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裡的時間感:侘寂風的生活筆記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在侘寂風的語境裡,美,不是來自完美,而是來自時間的痕跡。


一只陶杯的裂紋、一張木桌的刮痕、一塊布料因歲月而褪色——這些不完美,反而是最動人的真實。

侘寂美學的核心,是接受流逝、擁抱不完美。它不是「隨便」,而是一種對生活的洞察。當我們選擇保留那些有痕跡的物件,等於承認了「生活會留下痕跡,而痕跡本身就是美」。

空間裡的時間感,讓家有了故事。與其說它是一種設計風格,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態度。

💬 官方LINE:https://line.me/R/ti/p/@sog8782o

💬官網 : https://hemusih.com/j-plus-interior-design/


如果要你挑一件帶有「時間痕跡」的物件,你會想到什麼?它的存在,帶給你什麼情感?

#侘寂風設計 #時間感美學 #生活痕跡 #不完美之美 #居家氛圍 #空間美學 #靜謐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光之旅人設計所
3會員
22內容數
在開始創作之前,我曾經是一位靜靜走在靈性旅程上的人。 我閱讀、冥想、療癒自己,也不斷問:「我能不能把這些內在的轉化,變成一種創作?一種分享?一種邀請?」 這個頻道——光之旅人設計所——就是我給自己的答案。
光之旅人設計所的其他內容
2025/09/23
美學,不只是視覺上的和諧,也是情感的寄託。 在我的筆記裡,Maltese 小角色是空間的靈魂伴侶。牠安靜地坐在窗邊,隨著光影流動,陪伴著每一個平凡的日常。 這樣的角色,像是一種「軟性的設計元素」。不同於家具或材質,它所帶來的是陪伴與溫度。當空間裡有了角色的存在,設計也就有了故事,不再只是
Thumbnail
2025/09/23
美學,不只是視覺上的和諧,也是情感的寄託。 在我的筆記裡,Maltese 小角色是空間的靈魂伴侶。牠安靜地坐在窗邊,隨著光影流動,陪伴著每一個平凡的日常。 這樣的角色,像是一種「軟性的設計元素」。不同於家具或材質,它所帶來的是陪伴與溫度。當空間裡有了角色的存在,設計也就有了故事,不再只是
Thumbnail
2025/09/22
森林系的美學,來自於自然的療癒力。 木質茶盤、苔綠色的牆面、竹編的收納籃與手感陶杯,都是日常裡與自然保持連結的媒介。當一壺茶在靜謐的角落裡冒著白霧,整個空間瞬間像被森氣包圍。 茶席的存在,不只是功能,而是一種氛圍的營造。它提醒我們慢下來,把日常變成一場小型的儀式。這正是森林系設計的美學核心:
Thumbnail
2025/09/22
森林系的美學,來自於自然的療癒力。 木質茶盤、苔綠色的牆面、竹編的收納籃與手感陶杯,都是日常裡與自然保持連結的媒介。當一壺茶在靜謐的角落裡冒著白霧,整個空間瞬間像被森氣包圍。 茶席的存在,不只是功能,而是一種氛圍的營造。它提醒我們慢下來,把日常變成一場小型的儀式。這正是森林系設計的美學核心:
Thumbnail
2025/09/22
北歐風不只是家居美學,更是商業空間的設計靈感。簡約、溫暖的光影、木質元素和留白美學,創造舒適氛圍,提升顧客體驗。本文探討北歐風在咖啡館、選品店、藝文空間等商業空間的應用,並分享設計元素與案例,助您打造獨具療癒力的品牌空間。
Thumbnail
2025/09/22
北歐風不只是家居美學,更是商業空間的設計靈感。簡約、溫暖的光影、木質元素和留白美學,創造舒適氛圍,提升顧客體驗。本文探討北歐風在咖啡館、選品店、藝文空間等商業空間的應用,並分享設計元素與案例,助您打造獨具療癒力的品牌空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很喜歡午後的時候,悠閒的,慢慢啜飲著咖啡、茶或是甜點,看著自己喜歡的小說與文字,從沒有想過那一天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平台,慢慢地說著我聽到的、我看到的故事。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不管再怎麼小心翼翼,都會犯錯、都會跌倒,也可能也有人會對你〈妳〉很嚮往。
Thumbnail
我很喜歡午後的時候,悠閒的,慢慢啜飲著咖啡、茶或是甜點,看著自己喜歡的小說與文字,從沒有想過那一天可以擁有自己的一個平台,慢慢地說著我聽到的、我看到的故事。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不管再怎麼小心翼翼,都會犯錯、都會跌倒,也可能也有人會對你〈妳〉很嚮往。
Thumbnail
這是一家充滿溫暖故事的工坊,主營存放與典藏往生者生前遺留的照片和藝術品,並提供分享、表達回憶的空間。這篇文章描述了來訪者的故事,店主的創業理念和工坊內的獨特擺設。以此營造對人生和記憶的感性回顧。
Thumbnail
這是一家充滿溫暖故事的工坊,主營存放與典藏往生者生前遺留的照片和藝術品,並提供分享、表達回憶的空間。這篇文章描述了來訪者的故事,店主的創業理念和工坊內的獨特擺設。以此營造對人生和記憶的感性回顧。
Thumbnail
過去的美好是真實存在著,已曾經。 現在的時間是秒分在滴答,請把握。 未來的日子是莫測且深幻,請祝福。 唯求長智慧將所歷之際遇,處泰然。 人生曲折常變化寧靜處之,歸本心。 ~婷薰113.07.16
Thumbnail
過去的美好是真實存在著,已曾經。 現在的時間是秒分在滴答,請把握。 未來的日子是莫測且深幻,請祝福。 唯求長智慧將所歷之際遇,處泰然。 人生曲折常變化寧靜處之,歸本心。 ~婷薰113.07.16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瀰漫幸福與熱情的生活, 不在於做了什麼大事, 而是能細細品嚐每個片刻的小細節。
Thumbnail
時間悄悄在生活的間隙中融化,每個當下都走在過去期盼的路上,我們望著同片遠方,永遠是那麼健忘。
Thumbnail
時間悄悄在生活的間隙中融化,每個當下都走在過去期盼的路上,我們望著同片遠方,永遠是那麼健忘。
Thumbnail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當世界喧囂太久,我們往往會被外界的節奏迷惑,追求的東西太多,便容易迷失在所謂的絢麗之中;然而,真正的生活所需其實很少,我們需要在繁冗中做出取捨,以真為美,並安住於內心的璞素空間中,這樣反而能撫慰人心。本案例是一個中古宅改造的專案,歲月所帶來的時間痕跡,讓我們更懂得生活的本真味道
Thumbnail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當世界喧囂太久,我們往往會被外界的節奏迷惑,追求的東西太多,便容易迷失在所謂的絢麗之中;然而,真正的生活所需其實很少,我們需要在繁冗中做出取捨,以真為美,並安住於內心的璞素空間中,這樣反而能撫慰人心。本案例是一個中古宅改造的專案,歲月所帶來的時間痕跡,讓我們更懂得生活的本真味道
Thumbnail
作者的話: 我很喜歡畫風簡單的畫,那種風格讓我覺得很開心很療癒,我試圖模仿來變成自己的風格,但是會變得很獵奇,我覺得可以簡單又平衡的抓到重點是一種很厲害的能力。我現在決定坦率的接受我做不來,轉而拼命誇讚這些朋友,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存在著來療癒我♥
Thumbnail
作者的話: 我很喜歡畫風簡單的畫,那種風格讓我覺得很開心很療癒,我試圖模仿來變成自己的風格,但是會變得很獵奇,我覺得可以簡單又平衡的抓到重點是一種很厲害的能力。我現在決定坦率的接受我做不來,轉而拼命誇讚這些朋友,希望他們可以繼續存在著來療癒我♥
Thumbnail
基於對日本文化和設計的興趣,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侘寂」這個詞。記得第一次接觸侘寂,是小時候觀看的一輯有關日本枯山水庭園的節目。侘寂看似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描述。原本以為「侘寂」就是「日式」,「簡約」和「自然」,但讀過這本書後,才知道「侘寂」蘊含著多麼深沉的意義。
Thumbnail
基於對日本文化和設計的興趣,或多或少都有聽過「侘寂」這個詞。記得第一次接觸侘寂,是小時候觀看的一輯有關日本枯山水庭園的節目。侘寂看似無處不在,卻又難以描述。原本以為「侘寂」就是「日式」,「簡約」和「自然」,但讀過這本書後,才知道「侘寂」蘊含著多麼深沉的意義。
Thumbnail
有些人的世界,被言語填塞的無有縫隙。 有些人,則是留白。 留白,方有餘韻~ 平山先生的完美日常事就是認真地面對當下,這個當下,有時有音樂相伴,有時是閱讀時光,也有時只是抬頭望望天空、看看樹梢搖曳的光影,在喧囂的城市裡,享有留白的片刻。
Thumbnail
有些人的世界,被言語填塞的無有縫隙。 有些人,則是留白。 留白,方有餘韻~ 平山先生的完美日常事就是認真地面對當下,這個當下,有時有音樂相伴,有時是閱讀時光,也有時只是抬頭望望天空、看看樹梢搖曳的光影,在喧囂的城市裡,享有留白的片刻。
Thumbnail
美是永遠未盡的過程,不能追求完美,只有能夠變化的才是美的。
Thumbnail
美是永遠未盡的過程,不能追求完美,只有能夠變化的才是美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