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產險(2850)於2025年第二季法人說明會中公布亮眼業績,綜合率降至77.97%,較去年同期下降5.3%,顯示核保與費用管控成效顯著。稅後每股盈餘(EPS)達5.41元,股東權益突破184.5億元,RBC風險資本適足率高達391%,遠超法定標準。會議中亦分享ESG永續發展成果與未來展望,展現穩健經營與社會責任並重的決心。
會議摘要
一、產業與公司概況
新光產險(股票代號:2850)成立於民國52年(1963年),並於民國89年(2000年)在台灣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實收資本額為31.59億元,董事長為吳昕紘先生。截至114年(2025年)8月31日,公司員工人數為1556人。公司總部設於台北市中山區建國北路二段13號11樓。
在產險市場業務結構方面,根據114年第二季數據,車險佔比最高,達45.39%,其次為商業火險(15.46%)及責任險(12.69%),前三大險種合計市佔率超過73%。新光產險在車險領域表現尤為突出,近年來持續穩固其市場地位。
二、營運狀況
新光產險在114年第二季的營運表現亮眼,綜合率(損失率與費用率的總和)為77.97%,較去年同期下降5.3%,顯示公司在核保與費用管控上持續精進。稅後淨利方面,每股盈餘(EPS)為5.41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07元,維持穩定成長。
獲利結構上,新光產險的獲利主要來自保險本業,稅前損益中本業佔比約為9比1,遠高於投資收益,顯示公司核心業務穩健。股東權益總額於111年(2022年)首次突破150億元,並持續成長至114年第二季的184.5億元,權益報酬率(ROE)達18.15%,維持兩位數以上的優異表現。
在風險指標方面,新光產險的RBC(風險資本適足率)為391%,遠高於法定要求的200%,顯示資本適足程度相當穩健。此外,公司接受中華信用評等及A.M. Best兩家機構評等,114年4月A.M. Best將新光產險的ICR評等從A調升至A+,財務風險結構屬於「相當強」等級。
三、投資策略
新光產險在資產配置上採取保守穩健的策略,主要聚焦於固定收益商品。根據近三年及114年第二季的資金運用情形,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及不動產為主要配置項目,其中有價證券(尤其是國內債券)佔比逐年提升,114年第二季達到22,987,582千元。國外投資金額則呈逐年下降趨勢,114年第二季降至4,137,097千元。
公司中長期投資目標為提高穩定收益資產的配置比例,以增加收益的長期穩定性,並降低市場波動對財務表現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