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武塔山稜線鳥瞰縱谷
下午看到光復的消息很難過,希望不要再有新的災情,大水趕快退去。
這次堰塞湖溢流致災的馬太鞍溪,就是《記憶砌成的石階》裡,冬庫蘭(Tongqolan)所在的的溪流。很不願把那麼美的地方與如此可怕的破壞力連結起來,但也說明了大自然的無情多變,是我們永遠要警惕的。這張照片是從王武塔山稜線往縱谷拍攝,左邊是萬里溪,開闊河道收窄處右側就是林田山。而右邊被山頭擋住的就是馬太鞍溪,其右側即為光復。
可能有人注意到了,這次被沖毀的馬太鞍溪橋旁,並不像左邊的萬里溪橋緊鄰著鐵軌,所以被沖走的只有台九線的橋。
那鐵軌哪去了?
原來當年臺東線拓寬工程因馬太鞍溪龐大的輸砂量,在工法上捨棄既有的橋樑,改用河底隧道方式穿越,打造了台灣第一條河底隧道:光復河底隧道。(目前的是2013年啟用的第二代隧道)
所以鐵軌才躲過了這次浩劫,受到的損害比台九線小得多,復舊也比公路來得快,畢竟鐵路蓋新橋不是開玩笑的,可謂當時的先見之明。(根據交通部消息,光復河底隧道毫髮無損,感謝台鐵的防災英雄們努力守下了這一局!)
重大建設就是要有長遠的眼光,才能福國利民。
另外台九線交通雖然中斷,但光復往北的方向,還有畫面中遠方海岸山脈下的193號線道可以走,只是很不方便要繞一大圈。
總之,希望光復早日恢復,大家都能平安。
關於馬太鞍溪堰塞湖的來龍去脈與未來對策,東華大學防災團隊製作了非常詳盡的網頁,請大家點擊連結詳細了解來龍去脈。
另外,因為使用了這張兩年前拍攝的照片,這邊要跟大家分享一件同樣令人憂心的事。
這張照片中,萬里溪與馬太鞍溪之間的青翠農地,以及左手邊鳳林一帶的綠地,總共約「1735公頃」,接近沙崙農場的兩倍,棲息著包含環頸雉在內的無數生靈。
但這麼龐大的面積,早在2024年前就已經被光電開發商圈地,打算建設巨型光電場,詳見2024年初上下游的報導。儘管目前暫時沒有動靜,但難保未來有所動作。
你能想像這張照面裡幾乎所有的縱谷平原,都鋪上太陽能板,閃亮亮的樣子嗎?只要是在乎台灣環境、愛這片土地的人,絕不允許這種毀滅良田與生態的事發生。
不管是沙崙農場還是鳳林,這些開發都是還沒開始的未來式,有更多人持續關注,才越有機會阻止可能的悲劇發生。
無論在這片土地的哪個角落,每一個人的關注,都是守護台灣的重要力量。















