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信國際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於2025年9月16日舉行法人說明會,公布2025上半年營收達4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13%,營業淨利成長20%。集團從台灣出發,歷經72年發展,業務遍及美、日、台及東南亞,擁有9個製造基地。未來將持續垂直整合與水平擴張,聚焦新市場與新產品技術,並強化CDMO業務與健康產業多角化經營。
會議摘要
一、永信集團簡介
永信集團自1952年創立永信西藥房以來,已有72年的歷史,是台灣首家藥品控股公司。集團從台灣的製劑與原料藥(API)業務起家,逐步拓展至國際市場,業務範圍涵蓋美國、日本、中國、東南亞等多個地區。
- 歷史沿革:

- 資本市場表現: 目前集團有四家公司在台灣及馬來西亞資本市場掛牌交易,包括永信控股、永日化學、永鴻生技及東南亞控股。

- 全球佈局: 永信集團擁有9個製造與營運基地,分布於台灣、美國、日本、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及印尼等地,銷售網絡覆蓋五大洲超過35個國家。其中,台灣與美國的工廠已通過美國FDA認證,馬來西亞廠則是東南亞、中東及北非市場的重要基地,同時具備清真認證的保健食品生產能力。
二、2025上半年營運成果
永信控股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亮眼的成績單,顯示集團穩健經營與成長動能。
- 財務表現:
- 營業收入:4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13%。
- 營業淨利:7.5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0.22%。
- 每股盈餘(EPS):較去年同期衰退30%,主要受到一次性營業外損失影響,包括台幣匯率波動導致的9200萬元損失,以及永日化學脫離合併報表導致的6500萬元損失。
- 資產負債表:總資產較去年同期衰退6.71%,股東權益衰退8.81%,主要因永日脫離合併報表影響,但不影響未來獲利表現。
- 股利政策:近五年股利分配率維持在70%-90%,顯示對股東回饋的重視。
- 地區別營收:
- 台灣:成長18.67%,受惠於流感旺季及相關藥品需求增加。
- 美國:營收衰退26%,因公家銷售比重從30%提升至70%,毛利較高但金額減少,整體獲利影響有限。
- 中國大陸:成長40%,但金額較小,對集團影響不大。
- 日本:保持兩位數成長,受益於抗生素給付價格提升。
- 營業外收支影響: 集團EPS衰退主因包括台幣升值導致的匯兌損失、永日化學脫離合併報表,以及東南亞控股因擴建廠房導致產能暫停,影響業外收入。這些因素多為一次性影響,預計第三季起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