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授在收到那封神秘郵件後,整夜未眠。天一亮,他就開始追查那個「未知」IP位址的來源。
「這不可能…」他盯著螢幕上的追蹤結果,「IP位址竟然指向一個不存在的伺服器節點。」
作為科技史學者,林教授雖然不是網路技術專家,但基本的網路追蹤他還是會的。然而這次的結果讓他困惑:所有技術指標都顯示,這封郵件來自一個「未來」的時間戳記。他重新審視《燒餅歌》中的那句話:「千里眼來順風耳,音信遍傳天下知。」
突然間,他意識到一件事。這不只是對通訊科技的預言,更像是對「資訊傳播方式」演進的完整描述。
林教授打開一個新的文件,開始製作對照表:
古代描述 vs 現代技術
「千里眼」→ 1876年貝爾發明電話,1969年網路前身ARPAnet誕生,1995年視訊通話技術商用化。
「順風耳」→ 無線電技術發展:1894年馬可尼實驗,1920年廣播電台,1973年手機問世。
「音信遍傳天下知」→ 網際網路普及:1991年全球資訊網,2004年社群媒體崛起,2010年代智慧型手機普及。
每個階段的時間點,竟然與《燒餅歌》後續詩句的順序完全吻合!
更令人震驚的是,下一句「鐵鳥飛天,無翼自翔」對應的正是航空技術發展的時間軸:1903年萊特兄弟首飛,1957年人造衛星升空。
為了驗證自己的理論,林教授開始在各大學術論壇和網路社群搜尋相關討論。
在一個名為「古代預言研究」的小眾論壇裡,他發現了一個奇特的帖子:
**發文者:TimeWalker_2036**
標題:關於《燒餅歌》的真相
「各位研究古代預言的朋友,我想分享一個重要發現。《燒餅歌》不是預言,而是一份『科技發展時程表』。如果你們仔細對照歷史,會發現每一句都對應著人類科技發展的關鍵節點。特別是『機關算盡太聰明』這一句,將在2025年後得到完全驗證。人工智慧的發展將達到一個臨界點,屆時人類將面臨前所未有的選擇。
我知道你們不會相信,但時間會證明一切。」
林教授的心臟狂跳。這個發文時間是三天前,正好是他開始研究這個理論的前一天!
更奇特的是,這個用戶名「TimeWalker_2036」讓他想起了網路上那個著名的「約翰·提托」事件——聲稱來自2036年的時空旅行者。
林教授嘗試私訊這個用戶,沒想到很快就收到了回覆:
**TimeWalker_2036:**
「林教授,我一直在等您。您的研究方向是正確的,但您只看到了表面。」
林教授:「你是誰?為什麼知道我在研究這個?」
TimeWalker_2036:「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燒餅歌》隱藏的真正秘密。您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劉伯溫能如此精確地預測科技發展?」
林教授:「你的意思是?」
TimeWalker_2036:「時間不是線性的,林教授。科技發展也不是隨機的。有一種可能性是——『未來』已經發生過了,而『現在』只是在重複一個既定的程序。」
林教授盯著這段文字,感覺整個世界觀都在搖晃。
TimeWalker_2036:「如果您想知道更多,請仔細研究『鐵鳥飛天』那一段。特別注意時間節點的巧合。還有,小心您的學術同僚。不是每個人都希望這個真相被揭露。」
林教授:「等等,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但是對方已經離線了。
林教授回到研究室,重新翻開《燒餅歌》。「鐵鳥飛天,無翼自翔,朝求暮得,去地千里。」
他開始搜尋航空史的資料:
1903年,萊特兄弟12秒17米的飛行。
1927年,林德伯格獨自飛越大西洋。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
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
每一個里程碑,都可以在《燒餅歌》的詩句中找到對應!
更詭異的是,當他查閱這些歷史事件的具體日期時,發現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巧合:這些科技突破發生的時間間隔,竟然形成了某種數學規律。
窗外,夜深人靜。林教授突然意識到,如果TimeWalker_2036說的是真的,如果真的有人不希望這個秘密被揭露…
他的手機突然響了。
是系主任王教授的電話。
「林教授,很抱歉這麼晚打擾您。但是我剛接到校長的電話,關於您的研究,學校希望您能暫停一段時間。有些資助單位對您的研究方向表示了,嗯,關切。」
林教授握著手機,沉默良久。
「我明白了,主任。」
掛掉電話後,他看著桌上的《燒餅歌》研究資料,突然明白了什麼。
如果這個理論是真的,如果古代真的有人掌握了未來科技發展的藍圖,那麼這個秘密的價值將是無法估量的。
而有些人,顯然不希望這個秘密被公開。
但林教授已經決定了。他要繼續挖掘真相,不管代價是什麼。
因為在那個神秘的網路對話中,他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時間的真相,正等待著被揭露。

AI繪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