某種早已被設定好的「程序」。
而現在,這個程序的存在即將被揭露。
但是,誰設定了這個程序?為什麼要設定?
答案就隱藏在《燒餅歌》的下一句中。

AI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