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書以前,
先說說這個韓國作者——趙洙京,
她既寫故事,也親手繪畫,在大學主修陶藝,又到英國學習插畫,
所以她的畫面裡有著結合工藝感與想像力的獨特質地。
她的繪本總讓我覺得「不專屬於孩子」,
在溫暖的筆觸裡,
藏著對內心世界、社會議題與自我認同的細膩凝視。

《我》是她最受矚目的作品,
寫給曾經是小孩的「大人」,
提醒我們找回被遺忘的純真與勇氣。

《熊來了!》用寓言講偏見與共存,
讓人邊笑邊反思社會的距離感。

《我的尾巴》則用一條越來越長的尾巴,
形象化孩子心裡的煩惱。

《心泉》帶著溫柔,
帶我們學會傾聽與分享情緒,
理解快樂與悲傷,清澈如泉。
她的繪本就像一首首簡潔的哲思小詩,
不喧嘩,卻會在心裡留下溫柔的迴響,
以上在臺灣全都由台灣東販出版。

🐶接著來看她的新書
《偉大的怪物克拉凱魯畢提亞》,
這本書先別急著看內容,
光是書名,我就讀不上來,
就足以讓大人破功。
試著快速唸出「克拉凱魯畢提亞」,
你會覺得舌頭好像剛跑完一場障礙賽,
這應該是從封面就警告我,
要融入怪物的世界不容易!
封面上的小克有粉紅條紋、頭上長著眼球、
(他必須要有小名,
不然這篇文可能超過五千字),
嘴裡滿是尖牙,卻又意外可愛。
🐶故事的第一個笑點在於,
怪物們最怕的是人類的「清潔力」。
人類一邊擦窗、一邊拖地,
把怪物的家變成亮晶晶的樣品屋。
怪物們憤怒又恐懼,紛紛嚷著:
「房子怎麼能這麼乾淨!」「孩子會被帶壞!」
這種台詞聽起來是不是熟悉?
其實不就是我們大人愛說的
「不要跟隔壁調皮的小孩玩」的翻版嗎?

🐶怪物們不喜歡乾淨的樣品屋,
開始討論「驅逐人類」計畫的時候,
最小的小克覺得自己總被排擠,
於是打算靠嚇跑狗狗來證明價值。

誰知道,短腿狗狗完全不怕,
還覺得小克有好聞的味道,
這裡的畫面特別好笑,
怪物張牙舞爪,狗狗卻滿臉笑容,
甚至還要湊上去舔牠。
嚇「狗」計畫變成了交朋友的契機,
狗狗的單純讓小克卸下心防,
第一次感受到「有人喜歡我本來的樣子」。
這份真摯的互動,單純到讓人忍不住笑出來。
🐶小克為了保護這段友情,
幫狗狗取了長到差點咬到舌頭的新名字,
還幫牠變裝成怪物。
這一幕有點幽默又心酸,
闖闖穿上稀奇古怪的裝飾,
依舊一臉天真,好像在玩化妝舞會;
而小克則帶著小小的得意,
覺得這樣就能讓大怪物們接受他的朋友。
其實,這正是孩子的寫照。
為了融入群體,他們有時候會「偽裝自己」,
甚至假裝喜歡不喜歡的東西。
讀到這裡,大人可能會心一笑,
卻也想起自己曾經「只想被接納」的心情。

🐶不出所料,闖闖的偽裝很快就被識破,
那一頁畫滿密密麻麻的眼睛,
全都死死盯著闖闖,壓迫感十足。
這就是偏見最可怕的地方,
它不需要理由,只需要「群體的凝視」。
在這樣的場景裡,
我們甚至會覺得自己也該被審判,
是不是我們也曾用眼神,
讓某個人感覺自己「不屬於這裡」?
🐶大怪物們不喜歡狗狗闖入他們的陣地,
為了這件事還要懲罰小克,
他們被迫分開,畫面暗沉,情緒低落。
孩子看這裡,
可能只會說「啊,他們分開了,好可惜」。
但大人看,應該會想起自己的童年,
某段因為家長、搬家或環境而被拆散的友情,
這種共鳴讓繪本的分量遠遠超過「童書」的範疇。
🐶除了劇情,
這本書的圖像也是一大亮點,
滿頁都是奇形怪狀的角色,
有的像章魚、有的像蜥蜴、根本完全無法分類,
但他們被歸類為「怪物」,
怪物就不能跟狗狗一起玩,
要一起玩就得裝扮成怪物的模樣,
這跟人類的世界毫無違和!
此外,作者使用色彩的也很聰明,
怪物世界的顏色鮮豔又混亂,
象徵他們的焦躁不安;
狗狗則是溫暖的棕色,象徵安定與純真。
當狗狗和小克在一起時,畫面會變柔和,
像是一片小小的和平角落。
這種強烈的視覺對比,
讓「友情的純淨」在亂糟糟的世界裡更顯珍貴。
🐶這本書還有另一層趣味,
在人類眼裡,怪物是入侵者;
但在怪物眼裡,人類才是搶走房子的外來者。
這種翻轉提醒我們,世界不是誰專屬的財產,
不管是人類、動物,甚至「怪物」,
都只是暫時的住客。
當我們願意放下「這是我的」的執念,
或許就能多一些謙卑,多一些彼此尊重。
🐶怪物嫌棄「太乾淨」,
狗狗卻只是單純湊近,
原來「想被接納」是誰都相同的渴望。
而在小克與狗的友情裡,
我們才看見,孩子常比大人更勇敢,
他們不怕跨過偏見,
只怕少了一個可以一起笑的朋友。
《偉大的怪物克拉凱魯畢提亞》
作者|趙洙京(조수경)
譯者|簡郁璇
出版|台灣東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