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我們談到,之所以要談科技大歷史,其實是想補足我求學以來的遺憾——過去我們為了考試會選擇性學習,以致老師上的很快,或是少考的部分乾脆不上了、叫我們自己看(當然也因為不怎麼考學生就不會讀了嘛)。
但往往要更全面了解現代社會的樣貌——國際局勢、經濟和科技趨勢,我們得額外花時間不斷精進,而非僅僅根據考與不考做出價值判斷。
上課結束之後,才是真正上課的開始。
看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很有趣,如果只是等市場反應和新聞報導出來,大概會有些不解:明明 AI 早在怪獸科技公司出現就已經講很多年了,為何 2023 年生成式 AI 大爆炸?
又,微軟、蘋果作為近年稱霸市值第一、第二的公司,分別為 2B、2C 王者,性質相差甚遠(一個甚至還是科技巨頭中 AI 進度最慢的),為何可以活得好好的,甚至還想做空間運算?可能還有人會問,為何微軟會和 OpenAI 一起「崛起」?
因為根本不是崛起,都是來自過往的佈局——這一切,必須從歷史來看。
比起強求學好外語、硬去養成什麼洞察國際趨勢的能力,培養好閱讀理解能力更是我們需要好好加強的地方。
之前在 IG 其實我就延伸談到,在現在資訊滿滿、卻多半無用的世界上,如果想不被資訊焦慮所苦,就得丟掉那些累積的資訊。
你可能想說:瘋了吧!辛苦整理的知識庫誒,累積這麼久要叫我丟掉?而且現代人幹嘛懂歷史,已經太多要學了,還要懂之前考試背的要死要活的歷史嗎?
我覺得就誠實問自己一個問題:辛苦整理的那麼多的資訊,真正用得出來的有多少?你找得到需要的資訊嗎?如果找得到的話,為何需要一字不漏地記下來呢?
我認為我們要累積的,從不是知識本身,而是知識背後的 insight。
歷史之所以離我們超級遙遠,感受不到要怎麼用,就是因為我們只懂國家的興衰和特定幾個歷史事件。
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你會發現歷史的目的不只是記住過去,更是要讓我們丟掉這些過去前人已經做的選擇,看向前人無法想像、或過去不希望我們想像的可能性。
跟學習的意義很像——重點從不在於逐字不漏,而是要讓資訊真正轉化為對我們決策有幫助的 insight!很多人會嫌說做某些事情浪費時間,但要知道真正浪費時間的,是從來沒有好好停下腳步,理清自己真正要走的局,漫無目的地衝向不知為何要前往的地方。
之前郝旭烈(郝哥)曾經訪問我,當年輕人時常內卷、焦慮的現代,對於年輕朋友有什麼建議或想法。
坦白說,我以前就是最卷最焦慮的那個。因為我知道強者恆強、社會變化超快,於是會告訴自己要忽視過去、目光看向未來,高效率、不壓死線、做事至少兩種目的,害怕被人超越,害怕被人覺得我不夠格。
但後來發現,極致目標導向的背後,更多時候是用忙碌來掩飾我的迷惘,還有不敢面對過去明明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但還覺得不夠的自己。
過去我們當學生時,會下意識地保護自己搞到手的學習寶典,會認為這是一場排他性的競爭。然而步入社會,我們才會赫然發現:「資訊」這種東西,越分享越多。
面對學校的考試,交換答案是作弊;
面對人生和事業的考試,互通有無則是一種智慧。
中國作家古典在《躍遷》曾提過,資訊是一種有門檻、無成本的分享物。
無成本是指一份資訊分享之後「還是」一份資訊,而有門檻是指如果接收者的認知水準不夠,即使看到資訊也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你在認知升級上花的功夫不會因為分享資訊而白費。
再說了,即使你不講,也總有人講,還不如自己講,在利他的同時也幫自己獲得更多。
這也是為何第二季節目,我花更多心思希望幫助對於未來焦慮和迷茫的年輕族群,了解如何運用科技趨勢和科技公司成長的方式思考人生,活出最好版本的自己。
因為,唯有花時間意識到自己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你才不會盲目跟風,而是發自內心去追求、去成就那個更好,願意讓自己動起來打造自己的小山丘,就不會只是羨慕別人的好,覺得自己在原地踏步了!
會接觸到大歷史,是 3 年前在股癌書單翻到,從《21 世紀的 21 堂課》開始,接著《人類大歷史》和《人類大命運》,一年讀完一本。
這三本書分別代表未來、過去和現在(我看的順序非常跳 tone),但是涉及觀點類的有時候就會稍微比較主觀,像是之前訪問矽谷創業家 Yi 姐曾談過,農業革命不是「人類馴化了植物」,是「植物馴化了人類」。但談到工業革命時,為何只保留「人類馴化了動物」這樣的思考方向?
因此,這系列內容的主軸是以科技大歷史為主,但也要提醒大家,以前我很重視邏輯的縝密性——但「注重邏輯」也是種人性,如果有人要害你或是抓人性漏洞,就是可以抓你會這樣找規律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